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公务员与公务员薪酬的具体含义
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公务员薪酬,是指在国家公共管理部门工作并执行国家公务的这部分特定的公职人员,以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在一定时间内为国家和人民服务所得到的报酬。
二、研究现有公务员薪酬存在问题的现实意义
公务员是个特殊的岗位,既是社会的管理者,又是为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只有公务员队伍军心稳定,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人民争取更多的利益,捍卫人民的权利。研究公务员薪酬现存问题,并探讨其解决方案,有利于稳定公务员队伍,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壮大公务员队伍,提高公务员的就业信心,使他们生活、工资得到保障,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决心。
三、如今我国公务员薪酬工资水平
1、工资水平近年来一直呈递增趋势。从纵向角度来看,国家一直致力于公务员工资的提高。横向来看,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在国民经济 15 大行业中的排名也在不断地提升,2002年居第七位。此可见,公务员工资水平是呈递增趋势的。
2、我国公务员工资结构日渐趋于合理。在第四次工资制度改革中,规定公务员工资取消了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纳入了职务工资、级别工资,简化了工资结构,综合体现了影响工资的多个因素和成分。同时,地区薪酬结构和层级薪酬结构也进行了调整。
3、公务员工资呈现多样化发展。在中央集中管理和领导下,各级政府可根据自身的状况制定薪酬模式。各地区在制定适应的薪酬模式过程中,结合当地实际经济发展状况、公务员自身能力以及其他可影响因素,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的薪酬模式,结合自身情况制定适合本地区的有特色的公务员薪酬模式。
4、但是,我国公务员薪酬制度仍存在着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分配不公平、灰色收入等问题。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不利于公务员队伍的建设、使政府形象大打折扣,更不利于政府工作的开展为社会不稳定埋下隐患。
四、我国现在的公务员薪酬制度存在的具体问题有
1、工资水平低下。
(1)我国公务员工资水平与发达国家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差距较大。其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的公务员工资水平远远超过了其国家人均GDP水平,如巴西为4倍。而我国公务员工资水平仅为2倍左右,这显示了我国公务员水平有待提高。
(2)公务员工资水平不上不下。从整个行业水平来看,公务员工资在中间水平,且一直低于电力、煤炭、水、供应业和金融保险业。就其趋势来看,短时间内我国公务员工资水平不能得到很大的提高,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棘手问题。
2、公务员工资分配不公平,打击公务员队伍的信心。
(1)地域性不公平。有的城市虽然GDP水平很高,工资水平也高,但由于生活成本高,所以生活支出占工资水平的比例大。有的城市情况则相反。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我国公务员工资水平存在地域性差异。
(2)公务员内部分配不公平。虽然公务员从整体上说都是从事本职相同的工作,但是工作也有轻重缓急之分,每个人所在岗位所从事的事情重要程度不一样,得到的工资却是一样,这是不公平的一种体现。除此之外, “强势部门”和“弱势部门”的员工所获得的报酬尽然不同,主要表现在津贴、补贴和年终奖金上。
3、法制不建全,“灰色收入”随处可见,收入模糊。
(1)我国的公务员薪酬并未真正的实现合理化与法制化,近期几次公务员工资的调整都倍受争议的原因在于公务员工资的调整没有法律依据可以依托。
(2)我国实行中央集中管理和领导下各级政府自行按照实际财力情况制定薪酬模式,这给了各级政府莫大的权利决定自己的工资水平。我国在实行公务员阳光工资后,公务员工资普遍不高,各级政府迫切寻求渠道以增加自身收入。
(3)非货币代替货币福利,如节庆日发放购物卡、食用油等物资以充当福利,年初交“保证金”,年末返还2倍保证金的形式增加公务员工资,这也是体制外收入的一部分。
4、平均主义倾向严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未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未真正地发挥薪酬制度该有的激励作用。我国公务员工资有很多级别,但是每个级别间的工资差距很小,不同职位之间的职务补贴也很低。每增加1年工龄上涨50元工资,薪酬制度没有发挥其该有的激励作用。
5、单一职业锚导向,公务员职位未体现专业化。公务员工作岗位也分版块与专业,然而“官本位”的思想从未改变,所以大部分人放弃了原有的专业和技术,以获得公务员事业上的发展,使得越到后面公务员队伍中的人才越是倾向于管理型人才,而拥有专业技能或是一技之长的专业性人才相当地缺乏。有突发情况紧急聘用技术性人才,一是增加了财政投入,二是由于时间的紧迫性,人才质量得不到保证。
6、津贴制度不完善。我公务员津贴制度存在的弊端有: 一是经津贴没有发挥其调节作用。津贴是为了调节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 解决物价指数问题。二是津贴内容项目众多, 各个地区的津贴项目数目和内容皆不相同, 很难在横向上进行比较和管理。三是津没有科学的津贴标准和考核津贴标准的科学办法。
7、公务员福利制度不完善。我国公务员福利制度至今仍存在设置笼统、缺乏科学性等缺点,公务员工资制度和公务员福利制度没有得到有效地配合,造成公务员“隐性收入”增多;且公务员福利制度缺乏监督约束机制,导致公务员福利只能增不能减,只上不下的现象,引发大量浪费资源现象。
8、“吃皇粮”者众多。一方面我国的财政力量较为薄弱,另一方面我国公务员现存薪酬制度中平均主义的存在,使得有些部分公务人员思想懒惰,无积极进取的意识、安于现状,导致政府部门集体效率下降,财政负荷过大,国家要想在短时间内使得公务员薪资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比较困难。
五、针对以上的公务员薪酬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1、在鼓励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的同时,适应地调整公务员工资水平。依据按劳分配的原则,根据公务员这一岗位的特殊性适当调整其工资水平,建立市场平衡比较机制,横向和同级比较,根据同级的薪酬水平调整各地方的薪酬模式。
2、各地方政府努力发展当地经济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从而提高公务员工资水平。一方面加大对西部艰苦地区及经济发达地区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政策支持东部地区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鼓励企业驻扎西部,为西部地区带去经济动力和就业岗位,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提高地方政府机关的财政能力。
部门内部实行同工同酬,严厉打击同级单位之间争夺权利现象,建立同级单位之间相互监督、上级部门进行约束的机制,避免“寻租”现象和“强势部门”“弱势部门”现象的出现。
3、健全和规范公务员薪酬法律机制。加快完善公务员薪酬制度立法,将公务员薪酬纳入法制化,并且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严格遵守其规定,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公务员工资的调整都按照法律规定执行,都面向全社会,使人们能行使知情权和监督权。 政府应建立媒体监督、群众监督相结合的多元监督体制。各个政府按照中央制定的薪酬原则,必须在国家大的方针政策下执行制定薪酬制度。严格按照制定的标准和规定,定期在部门内进行绩效考核,将绩效与奖金、津贴、补贴等相挂钩,以提高公务人员工作的热情。
4、科学制定绩效考核标准,细化绩效考核标准,严格执行绩效考核行为,按照按劳分配的原则进行发放工资,可借鉴公司当中实行的薪酬制度,同级相互打分、上级打分进行加权,以此作为奖金、工作性补贴的依据。采用薪酬幅度制,拉大各级别岗位的基本工资差距,增加职务工资津贴,职级越高,工资水平差距越大,充分体现不同职级之间的责任和贡献,发挥薪酬的激励功能,防止“平均主义”的发生。
5、打破单一导向职业锚的现状,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使其有长期的职业定位,有自己的目标,并在长期的工作中不断向目标靠近。工作中重视专业技能,重点培养技术性人才,并为技术性人才预留升职空间,加大资金投入,鼓励其对技术上的钻研。实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6、津贴、补贴应体现按劳分配,将资历因素考虑其中。补贴包括工作性补贴和生活性补贴。生活性补贴应充分考虑当地实际的各种因素,如经济发展状况、物价水平、财政能力等;坚守工作责任与薪酬相一致,工作绩效与薪酬相统一的原则,加班费用都与绩效想挂钩,适当的调整其津贴、补贴的标准。寻求适科学的、合理的、适合本单位评估机制,定期进行评估、反馈和调整,以达到充分发挥津补贴功能的目的。
7、打破泛福利的模式,严格规定发放福利的方式、标准、获得福利的条件等。各地方政府充分发挥主动性,依据地方实际条件制定各自适合的福利制度,使其与工资制更有效地配合起来,充分发挥其作用。建立同级横向监督约束机制,横向进行比较以达到彼此监督约束的目的。增加福利的弹性,根据各地方政府经济发展情况和财政情况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上下调节。
8、绩效考核加上竞争上岗,使得公务员都有竞争上进意识,建立优胜劣汰机制,防止“吃皇粮”人员的累积,并逐步消除这种现象。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入,定期进行人员培训提高公务员的整体素质,培养其积极工作的意识,提高他们的服务技能。
六、总结
就我国公务员薪酬制度现存的多种问题的长期存在不利于公务员队伍的建设、使政府形象大打折扣,更不利于政府工作的开展,严重影响着我国我政府机关人员的工作效率、不利于政府的长期发展、社会稳定和和谐社会的构建,为社会不稳定埋下隐。因此,我们要在不断地实践当中积极地寻求可取的方法与措施。综合考虑我国的财政力量、经济发展特色,结合各个地方实际情况,制定一种科学的、合理的公务员薪酬制度。当然,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就可达成的,我们应耐心的、一步一个脚印地按步骤进行。
(作者单位: 宜宾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公务员薪酬,是指在国家公共管理部门工作并执行国家公务的这部分特定的公职人员,以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在一定时间内为国家和人民服务所得到的报酬。
二、研究现有公务员薪酬存在问题的现实意义
公务员是个特殊的岗位,既是社会的管理者,又是为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只有公务员队伍军心稳定,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人民争取更多的利益,捍卫人民的权利。研究公务员薪酬现存问题,并探讨其解决方案,有利于稳定公务员队伍,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壮大公务员队伍,提高公务员的就业信心,使他们生活、工资得到保障,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决心。
三、如今我国公务员薪酬工资水平
1、工资水平近年来一直呈递增趋势。从纵向角度来看,国家一直致力于公务员工资的提高。横向来看,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在国民经济 15 大行业中的排名也在不断地提升,2002年居第七位。此可见,公务员工资水平是呈递增趋势的。
2、我国公务员工资结构日渐趋于合理。在第四次工资制度改革中,规定公务员工资取消了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纳入了职务工资、级别工资,简化了工资结构,综合体现了影响工资的多个因素和成分。同时,地区薪酬结构和层级薪酬结构也进行了调整。
3、公务员工资呈现多样化发展。在中央集中管理和领导下,各级政府可根据自身的状况制定薪酬模式。各地区在制定适应的薪酬模式过程中,结合当地实际经济发展状况、公务员自身能力以及其他可影响因素,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的薪酬模式,结合自身情况制定适合本地区的有特色的公务员薪酬模式。
4、但是,我国公务员薪酬制度仍存在着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分配不公平、灰色收入等问题。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不利于公务员队伍的建设、使政府形象大打折扣,更不利于政府工作的开展为社会不稳定埋下隐患。
四、我国现在的公务员薪酬制度存在的具体问题有
1、工资水平低下。
(1)我国公务员工资水平与发达国家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差距较大。其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的公务员工资水平远远超过了其国家人均GDP水平,如巴西为4倍。而我国公务员工资水平仅为2倍左右,这显示了我国公务员水平有待提高。
(2)公务员工资水平不上不下。从整个行业水平来看,公务员工资在中间水平,且一直低于电力、煤炭、水、供应业和金融保险业。就其趋势来看,短时间内我国公务员工资水平不能得到很大的提高,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棘手问题。
2、公务员工资分配不公平,打击公务员队伍的信心。
(1)地域性不公平。有的城市虽然GDP水平很高,工资水平也高,但由于生活成本高,所以生活支出占工资水平的比例大。有的城市情况则相反。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我国公务员工资水平存在地域性差异。
(2)公务员内部分配不公平。虽然公务员从整体上说都是从事本职相同的工作,但是工作也有轻重缓急之分,每个人所在岗位所从事的事情重要程度不一样,得到的工资却是一样,这是不公平的一种体现。除此之外, “强势部门”和“弱势部门”的员工所获得的报酬尽然不同,主要表现在津贴、补贴和年终奖金上。
3、法制不建全,“灰色收入”随处可见,收入模糊。
(1)我国的公务员薪酬并未真正的实现合理化与法制化,近期几次公务员工资的调整都倍受争议的原因在于公务员工资的调整没有法律依据可以依托。
(2)我国实行中央集中管理和领导下各级政府自行按照实际财力情况制定薪酬模式,这给了各级政府莫大的权利决定自己的工资水平。我国在实行公务员阳光工资后,公务员工资普遍不高,各级政府迫切寻求渠道以增加自身收入。
(3)非货币代替货币福利,如节庆日发放购物卡、食用油等物资以充当福利,年初交“保证金”,年末返还2倍保证金的形式增加公务员工资,这也是体制外收入的一部分。
4、平均主义倾向严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未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未真正地发挥薪酬制度该有的激励作用。我国公务员工资有很多级别,但是每个级别间的工资差距很小,不同职位之间的职务补贴也很低。每增加1年工龄上涨50元工资,薪酬制度没有发挥其该有的激励作用。
5、单一职业锚导向,公务员职位未体现专业化。公务员工作岗位也分版块与专业,然而“官本位”的思想从未改变,所以大部分人放弃了原有的专业和技术,以获得公务员事业上的发展,使得越到后面公务员队伍中的人才越是倾向于管理型人才,而拥有专业技能或是一技之长的专业性人才相当地缺乏。有突发情况紧急聘用技术性人才,一是增加了财政投入,二是由于时间的紧迫性,人才质量得不到保证。
6、津贴制度不完善。我公务员津贴制度存在的弊端有: 一是经津贴没有发挥其调节作用。津贴是为了调节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 解决物价指数问题。二是津贴内容项目众多, 各个地区的津贴项目数目和内容皆不相同, 很难在横向上进行比较和管理。三是津没有科学的津贴标准和考核津贴标准的科学办法。
7、公务员福利制度不完善。我国公务员福利制度至今仍存在设置笼统、缺乏科学性等缺点,公务员工资制度和公务员福利制度没有得到有效地配合,造成公务员“隐性收入”增多;且公务员福利制度缺乏监督约束机制,导致公务员福利只能增不能减,只上不下的现象,引发大量浪费资源现象。
8、“吃皇粮”者众多。一方面我国的财政力量较为薄弱,另一方面我国公务员现存薪酬制度中平均主义的存在,使得有些部分公务人员思想懒惰,无积极进取的意识、安于现状,导致政府部门集体效率下降,财政负荷过大,国家要想在短时间内使得公务员薪资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比较困难。
五、针对以上的公务员薪酬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1、在鼓励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的同时,适应地调整公务员工资水平。依据按劳分配的原则,根据公务员这一岗位的特殊性适当调整其工资水平,建立市场平衡比较机制,横向和同级比较,根据同级的薪酬水平调整各地方的薪酬模式。
2、各地方政府努力发展当地经济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从而提高公务员工资水平。一方面加大对西部艰苦地区及经济发达地区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政策支持东部地区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鼓励企业驻扎西部,为西部地区带去经济动力和就业岗位,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提高地方政府机关的财政能力。
部门内部实行同工同酬,严厉打击同级单位之间争夺权利现象,建立同级单位之间相互监督、上级部门进行约束的机制,避免“寻租”现象和“强势部门”“弱势部门”现象的出现。
3、健全和规范公务员薪酬法律机制。加快完善公务员薪酬制度立法,将公务员薪酬纳入法制化,并且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严格遵守其规定,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公务员工资的调整都按照法律规定执行,都面向全社会,使人们能行使知情权和监督权。 政府应建立媒体监督、群众监督相结合的多元监督体制。各个政府按照中央制定的薪酬原则,必须在国家大的方针政策下执行制定薪酬制度。严格按照制定的标准和规定,定期在部门内进行绩效考核,将绩效与奖金、津贴、补贴等相挂钩,以提高公务人员工作的热情。
4、科学制定绩效考核标准,细化绩效考核标准,严格执行绩效考核行为,按照按劳分配的原则进行发放工资,可借鉴公司当中实行的薪酬制度,同级相互打分、上级打分进行加权,以此作为奖金、工作性补贴的依据。采用薪酬幅度制,拉大各级别岗位的基本工资差距,增加职务工资津贴,职级越高,工资水平差距越大,充分体现不同职级之间的责任和贡献,发挥薪酬的激励功能,防止“平均主义”的发生。
5、打破单一导向职业锚的现状,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使其有长期的职业定位,有自己的目标,并在长期的工作中不断向目标靠近。工作中重视专业技能,重点培养技术性人才,并为技术性人才预留升职空间,加大资金投入,鼓励其对技术上的钻研。实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6、津贴、补贴应体现按劳分配,将资历因素考虑其中。补贴包括工作性补贴和生活性补贴。生活性补贴应充分考虑当地实际的各种因素,如经济发展状况、物价水平、财政能力等;坚守工作责任与薪酬相一致,工作绩效与薪酬相统一的原则,加班费用都与绩效想挂钩,适当的调整其津贴、补贴的标准。寻求适科学的、合理的、适合本单位评估机制,定期进行评估、反馈和调整,以达到充分发挥津补贴功能的目的。
7、打破泛福利的模式,严格规定发放福利的方式、标准、获得福利的条件等。各地方政府充分发挥主动性,依据地方实际条件制定各自适合的福利制度,使其与工资制更有效地配合起来,充分发挥其作用。建立同级横向监督约束机制,横向进行比较以达到彼此监督约束的目的。增加福利的弹性,根据各地方政府经济发展情况和财政情况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上下调节。
8、绩效考核加上竞争上岗,使得公务员都有竞争上进意识,建立优胜劣汰机制,防止“吃皇粮”人员的累积,并逐步消除这种现象。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入,定期进行人员培训提高公务员的整体素质,培养其积极工作的意识,提高他们的服务技能。
六、总结
就我国公务员薪酬制度现存的多种问题的长期存在不利于公务员队伍的建设、使政府形象大打折扣,更不利于政府工作的开展,严重影响着我国我政府机关人员的工作效率、不利于政府的长期发展、社会稳定和和谐社会的构建,为社会不稳定埋下隐。因此,我们要在不断地实践当中积极地寻求可取的方法与措施。综合考虑我国的财政力量、经济发展特色,结合各个地方实际情况,制定一种科学的、合理的公务员薪酬制度。当然,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就可达成的,我们应耐心的、一步一个脚印地按步骤进行。
(作者单位: 宜宾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