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德育课堂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hard85177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多次提及的重要举措,中职德育课在其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德育课应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到当前教学内容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教学环节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扩展到课后生活里三方面进行有效渗透,以促使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走进学生心灵,以实现其应有的功能。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3-0049-02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课作为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和本质要求,全面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紧密联系实际,坚持以价值观教育引领知识教育,做到知识学习、情感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下文以中职德育《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一课为例,谈谈如何在中职德育课堂中渗透核心价值观教育。
  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到当前教学内容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在德育教学中须牢牢地把这一观念和意识传达给学生。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设定需立足于学生实际与教学内容,设定有效的教学目标能够切实地把价值观融合到教学内容中,指导教学行为的进行。
  《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一课属于《职业道德与法律》这门课“法律”部分的内容,由两课时构成,主要涉及宪法的相关内容,然而宪法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中职生法律知识及公民意识相对薄弱,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正确行使权利观念的情况较为普遍,因此本课旨在提升学生对宪法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通过研究,发现教材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法治”层面的相关知识,能有效进行融合,将“法治”精神渗透于宪法权威的学习与公民权利的行使上,相得益彰。结合学情与教学内容分析,再根据广州市德育教研会所印发的《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把本课的教学内容主线设定如下:明确宪法权威——分析违法行为——参与立法过程——实例探究,懂学守法。
  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教学环节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于德育课堂中,除了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之外,还必须依靠教学环节,在《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一课中,笔者创设了以下教学环节,层层递进,逐步渗透核心价值观中的“法治”精神。
  (一)关注热点,初识法治
  以《我是歌手3总决赛中孙楠退赛,汪涵救场》所引发的网友讨论为事件背景,引导学生思考讨论:①网友们有权在网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吗?为什么?②这项权利由我国哪部法律所赋予?这部法律,在我国的地位如何?再通过近期时事——“编造上海周浦枪案虚假信息,疑犯落网”的视频新闻,引导学生思考讨论:①视频中赵某受到了什么惩罚?②既然宪法赋予了我们言论自由,那为什么赵某还会被刑拘?这说明了什么?进而带出本课课题,同时让学生初步认识我国是法治国家,法律赋予公民权利的同时,也明确了权利的界限。
  (二)分析案例,明确法治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独特的案例式的教学,所选的案例都是来自于真实的情境或事件,能有效增强说服力,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在本环节当中,主要采用了两则典型案例及视频原创动画《宪法伴随我们一生》来进行。
  案例一:孙志刚事件
  2003年3月17日晚,27岁的黄冈青年孙志刚因未携带任何证件,在广州市天河区黄村大街被派出所民警带回询问,随后被错误作为“三无”人员送至天河区公安分局收容待遣所,后转送广州市收容遣送中转站。18日,孙志刚称有病被送往广州市卫生部门负责的收容人员救治站诊治。20日凌晨,孙志刚遭同病房的8名被收治人员两度轮番殴打,孙因大面积软组织损伤致创伤性休克死亡。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后来,三位法学博士根据立法第九十条的规定,向全国人大常委会递交了一封公民建议书,认为《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遗送办法》与我国宪法和相关法律相抵触,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审查。2003年6月20日,国务院公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求助管理办法》,同时废止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
  案例二:罗彩霞被冒名顶替上大学案
  罗彩霞,湖南省邵东县灵官殿镇人。2004年,她作为邵东一中应届毕业生参加高考,考了514分,没有达到湖南省当年531分的二本录取分数线,罗彩霞没有被任何高校录取,而冒名顶替她的同学王佳俊却被贵州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录取。罗彩霞被迫复读一年后考取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王佳俊顺利毕业。而本应今年毕业的罗彩霞却不得不面临因身份证被盗用而被取消教师资格证书等一系列问题。
  通过两则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再以层层设问的形式引导学生明确宪法的权威和实施要求,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法治要求,设定如下问题:
  案例一问题设计:①国务院为什么会废止《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废止该《办法》说明了什么问题?②宪法的修改程序是怎样的?针对问题二,再补增任务表格,引导学生思考并完成。
  案例二问题设计:①罗彩霞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害?②如果你是法官,如何判决?③结合案例,分析违反宪法的后果有哪些?④案例当中体现了实施宪法的哪些要求?
  两则案例的问题均由浅到深,由易到难,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贴近最近发展区,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
  (三)模拟情境,体验法治   法治精神的渗透除了重在表面认知上,还必须落实到学生的情感中,角色扮演法是一种符合社会家庭模式的教学策略,能够让学生容易体会和理解什么是“设身处地”,并且学会通过不同的视角看待问题。
  在《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一课中,笔者通过展示情景“广州市针对广场舞噪音问题的网上立法听证会”引导学生投入角色,模拟听证,投入角色思考并回答:①如果你是网友,你会支持这个观点吗?为什么?(请以跟贴的形式进行回复)②一般公园里会有哪些商业服务设施?③其中哪些是应该禁止的?哪些是可以建设的?
  通过网上立法听证会让学生亲自体验国家主人的地位,参政议政,明确公民参与立法的过程,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法治在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四)实例探究,守法用法
  通过案例探讨,呈现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矛盾“居民不满广场舞,高楼泼粪”,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行使权利,然后再进行思维拓展,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学会提高自身意识,明确法治的重要性,懂得守法用法,问题设计如下:
  (1)试简单评价视频当中居民和广场舞大妈的行为。
  (2)面对广场舞大妈与居民之间的矛盾,你认为双方今后应该怎样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
  (3)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否存在类似的情况?请举例说明。面对这些情况我们应该如何解决?
  由于案例真实且贴近生活,学生均表现出极大兴趣,一下子就进入了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地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引导、补充,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处处学法,时刻站在法治的角度来分析解决问题,从课堂中能明显感受到学生的法治意识在增强、提升。
  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扩展到课后生活
  德育课的教学目标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要开启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情感,指导学生更好地把知识内化为行动,课堂承载的教育是有限的,而亲身践行获得的领悟则是无限的。为了避免课堂热热闹闹,课后转头就忘的现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必须具有持久性,中职德育课堂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扩展到课后生活中。如在《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一课中,结合法治精神,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布置学生结合班级情况,发现急需解决的问题,然后举办一次听证会,邀请班主任参与,并把讨论之后的结果形成文字材料,草拟解决方案并加以实施。
  通过有别于平时的传统作业,采用结合学生生活并与之息息相关的实践性作业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完成兴趣,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也更能体会到“法治”的程度和要求,无规则不成方圆,从而更好地把这种意识落实到实处。
  法制观念需要积极的培育,更需透过德育课堂教学不断渗透,持久不断地活跃在德育课堂中,善于从教学目标、教学环节、课后扩展等方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植根于学生心灵,外显于行为,才能使德育课堂更具时代性、实效性和持久性。
  参考文献:
  [1]张勍.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分析及案例[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2.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2009.
  [3]武兴华.在思想政治课中培养学生用法的能力[J].中小学德育,2014(7).
  责任编辑 陈春阳
其他文献
大黄牡丹汤出自<金匮要略>, 是治疗肠痈初起的要方. 临床上笔者常随证加减并结合现代医学治疗部分急腹症, 包括急性阑尾炎、急性轻型胰腺炎和急性单纯性胆囊炎等疾病, 取得满
鸢尾属(Iris Linnaeus)隶属于鸢尾科(Iridaceae),较为严格的分布在北温带。我国是鸢尾属植物的重要分布中心,约分布有六十余个物种,其中21个是特有种。由于适应辐射和趋同进
幼儿园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但是幼儿园之间质量参差不齐,影响到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尤其在当前国家二胎政策放开阶段,幼儿园已成为全社会重点关注的对象。幼儿园需要
合作探究的教学和学习模式成为现阶段小学数学实现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在促进课程改革、加强教师专业化建设、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形成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具有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