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体系与编制相关情况介绍

来源 :工程建设标准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kabc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相结合的体制,2016年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陆续印发《关于深化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意见》等文件,明确了逐步用全文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取代现行标准中分散的强制性条文的改革任务,逐步形成由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中的技术性规定与全文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构成的有中国特色的“技术法规”体系。
其他文献
文章依托地方高校专业综合改革项目,着眼新工科建设要求,注重顶层设计,从课程群建设和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入手,从教学团队建设、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方式方法研究和教学管理改革六个方面阐述综合改革建设实践与体会,以期为电气工程类高校专业的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为解决目前线上课程资源共享与传播不畅与线下传统课堂固定且死板等问题,文章提出充分利用现有的多媒体技术与信息技术对课程内容进行知识点切割呈现,应用微视频、网络视频直播或者是动画等多样化的形式,结合课程特点,开发线上课程资源并进行社会化传播。同时,利用教学辅助软件、社交媒体等新兴信息技术,对课程进行“线上资源建设-信息化过程评估-线下检验巩固”宏观层面及“课前预习-课中详解-课后复习”微观层面的教学闭环设计,利用泛社交化,提高线上课程资源的共享与传播的广度,提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有效性,最终激发学生主动
针对金属尾矿由于非活性导致利用率较低的问题,本文研究了金属尾矿高效综合利用生产工艺、智能化生产车间、生产执行系统以及智能化核心生产装备,通过充分细化、活化尾矿,生产出活性尾矿微粉并广泛应用,大幅提高尾矿利用率,使尾矿得到高效、综合利用。
期刊
数学探究式教学法是在数学课的教学中教师组织并引导学生自觉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方式,主动质疑,研究数学规律和寻找结果,提高数学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文章将结合课堂教学的社会经验,分析探究式教学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期刊
9月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副司长王玮、二级巡视员吴路阳、处长范苏榕和聂明学一行到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建研院”)就标准化工作情况开展调研座谈。中国建研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清勤出席并主持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聂建国、岳清瑞受邀线上参加会议。
通过对S大学2020届本科、硕士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和研究两者的就业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研究发现:本科毕业生就业率高于硕士毕业生,硕士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更好,就业选择、个人、社会资本是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国家需要加强优惠政策和创业政策的支持,实现毕业生分流;高校需要提高教育质量,提供良好的就业指导;毕业生需要提高自身能力、认清定位,确立合理的就业目标。
《孟子·离娄章句上》中有一句话:“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意思是做任何事都应有一定的标准和法则约束,否则是做不成事的。由此“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成为一句贤文,影响延续至今。文中的“规矩”就是指标准。联系到工程建设领域,工程建设标准就是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基石。
8月30日,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建研院”)牵头起草的全文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住宅项目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审查会在北京采用现场和网络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召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副司长王玮、二级巡视员王果英,标准定额司实施指导监督处处长聂明学,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建筑设计管理处侯征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