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技术人员现状分析

来源 :卫生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lh0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某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s of Disease Control,CDC)专业技术人员现状,对CDC人力资源管理提出建议.方法 收集某市级CDC 2019年上报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关数据,对人员的年龄、学历、职称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通过学历和职称评估CDC专业技术人员综合素质.结果 年龄方面,≤35岁者占18.94%,>35~45岁者占53.79%;学历方面,博士占3.03%,硕士占17.42%,本科占46.97%;职称方面,高级职称者占30.30%,中级职称者占40.91%.人力综合素质得分为9.44分,得分最高的是博士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中专学历者得分最低.结论 该CDC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但年龄结构失衡,专科及以下学历人员会影响CDC综合素质水平.
其他文献
本文以批评话语理论为框架,采用用法波动分析方法,以“中国梦”在美英印三国的报道语料展开历时分析,借此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上对比考察美英印三国对“中国梦”的报道与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传播和接受的历时演变,并深入阐释背后所展现的意识形态与社会文化成因.本文认为,基于语料库的用法波动分析方法对历时话语分析具有较好的支撑性和一定的信度,可作为当前基于语料库的话语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论补充.
介绍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药理学系开展留学生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措施,包括编写统编双语教材,举办机能实验操作技能大赛,开展案例式教学、小组式学习、讨论式学习等.这一教学改革成效显著,提高了留学生实验课参与率、实验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
本研究以2011年来华为公司英文年报为例,分析企业身份话语建构的认同修辞机制.从修辞诗学维度的文本建构展开,分析仿拟、指称、隐喻、预设、指代和用典等认同修辞文本章法和符号化表达方式,继而拓展到修辞技巧维度的话语建构,解码情感趋同策略、概念互动策略和合法化策略等认同修辞话语策略,最后聚焦修辞哲学维度的精神建构,呈现认同修辞对企业群众观、发展观和战略观以及读者情感认同、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建构的言后行为.本文尝试建立集认同修辞章法分析、认同修辞策略阐释和认同修辞建构功能解读于一体的企业身份话语建构认同修辞分析框
笔译能力自评量表是英语学习者开展笔译能力自我诊断、自我评价的重要工具,在笔译教学评价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效度验证是笔译能力自评量表得以有效应用的前提和保证.为此,本研究回顾了《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尤其是自评量表的效度验证方法,探讨自我评价尤其是自评量表在英语学习和教学评价中的意义和应用价值,并提出基于Rasch模型的笔译能力自评量表效度验证框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笔译自评量袁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描述语具有一定的区分度.本研究为笔译能力量表的后续应用和修订提供了科学的建议.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老年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脑卒中病区确诊的老年颅内动脉瘤栓塞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RAS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分别按照不同护理方案进行护理,比较住院时间、住院满意度、焦虑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ERAS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住院满意度较对照组高,焦虑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ERAS理念应用于老年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能
以长沙卫生职业学院为例,调查高职院校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了解相关岗位需求,为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以及完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参考.
目的 探讨高原全封闭环境驻训官兵心理健康与睡眠状况,为做好特殊环境下部队心理服务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心理应激自评问卷(PSET)、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特殊封闭环境下驻训2个月的137名官兵和驻训2天的134名官兵进行心理健康与睡眠状况评估.结果 驻训2个月与2天官兵的SAS、SDS、AIS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S、SDS、AIS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驻训2个月与2天官兵与军人
为更好地了解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国民族医药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情况,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采用问卷的方式对修完本课程的本科生进行调查,力求探讨一种更符合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生公共选修课需求的教学模式,为该课程的发展、改革和探索提供一定的依据.
我国高校外语专业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外语习得规划不足有一定关联:在宏观设计层面,外语习得规划缺乏相应的外语地位规划作为前置条件;在中观布局层面,尚需进一步完善外语使用者的类型布局,并拓宽人才来源;在微观教学层面,相对忽视了外语素养中百科知识和语言意识的教育,并面临语言知识基础不断弱化的倾向和风险.本文主要以复语复合型人才培养和非通用语种建设为例,从语言习得规划的角度对上述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建立外语地位规划的本土理论体系和实证研究基础,为外语习得规划提供前置条件;更精细地规划通用外语和专门用途
作为文学研究理论的叙事学具有极强的工具性,拥有一套成熟的文本分析参数,可以为叙事文本分析和阐释提供科学系统的依据.从20世纪80年代起便有学者尝试将叙事学引入翻译研究,以叙事学为取向对翻译文本与原文本进行对比分析.然而迄今为止,将叙事学与自译研究相结合的论证还相对较少.本文将在概述叙事学、回顾叙事学运用于翻译研究案例的基础之上,通过分析自译的独有特质,简要论述叙事学与自译研究相结合的理据,以期凸显叙事学对于自译研究的理论适用性及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