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应走进生活 走向社会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_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愈演愈烈的高考竞争,使应试教育走向了极端。教师把学生框在教室里,框在语文教材里,框在题海里,学生缺乏必要的生活积累和生活常识,远离社会实践。目前,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堂必须使语文教学从纯粹的书本教学走出来,走进生活,走向社会,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一、走进社会生活,是语文教学的必由之路
  直接的社会生活实践,不仅能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阅历,而且让学生领会了大量的语文模糊性知识,对学生积累审美经验,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说到:“不观于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于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于海上,何以知风波之患。”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作为社会交际工具,语文一旦离开了社会生活,也就丧失了生命力,让学生进行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是学生学好语文,增加积累,培养审美情操的有效途径。
  新课标强调将课文学习当作一种工具,这就要求我们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本以外,深入到生活中去,课文学习是“一支桨”,课外自主学习是“一艘船”,社会生活才是浩瀚的“江河湖海”,新的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走出课本,拿起教师交给的“木桨”,划起自主驾驶的“小船”,在社会生活知识的“江河湖海”中遨游。所以说,让学生走进现实生活,是语文教学的必由之路。
  二、社会生活体验,是语文教学永远鲜活的源头
  语文教学有很强的“社会性”,忽视了其社会性也就扼杀了语文教学的生命力。
  (一)语文学习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几乎是无所不在的。学语文,语文课堂是主要场所。除课堂以外,家庭也是学语文的重要场所,社会更是学习语文的绝好场所,这个场所是无边无沿的,国内、国外,各个阶层,各个行业都在向学生进行语文教育,而这样全面的,无所不在的社会性是语文学科独有的。凡是有人的地方,都要应用语言进行交际、交流,只要应用语言,就会给青少年以影响。这些,从事语文教学的我们不能不认识到。
  (二)语文离开了生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语文是反映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语言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产生,又为生活服务的。語言离开了生活就成了空壳,没有了实际内容。叶圣陶在《作文论》中提到过,写作的充实的内容在生活之中,早在抗战时期,他在《文心》里,也很强调语言教学与生活的结合。但是多年的语文教学,对结合生活这一方面却重视的不够,学生说话写文章总是脱离生活,言之无物,说空话说套话。
  (三)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学习就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语文课一旦与生活相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例如:学习了一周的人物传记之后,我让学生利用星期天,分组去图书馆或上网查找有关资料,同时进行有关社会调查,为本地有一定影响的人物立传。由于紧扣自己身边的生活实例,学生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和极大的兴趣,写出的人物传记丰富生动,而且让学生学会了关心周围的人和事,懂得了观察和发现生活。
  语文与生活结合,以课堂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才能为语文教学找到永远鲜活的源头。
其他文献
时下的高中校园流行一句话:“一切为了高考,为了高考的一切。”就在老师、家长努力“践行”这句话的同时,多少求知少年是“未进课堂头先痛”。这也难怪孩子们,整天带着镣铐在题山题海中跋涉,哪有快乐可言?哪有求知的欲望?中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乐”是“知”的前提,没有“乐”也就谈不上“知”了。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注重了教师“讲”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
期刊
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我时常会有些理想主义,总希望口干舌燥的上完一节课,学生们能够把所讲的知识牢牢地记在脑子里。但是事实却总是事与愿违:部分学生说不懂,有的学生懂了也常常经不住时间的考验,两三天以后便全都忘记了。每每这时,我便会火冒三丈,严厉的批评他们:“上课在干什么?下课为什么不复习?”几次三番之后,班级的成绩不但没有提高,上课时气氛也沉闷了。  其实,发生这样的尴尬情境不但老师生气上火,受害的更是
期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写作目标有明确的表述:一作文的生命力来自于对生活、对生命的感悟;因而必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二是“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的理性精神”。针对学生提出写作的个性化要求时,又明确书面表达的基本目标是: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而感情的真实健康是写作的灵魂。由此可见,引导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作文,是作文教育的核心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的自尊心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极为小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每个学生都有着极强的自尊心,但C层次的学生的自尊心更像是“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这需要我们教师更为用心去呵护这脆弱的东西。  C层次的学生基础知识较差,自制力较差,但他们渴望着进步,渴望着获得别人的赞赏。他们有着一颗积极进取的心,他们的进取心也许比A、B层次的学生更为强烈。他们在
期刊
十多年来,我从来没向任何人说起过,我有一个叫小娃的朋友,这些日子却老是想起,晚上莫名其妙的睡不好。想得心里悲伤了,还是不愿说。  心里一直念着。她死了也快十年了吧!哪一年死的我还不清楚。只知道留下一个小女孩,还有她的一身衣服,也许还有一封信,都是听另外一个叫霞的朋友说的,我和霞也失去联系很多年了。当时和霞在车站见过一面,我忙着赶车,匆匆地分别了。霞只说了几句话,说小娃嫁了一个司机,开大车的,但挣不
期刊
高一作文写作中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写一次作文就伤亡了一大批人。每次写作不少学生生编硬造、强拉牵扯编造父母离异、车祸、爷爷奶奶死亡的情节。真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很多同学写出的文章几乎都是同一事例、同一模式,毫无新意可言。到底是什么折断了学生想象的翅膀?是什么抹杀了学生自由写作的天性?我们的学生是怎么了,还是我们的作文教学出了问题?  考试大纲中对作文思想内容的基本要求:思想健康,感情真挚。“感情真挚”是
期刊
每天的语文课,除了基础字词,课文内容的讲解,很少有其他的东西。学生们学得很乏味,老师也觉得没情绪。如何才能让课堂生动起来呢?我做了一些尝试,觉得效果还不错。  生动的语文课要有生动的语言。这一点对老师的要求很高。生动的语言既能让学生感受文学的魅力,又能使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有一次进行周练习讲评,是讲陈平的一篇文言文阅读。其中,我提问了一个问题:“陈平是谁?”学生说:“陈平是刘邦的一个谋士。”
期刊
高考语文六十年来一直与时代的脉搏共起伏,是时代风雨的晴雨表。每年高考作文的面世,都会令世人吐糟狂欢。2008年6月7日高考语文试题直击5.12汶川大地震,让师生猝不及防。2011年谈中国政济、经济、科技方面成就,以极强的时政色彩令世人瞋目,但也被人诟病,指责为政治色彩太强。但文贵曲,最巧妙的是2012年高考题,以故事的形式,记叙了一件小事,让学生从小事中发现蕴含的美好人性以及蕴含的人生价值,暗合时
期刊
在我们学校,要求课课有学案,尤其每逢讲公开课、示范课或领导来听课,老师一定要给学生先弄一份学案。不然就显得没有准备,会失掉不少分,结果是课堂程序像设计好似的,流水线作业,我想学案目的是帮助学生做好预习,围绕着学案,课前预习,课上展示学习效果。但这样一来,使本来时间就很紧的学生更繁忙,反而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对于语文老师,也跟在学案后面亦步亦趋,无法自主发挥,束缚了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影响了课堂
期刊
我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已经二十多年,《廉颇蔺相如列传》也讲了好多遍。无论教参还是我个人的讲解,都把重点放在了廉颇和蔺相如这两个人物的身上。我们往往对勇武率直、知错必改的廉颇赞赏有加,对智勇双全、宽宏大量的蔺相如充满敬意,但我们却忽视了一个重要人物,即赵惠文王,正是他的知人善任成就了这一代名将贤相;正是他的善纳忠言使赵国转危为安。文中对赵惠文王的描写虽然着墨不多,但却足以显现出他的形象特点,说明他是战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