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视角下《爱无可忍》中的身份认同研究

来源 :海外英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ipi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在小说《爱无可忍》中不仅向读者介绍了被称作“色情精神病”的德·克莱拉鲍特综合症,更是展示了一幅荒诞的现代社会画卷,其中人们陷入信任危机、道德沦陷及沟通障碍中,引人深思.通过运用创伤理论与身份认同理论对小说进行文本细读,进而分析小说中主要人物乔·罗斯与克拉莉莎·梅隆在经历创伤事件后遭遇的身份认同危机,走进主人公借助重述创伤记忆等手段来复原创伤和重塑身份的艰难旅程.
其他文献
伴随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教育观念发生转变,学生的英语水平差距也越来越悬殊.尤其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出现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现象.隐性分层教学可以帮助教师科学、合理地解决这一不良现象,促进大部分学生的合理发展,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水平.
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梦想的关键之一.高等学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在新的形势下要落实国家“立德树人”的基本教育方针,将课程思政与学生的知识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育人与育才的有机结合与辩证统一.该文主要就高校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以及课程思政模式在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中的应用策略和实施方法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职场英语口语能力的提升对于应用型民办大学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是迫在眉睫的,口语在学习一门语言的过程中具有很大的作用.目前阶段,在应用型民办大学的英语教学中,由于英语并非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语言,自然而然就没有语言环境的熏陶,因此口语便需要寻找进一步提高的方法和途径.另一方面,从应试教育出发,英语口语既是语言能力,也是学习能力,是学好英语的基础和前提.口语在应用型民办大学英语教学和考试试卷中都占有很大比例.因此,对核心素养下应用型民办大学阶段英语口语教学开展策略的研究不仅仅对提高学生英语分数有很大的帮助,而且
高校是向社会培育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英语教学中应当注重文化教育与语言教育的结合,以尽快实现三维教学目标.该文主要对高校英语教学中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弘扬进行阐述,分析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与文化教学的现状,提出建设性的整改意见,希望对高校英语教学的改革起到积极参照作用.
随着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原版动画片资源创设英语学习环境,通过对英文原版动画中出现的日常用语进行跟读模仿提升学生的注意力,丰富教学内容,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同时,英文原版动画片的使用能够帮助学生习得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效率,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发展越来越趋向国际化.因此,企业对于英语知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高职学校作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部分,在英语教学上仍然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模式老旧以及教学设备不足等问题.本文结合目前社会的需求,针对提升高职学校英语教学职业化,做简单的探讨.主要提出目前高职学校教学上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简单提出相应的提升对策.
国内研究有关农村小学英语教育的学者当中,小学老师占了绝大多数,而高校老师非常少.该研究以福建省省会城市福州周边农村小学英语教育现状为例,对改善农村小学英语教育的急迫性进行了分析,基于对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考虑,该文对地方高校如何助力农村小学英语教育进行了研究,以达到促进农村小学英语与初中英语教学衔接,促进城乡基础英语教育质量均衡发展的效果.
全球化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中存在着文化盲从、文化失语现象,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存在着教师思政教育行动力不足,学生思政意识淡漠,教材缺失中国文化内容等问题.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改革,要从教师、教法、教材等三方面入手探索新路径进行创新,以此推动高职学校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助力高职教师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思政育人能力,从而培养有坚定中国文化自信心的国际化高职技术技能人才.
该文全面分析高职英语线上教学的现状及凸显的问题,深入探索“停课不停学”背景下的高职英语线上教学改革,并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优势融合,提出线上教学建设新思路,进而促进高职英语教学进入“双线教学”的新时代,以期为高职英语教学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自教育部向各高校提出建立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的要求以来,各院校都对此进行了身体力行的实施和探讨,笔者对以往的文献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了建设商务英语专业校外实训基地中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提出了自己学院应该如何着手进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