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个理由VS一万个“为什么”

来源 :廉政瞭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_owen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州一家公司最近用当地日报一个整版,对当地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说一声“谢谢!”成本很高,心情很急迫,结果可想而知——迅速激起网络舆论热议。当地政府招架不住了,企业也通过媒体说明事情前因后果:企业要建厂房,政府全力支持,从用地摘牌到进场施工,仅用了短短的3天时间。
  相较于很多地方“土地摘牌到进场施工70天”都被宣传成“没想到”,3天绝对是超常规的“神速”了,基本需要倾注当地政府绝大部分力量才能实现。所以,这个解释的结果是,舆论不仅没有平息,质疑声更大了:为什么是这家企业?這么快,背后有没有其他因素?……
  也许当地政府有一万个正当的理由为这家企业费这么多的心,但选择的讨论、决策的过程全在系统内部完成,外部不得而知。当企业一声“谢谢”把结果“砰”的一声端到舆论面前时,舆论也就有一万个为什么在头顶上盘旋。
  当地政府接下来又做了一番解释,但舆论已经进入塔西佗陷阱模式——你说啥我也不信。
  姑且不论这些质疑声是否合理或者存在,有一点却很明显——此事是当地政府打造的一个“样板工程”。既然是“样板工程”,就多半意味着只此一次、特事特办、不具有普惠性和可推广性。即便推广,3天的速度也几乎很难再现。
  政府为企业或者群众做事,尤其是一些具有突破性或者困难性的事情,不说惠及大众,至少是对一大部分人有实惠,我们不应该吝啬自己的掌声,但不能推广的政府行为也值得点赞吗?恐怕很难。把样本当成常态,把特事特办说成谁来都一样,只会引来舆论反弹,成为一种“低级红”。
其他文献
数字媒体时代的情感越来越具有可见性,启示我们从社区传播的角度对情感的重要作用加以分析。本文认为,情感社区传播的核心原则在于回应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情感不仅应当成为社区传播行动中的策略方式,也应当成为社区治理工作的对象。社区传播工作应积极推进情感社区建设,为社区成员的日常生活构建良性的情感场域。
在近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陆慷证实,应巴基斯坦政府邀请,外交部副部长孔铉佑正在巴基斯坦进行访问,同巴基斯坦方面就当前印巴局势进行沟通。  孔铉佑分管亚洲地区、条约法律、边界与海洋事务和领事工作,在印巴冲突不断升级的紧急时刻,他的出访再次显示出中方对于缓和当前地区局势的重视程度。  作为巴基斯坦和印度共同的邻国,中方一直调停冲突。记者注意到,自2月中旬印巴冲突爆发以来,中方一直同双方保持着密
期刊
1月14日,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成都市锦江大礼堂召开。按照惯例,部分市民可旁听第一次全体会议,我有幸成为今年的旁听者之一。  除了全体会议,会后旁听者座谈会也令人印象深刻。这次旁听者年龄跨度从50后到90后,职业有在读研究生也有律师。座谈会开始前,去年参与过旁听的人不约而同地谈到了车彤。车彤来自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他去年在座谈会上提出了一个关于出台航空条例的建议。这一建议由省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