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间发展计划”:让学生释放成长热量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white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末,一部电影让杭州西溪湿地名震全国。“西溪的景色特点是天然质朴,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向世人展示了最本真的面目。在这里,每个人遇到的总是不同的小鸟、野鸭、小鱼,都会有一段属于自己的美好经历。”——这是人们对西溪的评价。德天实验小学毗邻西溪湿地公园,地處杭州市下城区,该地为杭州市创新创业新天地、下城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学生大多来自附近社区,以原城郊结合部居民子女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这些孩子体力好,活动能力强,但接触外界的机会相对较少,家庭生活节奏固定,内容单一。同时,学生家长文化水平一般,能够给予孩子的支持十分有限。未来,他们要面对的生存压力更大。
  因此,如何保护孩子的天性,如何本着“生态”理念保留孩子的一点“野趣”、一点“随性”,如何让德天的孩子具备“面对生活压力的坚持与乐观”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让他们自由舒畅地成长,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课题。
  一、午间发展计划实施背景
  德天实验小学有着令人骄傲的30年学校足球史,德天同时也是一所注重“成长”的学校,它摘得了下城区首批示范性教师成长基地的第一块牌匾。足球精神、师生成长在德天人心里相互撞击,逐渐形成了一条思路——提炼足球精神,培育德天的“毅力、活力、潜力”少年,让德天孩子在校园生活中“坚强起来、活泼起来、发展起来”。
  学校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见世面、练胆量。升旗仪式由学生轮流主持,一个学期培养10名小主持;国旗下讲话师生合作,一学期给20—30名学生上全校主席台发言的机会;广播站发展班级骨干,创意特约嘉宾点评制;升旗仪式特设20个荣誉座,让被班级推荐的孩子们享受“特权”——在升国旗仪式后坐着观摩晨会;每周三“校长有约,共进午餐”,校长、书记、两位副校长分别与3名学生一起在教师餐厅吃饭,聊学校、聊班级。一年时间内,学校的每名学生都跟校长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有学生还主动写信约校长共进午餐。
  “午间发展计划”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依托足球精神和现有活动,整个“发展计划”分为“发展活动”和“辅导活动”两个层面。“发展活动”的思路是丰富学生的午间生活,让孩子从教室里解放出来,放飞身心、陶冶性情,以更畅快的心情投入到下午的学习之中;“辅导活动”则为学困生提供个别辅导,也让老师有了聚焦于后三分之一学生的时空,适当减轻师生双方负担,以轻松的心态迎接后续的工作或学习。
  二、午间发展计划实施过程
  1.五项落实,保障“计划”顺利实施
  一是时间落实。每周一到周五,30分钟午饭时间过后,12∶15—12∶55是计划实施时间。这样安排也让学生在活动后有充分的休息时间,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下午的学习中。二是场地落实。17个教室是“辅导活动”场地;学校的操场、礼堂、各个专用教室则是“发展活动”场地。三是活动项目落实。学校根据学生需要和实际条件动态设置了“阳光大操场”“小小放映厅”“电脑室”“图书吧”“棋类活动”“绘画手工”“科学实验”“足球宝贝”“笛子班”“葫芦丝团”等项目。四是活动人员落实。学生人手一张“出门卡”,当天中午由班主任根据科任教师反馈的课堂作业情况及前一天回家作业质量发卡,得到“出门卡”的学生可参加午间发展活动。据统计,目前参加“发展活动”的学生总量占全校人数的60%—80%。五是师资落实。“辅导活动”主要由语文和数学教师轮流组织,“发展活动”则由其他学科老师轮流管理。
  2.全面调查,监测“计划”实施质量
  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学校注重及时跟踪、全面调查,不断掌握实施情况,为改善和提高“计划”的实施质量积累依据。“午间发展计划”实施两个学期以来,学校已经进行了4次多个层面的调查活动。计划实施第二周,结合教师节座谈会,学校征求家长代表及社区主任的意见和建议;第三周,学校教导处听取并记录了部分班主任和管理老师的反馈意见;并结合“校长有约”制度,听取学生的反馈。实施一个月后,学校组织了覆盖全校师生及家长的书面问卷调查。数据显示,90.1%的老师、93.6%的学生、95.1%的家长都赞成或喜欢这项举措。上学期,学校再次组织了全员书面调查,并邀请在校见习一周的20名杭州师范大学生加入调查,了解更多层面人群的评价和建议。
  3.调整改良,提高“计划”实践效用
  四次调查活动为学校提供了有效信息。第一次调查通过座谈了解了大家的心意,在长效机制方面再做思考;通过第二次调查活动,学校强化了“发展计划”实施时间的标志性铃声,规范了出门卡发放及回收要求,教育引导学生“安全出门”,防止学生因期待和迫切而发生奔跑碰撞事故;第三次全员书面调查,学校特别关注高百分率支持度之外的声音。学校调整了部分年级“发展活动”与“辅导活动”的设置比例;与当时没有机会参加“发展活动”的19名学生谈心,教育学生争取机会,每天前进一小步;与老师沟通协调,引导老师创造机会,善于发现学困生的进步信息,让所有的孩子都有机会参加到“发展活动”中去。第四次全员调查后,学校吸取体验者、组织者、观察者等多方面的意见,进一步完善“计划”。
  4.双轨运行,促进“计划”长效作用
  “午间发展计划”要发挥长效作用,灵魂人物是全体教师。教师除了要转变“做做做”的观念,还需要改善教学行为,向40分钟课堂教学要效率,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为此,学校推出《德天实验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推进制度》,通过专家问诊、校本研修,诊断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针对性操作意见,然后结合随堂听课、定点观察、随堂检测等方式,把“课堂教学有效性”落到实处,解放学生的课余生活。这样“制度”与“计划”双轨运行,着眼于学生生态成长的“午间发展计划”才有长久的生命力。
  三、午间发展计划实施效果
  “午间发展计划”的实施,取得了可喜效应。
  一是得到了孩子们的拥护和喜爱。学生在“校长有约,共进午餐”时告诉校长,他们觉得“开心死了”,多数学生养成了珍惜时间、认真完成作业、及时订正的好习惯。学困生也有了“盼头”,提醒自己要坚持不懈,争取点滴进步。德天的孩子们觉得每天来上学都特别开心,说起自己的学校都感到无比骄傲。
  二是赢得了家长的支持和理解。从调查中,学校惊喜地发现,家长既关心孩子的学业进步,更关心孩子在学校是否快乐。孩子做得好可以自由选择各类活动,学习有困难可以得到老师辅导,这大大提升了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家长们尤其对“出门卡”制度表示赞同,认为这种方法符合实际,也抓住了孩子的心理,起到了积极的激励作用。
  三是促进了教师研究与反思。“午间发展计划”挤走了“埋头题海”的时间,提出了提高课堂效率的要求,提出了学困生辅导的新课题,催促老师必须反思、必须研究、必须改变。一个学期的努力与改变之后,部分年级、部分学科期末成绩明显提升,越来越多的老师在做课题、写论文时更加务实,着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科研参与率、课题立项率、论文获奖率都在提高。
  
  最美的风景在校园。“午间发展计划”让德天校园充满了欢声笑语,午间的德天校园更充满了生机,飞满了童真。
  (作者单位:杭州市德天实验小学
  浙江杭州 310004)
  责任编辑 毛伟娜
其他文献
心理健康是青少年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保证。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应努力掌握有关知识,通过各种体育活动,自觉地、有目的地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指导,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这样才能发挥体育教育的最佳功能,才真正符合“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记得有这样一句话:“良好的个性行为,胜于卓越的才智。”心理健康发展必须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行为基础,才能使小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
引发公众强烈关注的“绿领巾”事件,也引发了人们对当下教育“冷暴力”的反思。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调查显示,80.2%的受访者认为当前教育中“冷暴力”现象普遍。72.4%的受访者承认上学期间遭受过老师的“冷暴力”。调查中,获选率最高的前三种“冷暴力”形式分别是:“嘲讽挖苦型:对学生冷嘲热讽”(70.4%);“冷漠型:对学生漠不关心”(69.7%);“训斥型:对学生一味批评责骂”(66.1%)。
我校是一所中等专业学校,由于生源不理想,加之学生英语基础差,不少学生上课听不懂,慢慢对英语学科不感兴趣,甚至完全失去学习英语的信心,成为英语学困生。实行素质教育,要求教师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那么如何转变学困生、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质是摆在我们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就笔者多年的中职学校英语教学实践,对如何转变学困生、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质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研究。下面着重从造成学困生的原因
〓〓吕叔湘曾指出:“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如何把英语课上“活”呢?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融洽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教师要设法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感情的桥梁以拉近与学生心灵的距离,要与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这样可以使学生由“亲其师”而“信其道”再“乐学之”。有鉴于此,我们教师应做到。一是不断探索,不断
最近与一位朋友聊起当地的小学教育,感慨颇深。友人谈起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音乐课上没有歌声,体育课师生不在操场上,美术课学生不带彩笔。是否因为语数外等主课占用了这些副科的课堂呢?不然,音乐、体育、美术正常开课。细聊才知道,问题出在这里。原来,为应付涉及所有课程的全市统一抽考——也许这样做是想体现“素质教育”吧,各科教师下足力气,大小领导齐抓共管。主课自然不用说,副科同样也不敢怠慢。由于检测只涉及知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