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东南地区半枫荷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1xiang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枫荷是贵州黔东南地区广泛使用的一种非常珍贵的中药材,因其临床应用广泛,疗效显著,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半枫荷分布概况、特性特征、栽培种植以及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概况进行综述,探讨了半枫荷的濒危原因和现阶段对其保护对策,针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提出今后发展的方向,为传统中药尤其是特有物种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该文分析了低热水泥全级配混凝土断裂性能的尺寸效应规律。通过在大坝工程施工现场浇筑成型试件有效高度为0.75 m、1.5 m和2.25 m的楔入劈拉试件并开展试验,获得低热水泥全级配混凝土稳定的双K断裂参数。基于试验结果,采用理论方法推求全级配混凝土无尺寸效应的失稳和起裂韧度,预测任意尺寸试件的最大和起裂水平荷载。研究发现,当韧带高度与骨料最大粒径比值大于等于6.0后,双K断裂参数趋于稳定。尺寸效应
在人与人的沟通和交流方式中,表情作为映射人类内心情感世界最为直观的方式,是分析情感的重要途经。人脸表情识别作为情感分析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远程教育、智慧医疗、人机交互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研究与应用。传统的表情识别方法依赖手工提取特征,过于复杂且识别精度低,已不适合当下应用的发展需求。而当前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表情识别方法,具有自动提取人脸表情特征、计算速度快和识别准确度高的优点,已成为人脸表情识别任务
目的 分析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Rho激酶1 (ROCK1)、核因子κB(NF-κB)/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信号通路及其下游信号分子在脓毒症患者急性肺损伤(ALI)中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122例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1例并发ALI(ALI组),81例无ALI(非ALI组),并纳入32名健康体检者作
该研究在饱和二维砂箱中开展重非水相液体(DNAPL)污染物入渗试验,目的是探讨粗砂透镜体对污染物迁移过程的影响。试验过程中使用数码相机拍摄污染物的入渗过程,根据照片绘制出污染物入渗锋面图。试验结果表明:(1)受到局部介质非均质性的影响,DNAPL呈现“指状”入渗现象,污染物入渗过程受到粒径尺寸影响,在粗砂透镜体中存在加快DNAPL入渗的“优势通道”;(2)污染物的入渗速度范围在0.05~0.46
留守儿童在早期生命历程中遭遇父母缺席。父母缺席会对留守儿童产生时间性“累积效应”和数量性“累积效应”。时间性“累积效应”指随着父母缺席时间的增加,亲子依恋逐渐疏离化;数量性“累积效应”是由于父母缺席导致家庭风险因素累加,对留守儿童的情绪、行为、人际关系产生影响。学校作为能动主体提供外源力量,帮助学生生成内生力量,外源力量和内生力量相结合,一同化解父母缺席的“累积效应”。
目的 研究小剂量秋水仙碱联合地塞米松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GA)患者疼痛症状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7月江西省赣州市蓉江新区红十字会医院外科收治的60例急性GA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秋水仙碱治疗,观察组应用小剂量秋水仙碱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症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压痛关节数]、血清生化指标[血
为了稳定半枫荷增殖、增加有效的组培苗、提高生根率,采用改变继代培养方式、培养条件等措施,进行半枫荷组培生产试验。结果表明,选择春季萌发的枝条为外植体,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2 mg/L+蔗糖30 g/L有利于诱导芽;培养基为改良MS+6-BA 1.2 mg/L和NAA 0.3 mg/L,并在5 000±200 Lx的光照条件下培养,可明显改善玻璃化现象,有利于芽的增
<正>融合教育背景下关注并引导特殊儿童获得自身发展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也是让特殊幼儿回归主流社会的契机,更是对幼儿教师带班育人的一大挑战。对于孤独症儿童的发现、评估、诊断、干预和康复的过程是教师和家长必须面对的过程——教师需要直面孤独症儿童,对其行为进行解读,对其心灵进行抚慰,对其成长进行耐心守候,对其家庭困境进行全面了解等。本文通过家园共情、共商、共关爱来改善敏敏小朋友的孤独症症状,为其回归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