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等

来源 :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s004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灾害,灾区广大教师始终把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舍生忘死,奋不顾身,保护学生,以爱与责任,见证了人民教师的伟大师魂,在全社会赢得了高度赞誉,也引发了对教师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深入思考和广泛讨论。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8.31”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和大力弘扬抗震救灾英模教师的崇高师德精神,进一步加强师德教育和师德建设,《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研究小组将研究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稿)》公布,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求意见。
  (教育部网站2008年6月26日)
  
  新闻出版总署:第五次向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
  
  5月20日至21日,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司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教委等单位的儿童文学作家、青少年教育和儿童读物推广等方面的20多位专家学者召开了评审会。从全国279家出版社报来的1171种图书中,专家经过认真审读和充分论证,最终确定推荐图书100种。
  为了推动青少年阅读活动顺利开展,新闻出版总署从6月中旬开始开展“红色书香活动”,将百种青少年优秀图书送往革命老区的中小学校;9月新学期开学后,还将和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一起联合举办“呵护心灵成长重建精神家园”活动。宋庆龄基金会将通过向全国募集资金的方式购买图书,新闻出版总署通过全国出版社捐助图书,向重灾区中小学捐助10万册。
   (《人民日报》2008年6月2日)
  
  福建:“乡土艺术进中小学校园”活动启动
  
  福建省教育厅下发通知,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积极开展“乡土艺术进中小学校园”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综合素质。
  福建省教育厅表示,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地域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开展“乡土艺术进中小学校园”活动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综合素质。
  通知要求,各地根据学校和乡土艺术师资等具体情况,可开设校本课程、地方课程以及开展课外艺术兴趣小组活动,送戏或送画进校园演出或展览,从而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乡土艺术的热爱和乡土感情。
  通知还要求,各地要把“乡土艺术进中小学校园”活动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优先支持配合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艺术项目进校园。同时,学校要宣传动员学生主动参加乡土艺术课外兴趣小组,并为文化艺术单位到学校演出或展览提供便利条件。
   (新华网2008年6月13日)
其他文献
行为规范教育不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也是检验办学成效的重要标志。近年来,上海市杨浦区建设小学在“培养黄浦江畔现代中国人”的办学目标引领下,在“崇公、养品、静思、立能”培养目标的要求下,积极规范办学行为,不断强化行为规范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行为规范教育要体现思想引领  思想认识引领着实践行为,行为方式映衬着价值选择。学校行为规范教育是一定教育思想的反映。  学校在谋求发展的过程中,唯有
摘 要:面对课改十年后南京市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师队伍依然存在着兼职比例高、流动性大、专业化程度偏低的现状,品德教研培训需要变革思路,遵循“应该做什么、能做什么、可以做什么”的研究思路,处理好兼职与专任、专职与专业、主体与载体的关系,重新架构教研策略,促进品德学科教师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德育教师专业化;教师培训;小学品德教师;品德教研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
作为一名品德教研员,我想能够在孩子的记忆深处驻留的品德课堂,必然是有效的课堂。鉴于此,笔者建议,品德教师应把上出孩子们难忘的课作为自己的自觉追求。  一、以“新”动“心”:设计新颖的形式  唯有能打动心灵的课堂,才能留下久远的记忆。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以新颖、独特的教学形式来触动学生,不失为一种好的策略。  曾记得某教师在设计三年级《家人关怀我成长》一课时,打破了常规的教学设计
文化是小学品德课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浙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中,以文化为主题的教学内容就高达15个。然而文化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包含本民族文化理解和异文化理解两大板块。在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具体包含传统美德、传统节日、民俗文化、民族服饰、民族节日、民族历史等主题,每个主题下又包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  文化主题的教学目的并不是简单地让学生了解这些知识,而是形成对不同国家、民族文化的态度,尤其是要掌提升识
摘 要:转变行政方式,创新教育管理机制,是服务型政府理念对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的时代要求。花都区教育局从区域德育实际出发,切实转变行政方式,以基于生命个体的“至善”文化引领学校德育发展,以制度建设提供支持保障,以创新服务助推学校德育提升,有效推动了区域德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德育管理;服务型政府;区域德育  中图分类号:G7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4)08-0070-0
教育部:参加志愿服务将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日前,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上发言时表示,教育部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实际,系统谋划,创新途径,扎实推进,切实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教育部将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融入大中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考试评价
“虎妈”教育讨论调查:94.9%人确认身边有“虎妈”,过半赞同其教育方式     不久前,《虎妈战歌》一书轰动美国教育界,引发了关于中美教育方式的大讨论。“虎妈”的教育方式在中国普遍吗?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1795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4.9%的人感觉身边就有像“虎妈”这样严格教育孩子的母亲。受访者中,“80后”占41.5%,“70后”占35.5%。调查显示,55.1%的人赞同“虎妈”
班会课是班主任对学生、班级进行组织管理、指导和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民主生活的重要形式,更是学校德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班会课突出教师主导作用,忽视学生主体作用,因而和传统教学方式一样,弊病丛生,导致学生对班会课兴味索然,班会课效果低下。  新形势下,学生自主意识普遍增强,更不习惯教条主义和灌输束缚,这要求班主任更多关注学生需求, 加强学生自我感悟和体验,通过体验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标,体
教师爱读书是一种好品质。读书使教师深思、敏悟、自省,实现灵魂升华,进而改变自身教育的“样式”——教师原本习以为常的教育动作,会因为读书显示出某种崇高、伟岸、让人景仰的力道,让教育变得美好起来。  关于教师阅读,近年媒体、公众屡有论及,教师必须多读书、常读书成为共识。但教师读书的真正功用是什么,却并非人所共知。  一般看法认为,教师阅读可以弥补学识上的缺漏,为教育教学增添活力和厚度,这其实只是浅层次
课堂教学是培养儿童道德认知与情感的主要场所,是师生道德生命成长的沃土。新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指的是要直面新生活,通过新生活来引领儿童成长。我们不仅要关注现实中儿童的生存状态,关心他们的生活方式,关怀他们的生活质量,还要关注其理想的可能生存状态、生活方式,关怀他们未来的生活质量。这里的“新”,是在把握当前教育发展的现实状况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之后对已有“生活化教育”的一种融合和重组,旨在引导儿童在重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