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钱不当”易致病

来源 :人生与伴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c702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钱币其实很“脏”,上面除了有我们肉眼可以看到的明显污渍外,还覆盖着无数我们肉眼看不到的病原微生物,它不仅是许多疾病传播的载体,也是引起许多疾病的罪魁祸首。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们在使用钱币时,应当摒弃以下不良习惯:
  1.用手指蘸口水点钞 许多市民、农民、商贩皆有用手指蘸口水点钞的习惯,往往点几张钞票后又将指头在舌尖上“取水”。这种不良的点钱习惯,直接导致钱币上的病原微生物进入口中。许多人并没有吃不洁食物,却得了消化道传染病,其中有的就是由于用手指蘸口水点钞所致。
  2.拿钞票后取食物 不少人在购买包子、馒头、油条之类的食品时,往往用拿过钞票的手直接取上述食物。此时,钞票上的病菌就会污染食物,并轻而易举地进入人体消化道。大多数路边食品摊贩,也常常用接钞票之手直接取食物给顾客,这样,也会将钞票上的病原微生物送入顾客腹中。
  3.点钞后不洗手 银行、企事业单位出纳人员点钞,虽用海绵蘸水,但点钞后病原微生物仍留在指头上,若不洗手直接取食物或持筷进餐,就可能将病菌带进体内;若不洗手就上厕所,则有可能把病菌引入泌尿道。检测发现,银行出纳人员工作1小时后,手上病菌可达300多万个,肝炎的感染率比普通人高出数倍,这与点钞后不洗手等不良的卫生习惯不无关系。
  4.钞票与食物混装 不少人习惯将零钱和零食放在同一个口袋或食品袋中,钱食混装,使食物被污染而使人致病。其实,零钱带菌也很多,除病菌外,还有病毒、寄生虫卵等病原体。若将它们与食物放在一起,被传染的可能性可想而知。
  5.衔钞打牌 有的人打牌时习惯口衔钱币,或将钱币粘贴在脸上,这种陋习在有些地区仍然较普遍。
  因此,医学专家提醒:要增强自我防病意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经常接触钞票者,在饭前、如厕前应用肥皂、流水洗净双手;洗手之前最好不要用手揉眼睛、掏鼻孔、摸脸等,更不要在接触钞票时用手抓食物吃。同时,应采取必要的卫生预防措施,接触钞票机会多的职业人群,应接种甲肝疫苗、乙肝疫苗;银行、医院等部门应实行定期钞票消毒制度。
  据《上海中医药报》
  编辑/延 一
其他文献
企业家对于微观层面中企业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也在宏观经济增长中起着根本的创新作用.本文从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分析企业家成长的障碍因素,并提出通过建立企业家人力资本的
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既有现实意义又具有深远影响。然而伦理建设不足已严重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更有悖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以中小企业为例,对其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一
农村小水电站的机组保护一般都按最简单的原则配置,运行操作基本上都采用手动完成,严重盛胁着机组的运行安全。该文从实际出发,提出了在现有的条件下,实现饥组保护较为有效和可靠
很多时候,女性的疾病都可以从生理上找到提示,例如月经,但你一定不知道,很多疾病也可以从脚部小细节处发现征兆。想在10秒内就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吗?那么快看看自己的纤纤玉足吧!  寒脚寒腿  ——警惕甲状腺疾病  寒脚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女性身上。40岁以上的女性如果从寒脚发展成寒腿的现象,那可能是甲状腺功能不足,因为甲状腺会调节身体温度和新陈代谢。此外,循环不畅也是原因之一。  小贴士:在冬季,多套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