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农村中学德育工作“五要”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工作在农村中学教育中是一个薄弱环节,其重要性往往被忽视,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因此,我们每一位农村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寻找解决的途径和方法,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农村学校的德育工作。
  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教育工作者,在近十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做一名农村中学教师的不易,这不易很大一部分不是因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不理想,也不是因为教师的学问太浅,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而是觉得学生的思想工作难做,学生难于管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我觉得现在农村中学学生德育工作应该做到“五要”。
  一、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
  在农村中学,社会、家庭对学校的评价,不是你培养出了品德多么高尚,思想多么先进的学生,而看的是在中考中上重点线有多少人。所以大部分农村中学都把抓学生的成绩放在首位,把德育工作放在次要地位。加之,由于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导致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给少年儿童的道德成长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对此,我们社会、学校、家庭要形成三位一体,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共同重视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对少年儿童身心成长的特点,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大力开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教育,引导他们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为培养新时代素质全面的新一代而努力奋斗。
  二、要深刻认识到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既具有儿童期的特点,又具有成熟期的特点,处于半幼稚、装成熟状态。青少年期是人由童年向成年的转变时期,各种心理特征逐渐接近成人,如由发育迅速趋向平稳,由人格差异不稳定到形成比较稳定的人格到形成稳定的人格,特别明显地表现在由对成人的依赖到相对的独立方面。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中学生的这些身心发展特点,并且把他们细化到初一、初二和初三三个阶段去了解。初一学生的心理异常主要表现在学习自信心,交往能力和情绪控制等方面的不足。初二学生是心理和生理发生巨变的时期,是教育的重要时期,一些学生会出现不良的品德和行为,因此学校、家庭一定要加强教育、引导。进入初三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大,对父母、老师的说教反感、厌烦,并且感觉压抑等情绪会表现出来。如果对这些情绪不加以调节控制的话,会影响到学生的升学和前途。
  三、要多与学生、家长进行思想沟通。
  我始终相信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走的越近,产生的教育影响和意义就越大。班主任除了平时与学生进行沟通、谈心外,还要与学生家长进行联络,反馈学生的近期学习、生活情况。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家里的情况,每学期开学我给学生一张家庭情况表,让学生认真完成。通过这张表我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以便对学生进行家访,帮助。同时,作为班主任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记得有一次学校临时组织诗文朗诵比赛,有一名学生没带参加比赛的校服,结果第二天早上天还没有亮,该学生家长冒着严寒拿来了衣服,我当时甚为感动。我与家长谈论了学生近期的情况,并抓住时机叫来该生,借助此事对他进行了亲情,感恩教育。以后的日子里,我惊奇地发现该生在学习、纪律等方面表现的更加优异。
  四、要以学科为载体,渗透德育教育。
  学科教学的任务不仅仅在于传授学科知识,培养学科能力,也应肩负起塑造学生健全人格,进行德育教育的使命。因此我们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不时地渗透德育教育,注重对学生的心智启迪。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特别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例如,九年级,Unit 2,Section A, Full moon, full feelings,我们除了学习语言知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外,还要注重对这种团圆情愫的理解,从而引导学生孝敬关心父母,多与父母沟通,闲暇时给在外地打工的父母打个电话。一位有经验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会自觉地把传授知识与启迪学生心智联系起来,让学生感悟生活,学会做人。因此,教师在平时备课时要潜心研究教材,发掘教育话题,有意识地创造与学生情感交流的语言机会,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处事。这样学生既学会了语言知识,又发展了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英语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五、要不断地创新德育理念,跟上时代的步伐。
  传统的德育教育往往是见事不见人,没有考虑到人的独立性和内在需要。新时期下,德育越来越强调发展人的潜能,激发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注重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教育。我们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地创新德育理念,根据时代要求使德育方法多样化,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把对学生的德育工作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和创新教育之中。
  总之,中学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最大的成效。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德育为首,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分析问题,寻找解决的途径和方法,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农村学校的德育工作。
其他文献
【摘要】身为教师就应加强师德修养,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具有良好师德的人,在执教的工作岗位上为人师表,以优良的思想作风教育引导学生,以高尚的道德形象和人格影响学生。  【关键词】忠于教育事业为人师表师爱乐教勤业  教师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递者,也是社会文化、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的传授者和示范者。唐代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其意是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进行道德教育和传授知识,从这可以说明,
【摘要】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是在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受教学模式、教学习惯以及对教学质量过分担忧的影响,我们的教师还难以真正迈出传统教学结构的束缚,几乎仍是如出一辙的环节:复习—新授—训练—小结—作业,灌输知识仍是课堂所要达到的目标,还难以体会到课改的气息。正应那句老话:穿新鞋走老路。所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是当前课改中迫在眉睫的关键。根据平时的
【摘要】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既要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更要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能够活学活用。在此过程中既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又能让学生掌握多种方法的学习中并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不同的途径来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找到一种真正适合自己的方法。  【关键词】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重要性  每一个行业,不管是医生、军人科技工作者,还是农民、清洁工等,都需要一定的道德素质。道
随着市场经济的全球化,企业业务越来越复杂、规模越来越大,如何提高管理水平、核心竞争力对企业来说越来越重要.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之一,对提升企
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高效合理的科技创新管理更是建设科技创新型国家和城市需要具备的重要条件之一。目前,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摘要】教师是我国教育综合改革的实践者,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身上的担子重大。为了培养更多的优秀小学生,立德树人、立教圆梦,文章从培智修能、尚行崇实、正心明德、自理创新这四个方面阐述小学教师的德育建设。  【关键词】小学教师培智修能正心明德立教圆梦德育  “以德治国”是党中央治理国家的基本方针,同时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地明确当代小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复杂性,顺应时代的发展
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税务机关不断强化税收征管,税收征管环境得到改善,依法纳税意识逐渐提高,税收收入大幅度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加强税收征管的成效。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税收征收管理还必须向前延伸,才能更有效管好税源,才能把税收与经济更紧密联系起来。前几年通过清理欠税初步解决了征收入库数与申报数之间的差距,重点稽查解决了如实申报与申报数之间的差距,现在需要通过税源管理来解决己申报纳税的人与应履
【摘要】晚清以来,不同阶层对于我国落后西方的根源进行深刻的探讨,民众素质的低下限制了我国的发展成为共识。本文从民众教育馆对当时民众教育的实施,民众知识的普及进行探讨,对民众教育馆的组织及民众教育馆实施民众教育的形式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民众教育民众教育馆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西冲突开始逐渐的突显出来。在中西的碰撞中,仁人志士对于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和反思。从器物、制度和思想文化等
数学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承活动,必然体现和反映参与者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必然需要渗透具有时代社会特征的伦理观、道德观。  一、目前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课堂教学中,还存在忽视小学数学教学的德育渗透功能,育人价值观念淡薄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小学数学教师中存在着以下一些错误的观念。  1.数学无德育  少部分教师从心底里认为小学数学教学没有德育任务,因而教学中只讲“数学味”而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