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弥漫性肺泡出血为首发表现的肺转移性血管肉瘤九例分析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ro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分析以弥漫性肺泡出血为首发表现的肺转移性血管肉瘤的临床资料,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其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明确诊断为肺转移性血管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治过程。

结果

9例肺转移性血管肉瘤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1(22~57)岁,均以咯血(9例)为首发症状,可伴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5例)、咳嗽(3例)、胸痛(3例)、低热(2例),以及下肢水肿和少尿(4例),平均病程5.0(2.0~12.0)个月。误诊为肺结核4例,血管炎3例,非结核性感染性疾病1例。胸部CT表现为同时存在的双肺多发随机分布大小不等实性结节(9例)和多发磨玻璃影(9例),进展迅速。2例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提示恶性疾病。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5例右心肿物。磁共振成像(MRI)发现1例、CT血管造影(CTA)发现1例右心房肿物。9例患者均为肺转移性血管肉瘤,原发部位为心脏7例,肝脏1例,不明1例。6例患者支气管镜检查见气道内新鲜血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呈血性,无恶性证据。所有患者均经组织病理学确诊。1例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4例行心脏肿物活检,4例行胸腔镜肺活检。8例患者平均总生存期为3个月(1例患者出院后失访)。

结论

肺转移性血管肉瘤是一种罕见病,以弥漫性肺泡出血为首发症状较为少见,胸部CT上多发磨玻璃影和多发结节的同时存在可提示该病。对此类患者应仔细筛查心脏。手术活检是诊断的金标准。患者预后差,生存期短。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肾脏功能变化及其可能影响因素。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房颤中心连续入选146例经单次射频消融术成功复律的持续性房颤患者并长期随访。根据术后是否有房颤复发分为未复发组(68例)和复发组(78例),定期监测血肌酐水平,计算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肾脏终点事件是eGFR水平较基线时下降率≥25%。用Kapla
探讨不同方法检测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静息能量消耗及其意义。入选ICU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60例,采用间接测热法(IC)、Harris-Benedict公式、Penn State公式、Swinamer公式计算患者1周内每日静息能量消耗。结果显示,机械通气7 d内,每日IC所测静息能量消耗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IC所测的静息能量消耗高于Harris-Benedict公式计算值(P值均<0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与睡眠呼吸障碍的相关性。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间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危重症中心明确诊断为冠心病并进行了睡眠呼吸监测和甲状腺功能检测的患者784例。分为甲减组(79例)和非甲减组(705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呼吸障碍相关指标的差异,并利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及线性回归分析甲减与睡眠呼吸障碍的相关性。结果
期刊
期刊
探讨新"三管"法治疗食管自发性破裂的临床疗效、可行性及安全性。纳入22例食管自发性破裂患者,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新"三管"法治疗可使食管自发性破裂患者以较低医疗费用、较短时间[(38.6±5.7) d]达到漏口闭合,闭合率为95.5%(21/22),恢复经口饮食出院。新"三管"法可操作性强、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是治疗食管自发性破裂的安全、有效、性价比高的治疗措施。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