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的土壤中生根发芽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irit_i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孩子在学前已不知不觉地学习掌握了与人交流的基本语言,这得归功于“生活老师”,而入学之后,课堂上学到的语言基本功,仍然需要在生活中得到历练,才能走向成熟。 ——题记
  “老师,我希望你在新的一年里能更加漂亮!”一天,一个孩子给了我这样一封“信”,虽然只是孩子信手涂鸦,虽然信里只有这句话,而且还标错了几个音节和标点,但这句话犹如“雄鸡报晓”使我仿佛看到了“曙光”,让我怦然心动,更坚定了我指导学生写话的信心和决心。课标对于低年级的写话提出了: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情,并在生活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的要求。
  一、言由心生,在仿中创
  如何落实这个要求呢?不是常说:我手写我口,我口出我心吗?会说是会写的基础。因此我鼓励孩子大胆想、积极地说,并创设机会,让孩子有更多的表现时间与空间。开始,我先是让他们模仿课文进行仿编仿写。没想到这些“小不点”不负重望,还编得像模像样的。如仿编灯谜:“外面白白的,里面黑黑的。盛在碗里满满的,吃在嘴里甜甜的。(元宵)”。又如仿写《什么多》:“我家什么多?書多。千本书,万本书,书架抽屉装满书。”“草原上什么多?羊多,东一群西一群,羊群好像天上云。”“地球什么多?人多。千个人,万个人,大房小房装满人。”等等诸如此类的作品。看了他们的大作,一向自认为“不能低估孩子”的我,还是为这些大作震惊、赞叹了许久。我兴奋地把它们一一摘录在班级的《珠海拾贝》里,利用课前三分钟,请小作者或老师读给大家听,让全班一起分享。在此激励下,我趁热打铁,提出让孩子们每天写一两句话(可摘抄句子、写悄悄话或写日记)。为了激发他们写话的激情,全面提高全班的写话水平,我还搜集了《童心世界》等一些儿童刊物,选出其中更适合低年级的文章作上记号,先是让他们听一听,读一读,然后让他们自己去看一看,除了在批改后定下几星级的奖励外,并挑选优秀的作品向校红领巾广播站投稿,向《童心世界》等刊物投稿。一时间,班上掀起了一阵写话、看书热潮,很多孩子在还没轮到他们组批改时,就兴冲冲地把写好的作品给我看,告诉我,他又写了什么有趣的事。
  二、真情真意,记录生活
  我还鼓励他们留心观察生活,认真、大胆地写出自己的真心话,表达真情实感。功夫不负有心人!从这小小的写话本中,我看到了孩子们的语言在生活中、在运用中逐渐地成熟起来,丰富起来。
  从一开始的:“奶奶煮饭给我吃。”“昨天晚上我躺在床上,我觉得很舒服。”“爸爸下班,我给他倒了一杯水。”“今天,我和妈妈去种花生”“我感谢妈妈对我的关心。”这样一些简短的句子,但我能感受到他们已逐渐学会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学会体验亲情。
  渐渐地、渐渐地……他们融入了生活中,用眼去观察去探索,用心去想象去体验,用笔去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浪花:
  他们会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天蓝蓝的,像大海一样。白云像海上的波浪……”
  他们会真情地表达自己的心愿:“我真想变成奥特曼飞到宇宙去看看行星上有什么……”
  有的还尝试着用稚嫩的笔触自编儿歌:“大轮船,嘟嘟嘟……小声点,你看小船在睡觉,别把小船吵醒了……”“橡皮擦,真伟大,一有错字消灭它。”
  这小小写话本,不仅拓宽了他们的视野,还增加了师生间的情感。你看,有的孩子写到:“老师,为什么星期一的下午没你的课呢?”有的写:“今天,我被老师表扬了,我真开心呀!我下次要做得更好。”还有的更是有趣,他说:“在家里,我觉得妈妈像警察,我像小偷,每天都会发生警察捉小偷的事情。”每次,一拿到各小组的写话本,我总是迫不及待地先翻一翻,那种感觉不亚于看一本令人感动的书。而孩子们的脸上更是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三、持之以恒,体验成功
  然而,不论做什么事都“贵在坚持”,如何让他们养成写话的习惯呢?一方面,我给自己定下了要示:每天,坚持改一小组的写话本,通过及时批改交流,让他们能得到欣赏与鼓励。另一方面,争取与家长形成一定教育合力,请家长多批导,常督促。同时,也尝试让家长同学为其评价,自己为自己评价,通过多元的评价,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促进他们写话兴趣与信心。
  而且,通过写话,我发现既巩固了学生所学的字,而且由于不认识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也可以请教别人,那么拼音知识也得到了巩固,还认识了不少生字。这些都恰恰与课标中提出的“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的总目标相吻合。
  我想,新课程给教师与孩子都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我们应该积极开发利用教材与生活中的各种教育资源,把学习、运用语文的自主权力交给孩子,让他们的语言在生活的“土壤”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作者单位:南安市柳城小学 福建】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并比较听障学生及其父母对听障学生日常生活中交流困难的感知情况。方法采用改良的助听器效果缩略简表(abbreviatedprofileofhearingaidperformance,APHAB)对听障学
剪纸有着特有的文化和审美内涵,是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艺术魅力。陈鹤琴说过:“小孩子应有剪纸的机会。”他认为剪纸活动能使孩子安静下来,会专心致志地干一件事;可以锻炼幼儿的手部肌肉,让他们小手灵活起来,促进大脑开发。结合课题《民族传统艺术在幼儿园的运用与开发》,我们开展了剪纸活动。  一、抛砖引玉:激发幼儿的剪纸兴趣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是求知和成才的起
小学六年级是一个特殊的学段,既是学生六年学习生活的总结阶段又是开启中学生活动预备阶段,学生年龄大多在十二三岁,正是由儿童向青少年发展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孩子最突出的特征是独立意识开始出现,自主意识逐步萌发,面对这一群学生,如何为他们提供适合的教育成为我们六年级组的共同课题,通过实践我们惊喜的发现,当老师放手引导学生自主发展时,孩子们的潜能彻底激发出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我们总
目的探讨听性脑干反应(ABR)及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临床意义,为早期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7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ABR和DPOAE检查,
目的 用多频稳态反应(auditory steady—state response,ASSR)与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audiometry,ABR)测试聋儿残余听力,观察两者反应阈之间的相关性,对测试结
患者,男,56岁.5年前于外院行喉环状软骨瘤手术,术后一直声音嘶哑,无呼吸困难.4个月前开始劳累后气短,2天前呼吸困难加重,来诊时近Ⅲ°吸气性呼吸困难,于急诊室行紧急气管
我区“研学后教”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发生着变化,自主、合作、探究已逐渐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怎样才能让小组学习不流于形式而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其作用呢?以下笔者主要从小学合作学习型团队的构建与管理方面谈一谈。  一、合作学习型团队与传统学习小组的区别  合作学习型团队将团队精神融入学习小组,与传统学习小组有着本质的不同:第一,合作学习型团队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而且
提高农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农村学校和教师的不懈追求。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新课改的理念逐渐成为教师教学的自觉行为,课堂发生着可喜的变化。然而,课堂教学耗时多、收效低的现象也很普遍。如何提高农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思考。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决定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根本。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机不强烈,学习兴趣不明显,因此,一年级语文学
幼儿社会性发展,是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儿童自身发展的需要,它真正为幼儿一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体现了培养孩子终身教育的重要性。而绘本特有的丰富内容与形式对于幼儿的社会性培养,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开展课题研究《绘本在社会活动中的运用与研究》,我们选择适合培养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绘本,把抽象的社会性教育蕴含在精美的图画、精致的故事之中,通过对绘本的社会性价值挖掘,凸现其教育的功能和作用,从
期刊
感音神经性聋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因其可能的致病因素和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使得该病仍无确切的治疗方法,目前的治疗仍以全身给药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