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sd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介绍了舒城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成效,分析了主要做法,并提出了总体发展思路与建议,为促进蔬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蔬菜产业;成效;做法;发展思路;舒城县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18-0055-02
  舒城县地处大别山东麓、巢湖西滨,县内地貌类型多样、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适宜多种蔬菜生长,蔬菜资源十分丰富,是发展优质、安全、无公害绿色蔬菜的理想区域。盛产竹笋、蕨菜、苦菜、安菜、黄花菜、刺嫩芽等山野菜,以及田藕、茡荠、茭白、芡实、菱角等水生蔬菜,舒城生姜、大蒜、黄心乌等地方土特名产享誉省内外。如今,舒城已成为省城合肥二线蔬菜生产基地,产品远销合肥、上海、南京等大中型城市,蔬菜产业已成为舒城县的农业支柱产业之一,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等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 发展现状与成效
  多年来,舒城县始终把蔬菜生产作为全县农业产业化6大支柱产业之首来抓,采取“以奖代补”等形式鼓励和扶持蔬菜产业发展,自此舒城县蔬菜产业逐渐兴起。从全面实施“放心菜”工程到大力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全县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逐渐形成。特别是桃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建成与使用,现已发展成为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成为全县无公害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生产基地和展示中心。随着舒城县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蔬菜生产发展较快,产量大大提高,产品逐步趋向优质、安全、无公害,舒城生姜、大蒜等名特产品以其独特的风味名扬四海,“万佛山”牌山野菜、“蔬宝”牌系列泡酱菜等50多种精品名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舒城县无公害蔬菜产品在华东市场以及大型超市深受欢迎。同时,陆续出现了安徽绿园食品有限公司、蔬宝有限公司等十多家以蔬菜加工经营为主的龙头企业,舒城县蔬菜协会、城关、干汊河蔬菜产业协会等中介服务组织也随之形成。据统计,全县蔬菜生产年种植面积达1.27万hm2、食用菌1000万棒,其中大中棚蔬菜0.34万hm2、高效反季节蔬菜0.2万hm2、特色精细菜0.13万hm2、高山蔬菜0.27万hm2、无公害蔬菜0.33万hm2,年产鲜菜36万t,总产值4.5亿元,居全县经济作物之首。
  2 主要做法
  2.1 调整结构,注重效益 全县蔬菜生产根据市场消费趋势,按照产品档次提高、质量调优、效益提升的“一高一优一升”原则,进行以下3个方面的调整:一是调整优化区域布局。通过建立三大区域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建设,采取集中生产,形成了主导产品规模优势和批量优势;二是调整优化品种结构。积极发展生姜、大蒜等传统特色产品生产,大力推广时令菜、保健菜、山野菜、食用菌生产,扩大温室西、甜瓜等水果生产,形成以“名、优、特、稀、精”为主的品种结构;三是调整优化茬口安排,把发展夏季和秋季反季节蔬菜作为突破口,大力发展春提早、秋延迟、冬促成等高效反季节蔬菜,实现周年供应。
  2.2 注重科技,加强品种创新 依托桃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加大优质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引进、示范和推广。一是加大优质新品种的推广力度,几年来共引进新品种300多个,主要有杭椒、芥蓝、菜心、人参果、小南瓜、美国番茄、樱桃番茄、彩椒、紫苏、韩国黑刺黄瓜、日本白秋美浓、武汉白玉春萝卜、夏富、荷兰乳黄瓜、水晶菜、食用仙人掌、脱毒马铃薯、韩国水果黄瓜、以色列番茄等;二是有针对性地引进推广了一批先进实用技术20多项,如防虫网、遮阳网生产技术、无土栽培和立体栽培技术、大棚微型渗灌栽培技术、高效反季节生产技术、草莓设施栽培、樱桃番茄基质栽培、菊苣芽球软化栽培等技术;三是推广一些先進种植模式,如“油菜—西瓜—大白菜”“油菜—早稻—秋延蔬菜”等栽培新模式,大力推广应用“猪—沼—菜”“猪—沼—稻”生态循环农业新模式等。
  2.3 抓“放心菜”,提升质量 当今,绿色无公害蔬菜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全县力求在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产品上做大文章。一是建立和完善了蔬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蔬菜生产上发布了禁用农药的通告,制定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二是逐步建立市场准入制度,以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为依托,对市场上销售的蔬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测;三是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和“放心菜”销售窗口,重点是三大区域基地的建设,分别是以县农科所桃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为带动,在城关、干汊河建立533hm2的叶菜类、茄果类、瓜类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以千人桥、杭埠、桃溪等水源条件较好的乡镇为重点,建立田藕、茭白、荸荠等水生蔬菜基地667hm2,在庐镇、晓天、山七、五显等山区建立667hm2的绿色山野菜生产基地,在城关各农贸市场建立“放心菜”销售摊位。
  2.4 品牌化运作,开拓市场 创精品、创品牌是蔬菜产业化经营的必然要求,也是市场规范的标志。一是依照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从环境条件、生产过程到产品质量都做到按标生产,以生产出优质精品,以精品占市场;二是认真做好蔬菜产品的品牌认证工作,舒城县的“蔬宝”牌无公害系列泡菜、“万佛山”牌绿色山野菜、“舒丰”牌绿色食品蔬菜都已注册认证,全县绿色蔬菜认证品种25个,面积达到0.5万hm2;三是积极组织参加国家和省级农业博览会、商品交易会、农产品展销会,大力宣传舒城特色品牌产品。通过打造精品名牌,打响了牌子,打开了路子,开拓了市场,提高了效益。
  2.5 培育龙头企业,发展产业化经营 近年来,全县扶持培育的蔬菜龙头企业有安徽绿园食品有限公司、皖西好华食品有限公司、蔬宝有限公司、五显外贸加工厂、万佛山淀粉食品厂、舒丰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十余家,每年加工净菜、泡菜、干菜、果汁等蔬菜加工产品近1万t,产品销售全国20多个省份以及合肥、南京、上海等50多个大中城市,出口日本、朝鲜等10多个国家。全县以舒城蔬菜批发大市场为带动,形成了大小蔬菜交易和批发市场50多个,年成交额达4亿多元。龙头企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舒城县订单农业兴起,带动了蔬菜产业发展。
  3 发展思路与建议
  3.1 发展思路 舒城县蔬菜产业发展始终坚持走“面向市场,依靠科技,立足资源,区域发展”的路子,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优质菜,积极发展特产菜,开发利用野生菜,实施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以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系列产品为重点,创立精品名牌,推进全县蔬菜产业化进程,使之成为富民强县的优势产业之一。力争使全县蔬菜生产面积突破1.67万hm2,成为绿色蔬菜供应基地和合肥蔬菜生产一线基地。
  3.2 对策建议 一是把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作为主攻方向。积极选择生态农业适宜区,建立基地,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平衡施肥技术,农残速测技术等,加大对农药、肥料等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积极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产品认证工作等。二是重视和发挥龙头企业、能人大户的辐射和示范带动作用。完善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扶持龙头企业和专业市场,支持他们上品牌、上包装、上档次,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带动农民生产,进入市场,促进蔬菜生产向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三是大力培育以农民为主体的经纪人队伍。蔬菜生产主体是农民,政府要搞好引导,必须在培育大户的基础上,引导和鼓励农民自愿组织起来,如成立专业协会、联合体、专业合作社等,直接参与产业化经营,充分发挥利用网络信息平台、直播带货平台、微信平台等,开展供求热线、信息查询和网上交易。四是各涉农部门要加强指导,搞好配套服务。围绕蔬菜生产总体目标,结合实际,各司其职,在技术、信息和管理上提供指导和服务,深入到生产第一线,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把有关规定和技术措施落到实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大胆开展科技承包,做给农民看、带领农民干,引导菜农按技术标准组织生产。
  (责编:张宏民)
其他文献
摘 要:该试验研究了配方肥、缓释肥等肥料品种在小麦种植的不同时期的施肥处理,探索其对小麦个体发育与产量及其结构的影响,分析不同处理的经济效益,并提出小麦生产最佳施肥技术,以期为小麦生产中推广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小麦;施肥;产量;成本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18-0039-03  Study on H
摘 要:藤茶是葡萄科蛇葡萄属的嫩茎叶,长久以来被作泡茶使用、也作中草药使用,因其丰富的黄酮类和多酚类化合物含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二氢杨梅素是藤茶中最主要的活性成分,也是目前藤茶单体成分中的研究重点与热点,并被认为是藤茶具有抗菌消炎、清咽消肿、保肝护肝、抗肿瘤和抗病毒等功能的基础。该文主要综述了藤茶和二氢杨梅素的抗菌作用及作用機制研究进展,为其作为食品添加剂或抗菌药物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藤茶
摘 要: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与提取技术的提高,近年来对多糖生物学功能的认识有了量的提升和质的飞跃,多糖的生物学功能涉及免疫、癌变、肿瘤和衰老等方面,可以应用于食品、医药、农业、污水处理等领域。该文对多糖的定义、分类、生物合成和多糖的提取方法进行了概述,重点阐述了高压脉冲电场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双水相萃取法。虽然对微生物多糖的研究仍在不断深入,但微生物多糖真正的应用价值尚未得到实现。目前,胞外
肺癌是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升高。中枢神经系统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方法可一定程度延长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生存期、改善其生活质量,针对未确诊脑转移的患者,预防性脑照射可一定程度降低脑转移的发生率,但同时也增加了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因此,有效识别高转移风险患者,有针对性进行早期干预及治疗,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主要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相
摘 要:大华1623(原名DJ1623)是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以D1337为母本、D1316为父本组配的玉米单交种,2021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适宜在江苏省淮南地区春播种植,全生育期120.2d,株高237cm,穗位高98cm,穗长17.1cm,穗粗5.0cm,秃尖长0.8cm,每穗15行,每行34粒,千粒重346g。综合性状优良,高抗大斑病,抗小斑病,中抗纹枯病、瘤
摘 要:AMEP蛋白是从枯草芽孢杆菌中分离鉴定出来的一种新型蛋白激发子,能够诱导植物防卫反应并提高植物的抗病性,是生物农药的理想候选。在前期的研究中发现,培养基中的无机盐对AMEP蛋白表达水平有很大影响。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AMEP蛋白的产量,通过在AMEP蛋白的发酵培养基中添加多种无机盐,研究不同种类的无机盐对AMEP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酸钙和磷酸氢二钠能显著提高AMEP蛋白的表达水平
摘 要:为探究皖南烟区不同育苗盘对烟苗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以2021年皖南烟区3个育苗点的云烟87烟苗为试验材料,测定不同处理烟苗的根系性状和干物质积累。结果表明,98孔育苗盘整体烟苗根系生长发育的均匀一致性优于128孔育苗盘,且98孔育苗盘所培育的云烟87烟苗的根系总根长、根平均直径、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总根尖数、分枝数以及干物质积累量均优于128孔育苗盘。  关键词:烟叶;烟苗根系;育苗盘;
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但我国洪涝灾害频发,蓄洪区对于保证重点地区的防洪安全具有关键作用,其产业发展也因此受到一定阻碍,在乡村整体中处于弱势地位。调查发现,淮河流域蒙洼蓄洪区的产业受自然环境因素以及劳动力、组织队伍、资源设施等社会环境因素影响而发展缓慢。因此,提出了通过环境治理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宣传教育激发产业发展活力、健全组织完善产业发展体制、链接资源稳定产业发展动力等对策,以助推蓄洪区产业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
摘 要:该文结合定边县沙漠地区实际,对红枣绿色丰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主要包括建园、枣园管理、采收等环节,以期为当地红枣的绿色丰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红枣;栽培技术;绿色;沙漠地区  中图分类号 S66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18-0057-02  红枣为鼠李科枣树植物,成熟后的果实颜色为红色。红枣果实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被称为“天然维生素丸”[1]
摘 要:烤青烟叶是烤坏烟叶种类之一,因烤后烟叶含青,等级质量低,严重制约烟叶内在品质和可用性,降低了商品等级,减少了烟农种烟收益。如何解决或避免烤青成为保障产区烟叶质量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难题。结合烟叶烘烤实际,该文简析了烤青烟的症状、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以期为烤青烟问题的解决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烤青;烟叶;产生原因;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 S572.0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