基于不良反应报告信息的医院药物警戒信号设计

来源 :江西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z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如何利用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原始信息提取并发现风险信号的方法,为优化药品安全性监测模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某县医院跨年ADR报告,用电子表格规范和分析一般ADR信息、药品和患者特征信息及其相互关系,确定该院药品ADR发生的基本特点、时间-数量-人群特征的基线特征,以报告信息缺失错误为指标分析ADR报告评价质量,按照应用场景和周期设计药物警戒安全性信号.结果 该期间ADR类型、用药原因、剂型、给药途径、年龄、性别、体重、单位评价等特征基本符合ADR一般规律;ADR发生数量呈现季节性波动规律,有混合性别特点的年龄段ADR数量变化规律;新发ADR、发生时间聚集性可作为机构药物警戒的即时性信号,各指标周期变化、其间ADR发生数、年龄-性别构成比、ADR报告质量可作为药物警戒的周期性信号.结论 利用包括本身质量的ADR报告原始信息,借助常规办公软件可以实现ADR一般信息及二次指标分析、药物警戒安全性信号提取,进一步还可以将药物警戒安全性信号分为即时性信号和周期性信号,为机构药物警戒行动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和探讨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对角膜病患者临床疗效及IL-10水平影响分析.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角膜病患者,抽取7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达法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治疗措施(抗生素眼药联合人工泪液),观察组38例则在上述基础上给予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进行治疗.对两组角膜病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进行比较,包括:充血消失、畏光消失、干涩消失;对两组角膜病患者治疗前后的泪液中氧化应激指标进行比较,包括:EGF(表皮生长因子)、MDA(丙
目的 分析尿路结石合并尿路感染患者尿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50例上尿路结石合并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清晨中段尿液,进行尿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其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 150例患者中,共检出病原菌176株,主见真菌、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占比为9.09%、30.68%、60.23%;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是革兰阴性菌中主要菌株,占比为10.23%、15.34%、23.30%;革兰阳性菌中粪肠球菌
目的 探讨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谱变化,为疫情期间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比较与分析江西省儿童医院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与2019年同期住院的ARI患儿病毒及非典型病原体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各月份以及疫情严重期间和复工、复学后的检出阳性率变化的情况.结果 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与2019年同期ARI住院患儿检出病毒及非典型病原体共13584例(34.36%),2019年9647例(37.20%),2020年3937例(29.16
目的 探讨颅内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MIPHD)对HICH合并脑疝患者神经功能和脑部血流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HICH合并脑疝患者7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开颅血肿清除术(HE)、去骨瓣减压术(DC)治疗,设为开颅组,共35例.一组在开颅组手术术式前,采用颅内MIPHD治疗,设为微创组,共35例.术后1w,观察两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化酶(NSE)指标及神经功能(以NIHSS量表评估)改善情况,并比较两组脑部血流
目的 探究儿童创伤评分(PTS)与初级创伤评估程序相联合的评估法在儿童急性创伤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接诊后紧急处置需要院内转运的急性创伤患儿115例为对照组,2020年7月至12月120例为研究组,采用联合式儿童创伤评估法评估伤情并进行预警分级转运,比较两组患儿抢救成功率、转运途中意外事件发生率、家属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意外事件发生率(5%)显著低于对照组(18.26%),抢救成功率(P<0.05)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式创伤评
期刊
目的 探析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应用不同浓度盐酸罗哌卡因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8月期间我院就诊的62例上肢骨折手术患者,均予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因罗哌卡因浓度不同分两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其浓度为0.375%为对照组,浓度为0.5%为研究组,分析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经观察研究组麻醉效果较优,其阻滞各指标如麻醉起效时间早,镇痛维持久,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 通过中部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血脂控制的真实世界数据,了解高血压患者的血脂特征和血脂控制情况.方法 调取中部某三甲医院高血压住院患者血脂检测数据、年龄、性别、饮酒史、吸烟史、是否合并糖尿病和肾病等信息.结果 本次共纳入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被诊断患有高血压的9957名住院患者.住院患者血脂控制最佳水平的LDL-C(<2.59 mmol/L),TG(<1.70 mmol/L),HDL-C(男性≥1.04 mmol/L;女性≥1.30 mmol/L)和非HDL-C(<3.37 mmol/L)患者
目的 评价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网、PubMed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从建库至2020年2月收录的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的中英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初检共检出文献368篇,筛选后最终纳入文献14篇,均为中文文献.纳入的14篇文献中,13篇提及随机,均未报告分配隐藏、盲法、随访和脱落的
目的 比较宫内发育迟缓(in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IUGR)新生儿与适于胎龄儿(appropriate for gestational age,AGA)代谢产物水平的差异,探讨新生儿代谢产物的变化与IUGR的联系,以及新生儿组织和器官损害的可能的代谢机制,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研究纳入2015年12月至2019年12月至江西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320例I-UGR新生儿与302例同期住院的适于胎龄儿,完善血串联质谱检查,比较两组新生儿代谢产物浓度的差异.结果
目的 探讨维生素B1联合静脉补液在妊娠早期剧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早期剧吐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静脉补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B1治疗,均持续治疗7d.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水电解质指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钠、血钾分别为(130.05±13.17)mmol/L、(3.72±1.14)m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