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向地性变向性位置性眼震:一种独立的疾病实体?

来源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pdg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持续性向地性变向性位置性眼震(direction-changing positional nystagmus,DCPN)是近年来临床上新发现的一种位置性眼震,持续时间大于1 min,无潜伏期,无疲劳性,且存在眼震消失平面(又称零平面、无效平面)。眼震特征明显不同于管结石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反而类似于嵴帽结石症,但眼震方向与嵴帽结石症相反,因此"轻嵴帽"的假说被提出,用于解释这一眼震特征。本文对持续性向地性DCPN的特征、可能病因、发生机制、相关疾病、诊断、治疗和预后等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期刊
器官特异性自身抗体在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病情评估、治疗监测以及预后判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近年来,不少器官特异性自身抗体被发现,虽然广泛应用于临床还存在诸多的挑战,但其重要的临床价值已被逐步认识。(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8, 41:968-970)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法检测尿液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在妊娠期高血压(PIH)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就诊于湖州市妇幼保健院的72例PIH患者和60名体检正常孕妇的24 h尿液样本,用化学发光法(CLIA)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尿液中ADMA含量,比较两种方法检测尿液ADMA的各项指标,并进行秩和检验、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和Pea
目的探讨荧光标记的嗜水气单胞菌溶素变异体(Flaer)试验对于贫血患者PNH克隆筛查的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贫血患者共867例,男388例,女479例,中位年龄47岁(8月~89岁)。所有患者均接受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表面Flaer的表达及红细胞表面CD59的表达,672例患者进行了Ham试验。定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的临床推广应用,ANCA的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及其特异性自身抗体的各种免疫学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并对ANCA实验室检测程序的标准化带来新的改变,这些对ANCA的实验室检测技术及其临床应用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8, 41:905-908)
血管炎为疾病谱很广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对其具有诊断价值的自身抗体为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尤其与原发性小血管炎关系密切,其检测被多个国际共识推荐。ANCA结果在血管炎疾病中的解读以及其他合并ANCA阳性疾病中的意义,需要临床医生了解。(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8, 41:909-912)
目的探讨前庭神经炎患儿的前庭功能特点和前庭神经受累情况及其相关病因学特性和预后。方法分析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北京儿童医院25例诊断为前庭神经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8例,年龄4~14岁,中位年龄9.8岁。总结患儿的临床表现、听力学和前庭功能检查结果特点,通过病原学检查分析其发病前相关风险因素及预后。结果25例患儿均有旋转性眩晕症状,其中伴恶心、呕吐17例(68%,17/25
目的制备靶向潜伏膜蛋白2A(latent membrane protein 2A,LMP2A)的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CAR)-T细胞,观察LMP2A CAR-T细胞体内外对鼻咽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本研究以基因工程技术构建抗LMP2A慢病毒表达载体,测序鉴定并通过Western blot法验证抗LMP2A CAR在2
目的通过观察床旁动态视敏度(dynamic visual acuity, DVA)检查与冷热试验结果的相关性,探讨DVA在外周性前庭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7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323例行床旁DVA检查的外周前庭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9例、女154例,年龄18~80岁,平均(53.0±15.2)岁。全部病例均行耳科常规检查、床旁DVA检查以及冷热试验等前庭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