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促进幼儿创造心理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c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幼儿美术活动主要是教师引导幼儿通过美术想象创作,是幼儿心理活动的真实展现,也是为发展幼儿思维、情感、性格、智力搭建的一个重要窗口。通过幼儿美术教育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幼儿美术教学不仅是幼儿的个人活动,其中还有许多需要幼儿团队相互合作、共同交流、共同完成的契机,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创作作品时充分讨论,各抒己见,相互争辩,然后共同完成。
  关键词: 美术教育 素质教育 幼儿创造心理发展
  幼儿心理健康指幼儿心理发展达到正常水平,具有情绪积极、性格开朗、无心理障碍,乐于交往、意志坚强、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等。幼儿园实施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涵盖幼儿健全人格、心理素质及智力、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在当代幼儿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和意义。就幼儿美术教学而言,对提高幼儿整体心理发展水平,形成稳定而积极的情绪、健康良好的性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等方面,都有独特意义和作用。所以,教师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应积极尝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发挥特殊的教育功能,为幼儿心理和谐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一、当今幼儿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当今社会环境下,由于受上个世纪计划生育国策、青少年升学就业的压力、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家庭教育还没有全面普及、为人父母者“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留守儿童往往接受隔代教育、改革开放进一步向纵深推进等因素的影响,幼儿心理健康问题进一步凸显。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不完善、教养方式及指导的不当、专业知识的缺乏,更已成为影响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当今幼儿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以下不同程度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缺乏坚强的意志,心理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主要表现为:遇到困难,许多幼儿往往表现为逃避、哭闹、乱发脾气、让他人帮助解决;2.自我意识发展出现偏差。主要表现为:幼儿过高过低的自我认识、凡事以自我为中心、自信心过剩等;3.缺乏人际交往及应对事情的方法和能力。主要表现为:不善于与人交往、合作、交流。
  二、美术教育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关系
  在幼儿园开展美术教育活动在幼儿人生发展道路上发挥的作用举足轻重。幼儿美术活动主要是教师引导幼儿通过美术想象创作,表达他们对现实社会、身边事件的初步感性的认识和体验,是幼儿心理活动的真实展现,也是为发展幼儿思维、情感、性格、智力搭建的一个重要窗口。通过幼儿美术教育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1.可以有效促进幼儿健康情绪情感形成。美术活动是大多幼儿喜闻乐见、积极参与的,在缤纷的色彩世界里,幼儿通过创作一幅幅独特的作品,以自己的眼光表达对多彩世界的认识,从中品味成功的喜悦。可以说,美术活动是幼儿表达丰富情感的一个载体,在具体创作中需要幼儿学会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始终以良好的情绪情感进行构思、想象并完成美术创作,通过细致的描绘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比如:在描绘节日的景象时,大部分幼儿在绘画涂色时采用的都是红、黄、蓝等明亮、愉悦的色彩,表达的是他们在欢度期待已久的节日时幸福、欢喜、满足、放松的情绪,这些都是幼儿愉快、稳定的情绪情感的表现。
  2.可以促进幼儿自信及意志品质形成。美术创作是一项体现心理健康与否的活动,需要幼儿细心观察、耐心描绘、专心致志、不怕挫折,才能尽情展现他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创作出鲜亮成功的作品。要帮助幼儿顺利完成绘画,需要正确的办园理念,需要教师的耐心教育,需要家长积极配合,经常引导和教育幼儿以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待生活。美术活动中,教师要科学运用赏识性语言,安排一些有梯度的要求以适应不同孩子的需求,要引导幼儿自觉克服盲目、冲动、任性、烦躁、马虎等不良心理特征,在描绘创作中收获自信、收获成功。
  3.可以有效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幼儿美术教学不仅是幼儿的个人活动,其中还有许多需要幼儿团队相互合作、共同交流、共同完成的契机,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创作作品时充分讨论,各抒己见,相互争辩,然后共同完成。如有的负责介绍创作思路,有的负责构图,有的负责涂色,有的负责向大家展示,通过大家的分组合作、共同创作、情感交流,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友好合作、团队协作意识,为幼儿将来人生发展奠定基础。
  三、美术教育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尝试
  1、教师首先要充分明晰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1—3岁幼儿往往在手、眼配合的动作中感到愉悦,他们常常会高兴地拿着自己的作品、睁大眼睛望着大人的脸,期盼得到表扬和认可。针对这个阶段的幼儿,教师要注重调动他们多种感官参与绘画,放心、自信、大胆地描绘,专心致志地倾听他们的想法,尽情与他们分享快乐,了解幼儿情感感受。4—7岁幼儿对什么事情都充满无限的好奇心,遇事好表现自己,常常喜爱写写画画。针对这个阶段的幼儿,教师要科学引导他们在尽情自由展现自我的美术教室里,尽情想象,尽情创作,张扬个性。
  2.教师要注重营造良好的创作环境和创作氛围。良好物质环境的创造有利于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为了有效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想象能力,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教师要在幼儿园的配合支持下,尽可能创造一些轻松愉快、丰富适宜的物质环境,如教室中悬挂或张贴一些名人绘画,布置一些色彩艳丽的情景,引导幼儿借鉴欣赏,从中获得丰富的设计元素和美的体验,这样做有利于促进幼儿个性展示和表达;要注重为幼儿搭建自由创作和自由表达的空间,有利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幼儿的思维空间很大,有时甚至远远超越大人的想象,所以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教师应在活动内容、形式、材料工具、创作方式等方面给予幼儿充分的信任,有利于幼儿主动参与活动和创作绘画,无拘无束地大胆思维和创作,有利于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进而促进幼儿心理更好发展。
  3.教师要创新美术教学观念。在幼儿美术教育中,教师应切实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挖掘美术活动中心理教育内容,正确对待幼儿作品和多元化评价,多渠道促进幼儿心理素质和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毕伟民.试论美术活动对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7).
其他文献
摘 要: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中职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为社会输送了大量具有熟练操作技能的人才。然而,目前中职学生大多基础较弱、自制力差,且正处于人格培育和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教育,那么不仅难以形成良好的学风和班风,而且对学生未来职场发展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本文对中职班主任工作难点和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有所借鉴意义。  关键词: 中职班主任 工作难点 解决策略  一、
为了解放创造力,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儿童,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六个解放”。然而反思现在的教育,我们的孩子真的得到解放了吗?  一、反思幼儿教育的“五缺失”  1.运动精神的缺失  什么是运动精神?(1)无论是在平时训练还是比赛中,都要做到遵守比赛规则,服从教练和裁判,尊重队友和对方队员。(2)懂得无论是在比赛还是生活中,输赢都是次要的,真正的赢家属于那些顽强拼搏、奋发向上、永不服输,既捍卫自己的尊严又懂
纵观现今幼儿水墨画教学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是重技能训练,轻兴趣艺术想象和艺术创造能力培养。二是教学面窄,教学内容设置较随意,缺乏系统性、连续性,幼儿水墨画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高。  幼儿水墨画教育的目的在于根据幼儿年龄特征,有计划地培养幼儿的审美品位和艺术敏感性。在实践中我觉得只有弄清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组织形式的相互关系,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对象、目标、策略及评价四要素的关系,就能有效激发幼儿的
摘 要: 当今社会学习日益重要,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论是新课程改革,还是旧的教学模式,小学生搞好学习的关键是在小学低年级学习阶段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低年级学生年幼无知,可塑性强,如果从小受到良好学习习惯的熏陶,就能阻止一些不良习惯的侵蚀和影响。农村低端小学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从学前教育转入全日制小学,他们的日常生活、学习等都有一个适应过程。这个过程过渡得怎么样?适应得如何?同我们平时对学生
摘 要: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起点,是儿童智力发育的最佳时期,是一个人成长非常重要的时刻。幼儿早期阅读有助于提高幼儿语言能力和阅读能力,对日后学习和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奠基作用。而兴趣是一个人选择进行某种活动的前提,因此,幼儿阅读兴趣培养尤为重要。  关键词: 幼儿 阅读 兴趣 培养  当今时代,社会发展日益迅猛,社会竞争越为激烈,很多家长都不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幼儿时期阅读兴趣的养成,对其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