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我愿随你同去

来源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an93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开坚冰的闸门,“哇”的一声,春水哭了——为了监禁一冬的委屈,也为着春来自由的释放。春水,义无反顾地向前,以它新生的无比活力向前冲刺,撞击。它把一块块巨大的冰凌举起来,摔下去,再举起,再摔下,直至摔成粉末,融在自己怀抱里。
  春水胜利了,但它并不是排斥异己,它偕同将融未融的冰块一道向前流去!我看见,它泛起欢快的浪花,幸福地哭了,仿佛告诉沿路的每一棵树,每一株草,每一个匆匆的行路人:“快来分享斗争与团结的欢乐吧!”是的,欢乐的奔流是无敌的,任何力量都无法把它阻挡!春水,我愿随你同去!
  (选自《读者·卷首语》)
  本栏责任编辑 陈 易
其他文献
让远去的风帆鼓满风浪,  让探索的船桨展翅飞翔,  新的一年  給我们带来新的希望。  早醒的小鸟,  跳跃在新年的枝头,  希望之歌,  早已撞得嗓子发痒;  那嫩绿的小草,  顶着露珠,  为我们铺好一张  绿色的床;  明亮的小河,  像一根银色的琴弦,  伴着我们加入那新年的合唱。  啊,新年的阳光多么温暖,  新年的蓝天多么宽广!  无尽的宝藏,  像山野的鲜花,  等待我们去采集;  
这是一个明星辈出的时代,各种“星”纷纷登场。从歌星到影星,从舞星到体育明星,真可谓“星光灿烂”,令人目不暇接。追星,自然也就成了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一代所热衷的事。  然而还有一类“星”,他们埋头苦干,孜孜矻矻,不断攻克各种科技难关,他们就是可敬的科学家们。比如我们语文课本上涉及的邓稼先、丁肇中、竺可桢、王选、居里夫人等,哪一个不是闪光的“星星”?他们的故事,是最鲜活的写作素材。  科技兴则国兴,科技
六月的天空,镶满了栀子花的笑意;六月的风,裹着晨开的莲雾;六月的姑娘,被月季花烫红了颜面。  杜鹃衔着火红的季节飞来,阳光来回地撩拨着生命的弦线。  你听到了吗?夏花,正以爱的名义,向所有的生命发出微笑的召唤。  天蓝了,更亮了!  草绿了,更深了!  花開了,更红了!  听,窗外的风,轻舞着爱的翅膀,悠扬地划过了空灵的夜幕,展翅在我那浅黛色的梦里。  看,栀子花舔着月晕的笑意,将夜色熏染得如此浓
宫崎骏先生曾说过一句话:“成长是一笔交易,我们都是用朴素的童真与未经人事的洁白交换长大的勇气。”  时光穿梭,岁月如流,从前卖一元四角的西瓜,到现在都涨到了四元六角,每次经过都会和老板调侃几句:“怎么回事?怎么涨了这么多了啊……”每次,那和蔼的老板都会来一句:“哎呀,生活一年不如一年了,钱不好赚咯……”  曾经,我一度认为自己可以永远是大家心中长不大的姑娘,没有烦恼,没有忧愁,能够幸福快乐地成长下
中医认为,发为肾之华、血之余,头发的生长与脱落与人的气血盛衰密切相关。《黄帝内经》建议“一日三篦,发须稠密”。多梳头能改善头部血液循环,使头发得到滋养,牢固发根。此外,梳头对有关经脉穴位和五脏六腑是良好的刺激,能使经络畅达,对于头痛、神经衰弱、失眠等可起到缓解作用。  现代脑力劳动者常常苦于用脑过度导致脱发,其实,古代许多文人墨客也饱受脱发之苦。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一度脱发,受名医指点后坚持早晚梳头
按常理,我们每个人都有名字。其实当代人的名字只有“名”,没有“字”。在古代,严格说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有点文化和身份的人几乎都是既有“名”又有“字”,有的还有号。名字和号各有其功能和意义,取字、号也很有讲究。  名,它在这三者中最先出现,取于人出生前后。如屈原的《离骚》开头就说:“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屈原降生时父亲不仅给他取名“正则”,还把他的字定为“灵均”。
那年,我开始创作悬疑小说,写到十万字卡壳了,然后陷入各种烦闷、怀疑和自我否定中。小说能否完成,猛然变成了最大的悬念。我想我已经尽力了,也许到了极限,实在不行就放弃吧。正好作协打来电话,要安排会员休创作假,问我有没有时间。  时间有的是,我立马收拾行囊,乘车北上。  九月初,我进入中国作协北戴河创作之家。暑气还未完全退去,湛蓝的天空、金色的沙滩、浩瀚的大海,顿时让人心胸开阔。时间从沙滩上踩过,也不由
一双火眼金睛,能辨忠奸善恶;一支如意金箍棒,上敲天庭昏君,下打妖魔鬼怪;他占山为王称“齐天大圣”,搅乱蟠桃盛会,偷吃不老金丹,敢与如来斗法,能保唐僧取经……他就是《西游记》中的一号主角——孙悟空。他乐观、率真、勇敢、顽皮、重义、叛逆,他的形象深入人心,作家吴承恩以神思妙笔,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传奇的人物。  永远不灭的斗争精神,藐视一切的反叛性格在孙悟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是一个锄强扶弱、好打抱不平
“无酒不成席”,此乃中国老话。新春佳节,当然更离不了琼浆玉液。早自西周开始,中华先祖在辞旧迎新之际,就会携美酒、烹羔羊欢聚庆贺,祈祷丰收,由此便开了过年饮酒的先河。汉代,“年”作为法定节日被固定了下来,春节饮酒也形成了风气。“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成为春节期间无处不在的景观。  春节是中国的酒文化最鼎盛最活跃的时候,饮“春酒”就是其中一大习俗。关于“春酒”,《诗经·七月》中有“为此春酒,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喜好不断地发生变化。  我原来喜欢和伙伴们一起蹲在偏僻的墙角玩弄黑泥、青草和蚂蚁。将黑泥揉捏成条状,拉长,说这是面条;将青草撕成碎片,说这是难得的无公害蔬菜;将蚂蚁放在手心,让它慢慢爬着,感觉痒痒的,说这是天然按摩。  后来,我喜欢一个人与电视、电脑做伴。每次放学后,立马奔回家,打开电视,找来遥控器换频道,然后挑选喜欢的节目,旁若无人地观看起来,即使是到了吃饭的时候,眼睛也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