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分裂扫盲记

来源 :中学生百科·成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1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常常把精神病和神经病混为一谈并视之如同洪水猛兽,将之等同于“疯子”、“傻子”。神经病是神经系统疾病的简称,例如脑震荡、脑溢血等等。而精神病,也叫精神失常,是大脑功能不正常的结果。这些患者出现了精神活动的明显不正常,常见的轻型精神疾病有神经衰弱、强迫症、抑郁症等,常见的重型精神疾病有精神分裂症等。
  下面要讨论的人格分裂就属于精神病范围内。
  “我曾经得过人格分裂,但是现在我已经痊愈了。”
  这是一句冷笑话。人格分裂被解释为“在个体内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特的人格,每一个人格在一特定时间占统治地位”,即“一个身体里住着多个灵魂”。
  在影视作品中很容易找到人格分裂的例子。观众也许会非常好奇,为什么共用一个身体的人会对别的人格毫不知情,认为这是编剧的无稽之谈。事实上,没有什么人会无端怀疑自己人格分裂,他们被其他人格控制时的记忆丢失,更有可能被解释为记忆紊乱或失忆。而有少数人格是能察觉其他人格的存在的,他们对身体里的“大家庭”了如指掌,甚至可以在不同环境下随意调配各种人格,犹如佩戴上了不同的面具。
  人格分裂尚不是个明朗清晰的科学论题,但我们可以从它的定义勉强管中窥豹。
  解离性人格疾患,又称多重人格或人格分裂,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人格障碍。一个身体一般掌握在主体人格的手中,但可以突然地转变为一个完全不同的身份,称为后继人格。这个身份与主体人格常常相反,许多循规蹈矩的良好市民会出人意料地衍生出反社会的后继人格如暴徒、诈骗犯。最为奇妙的是,后继人格的年龄、性别、容貌都可以与主体人格迥然不同。
  难道后继人格们不抽空照照镜子的吗?对于一个群雄割据支离破碎的大脑,你还能强求它可以真实地反映外界事物,比如镜中形象,而不会因为脑电流的紊乱而产生他们所想要的幻觉,即他们所自以为的长相?
  那么到底为什么正常人会不自知地衍生出其他的人格呢?如果患者在童年所处的家庭环境蛮横专制,他的不满、愤怒不被接受甚至是因此受罚时,他就会被迫压抑真实的情感,仅仅表现出被狭隘的价值观所认可的遵奉行为。
  被压抑的真实情感与违心的外在明争暗斗、千方百计想挣脱束缚出来大肆表现一番。弱势无助的儿童只能靠想象出一个虚无的玩伴来转移,并把所有不为父母、大众接受的过激过错思想行为统统推卸到这个“不存在的朋友”身上。不存在的朋友历来是小说家们青睐的话题,你总能从那些貌似童稚话语的叙述中感觉到一阵冷飕飕的寒意。
  当挫折继续,被隐藏的人格就会与主体人格产生难以缓和的极端矛盾,为了防止反动人格的“反噬”,这两种对立的性格间的“围墙”会越筑越高,越建越厚,直至矛盾双方之间泾渭分明。而随着年岁的增长,个体慢慢地再也意识不到另一性格的存在,尽管随之而来的青春期、成人期所带来的更大不满并未止步地向它源源汇入。当个体再也无法像以往那样控制压抑它时,它就会挣脱出来,成为后继人格。
  相当一部分心理医生认为,一个躯体内的不同人格是完全独立的,他们并不对彼此负责。他们认为让其他无辜的人格共同承受某一个人格所犯下的罪过,即法律的制裁,是不公平的,就好像你不能把其中一个身体犯罪的连体儿全部剥夺自由关进监狱一样。拥有六个人格的亨利·霍克恩沃斯在1976年,所有人格因治疗融为亨利后,曾出庭受审,原因是他在处于乔尼的人格状态时曾有酒后驾驶的行为。结果亨利被宣判无罪,因为乔尼现在已经不存在,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多种人格被当作辩护的手段的事例。
  那会不会有罪犯想假装患病借此逃过牢狱之灾呢?
  的确,演技出色又思维缜密的被告可以在庭上装疯卖傻一无所知,我相信会有聪明的人自编自演出一场出色的话剧。但事实上与荧屏上、小说里的高出镜率相反,人格分裂是一种非常罕见的极端心理现象。自1815年由安德鲁·埃利科考提出的有关玛丽·雷诺尔兹身上出现的两种人格的发现,据信是历史上有关多重人格的首次文献报道以来,近两百年都只有约一百宗得到证实的案例而已。具有两个或多个人格的人在表现自己不同的人格时连写字的笔迹,甚至脑电波也是不同的。我相信,再专业的演员都没有上过改变脑电波这一课吧?
  这是上个世纪美国最轰动的一宗涉及人格分裂的案例:1977年比利因三宗绑架案遭美国俄亥俄州警方逮捕,而他却对自己所犯下的罪行一无所知。后来经过彻底的精神检查,发现共有24个人格在他体内。最后他在4位精神科医师和5位心理学家共同宣示证明下,被获判无罪。
  他体内的人格已经俨然成为一个大家庭,聪明傲慢的亚瑟是这个大家庭里的大家长,他从自身的蛛丝马迹中第一个发现了其他人格的存在并很快接受了这个事实。他成为了一个有领导能力的人,可以控制谁有意识谁去休眠,甚至定下了家规:不得伤害人格里的妇女与孩子,并对警方隐瞒了那些“惹人讨厌”的角色的存在,希望能把一切控制在安全之下。但是事与愿违,由于人格太多太复杂管理发生了混乱,那些粗暴过激的人格挣脱出来犯下了罪行。
  在精神科医生的不断努力下,除了固执的老骗子史蒂芬外,大多数人格都承认了人格分裂这个事实,并也愿意接受药物治疗和催眠诱导。他们中的大部分是名副其实的弱势群体,胆怯软弱、极易受惊,对自身未知的未来和社会的攻击抱着巨大的恐惧。这段治疗必定非常艰难和可怕,然而结果总是好的,他们融合为一个记忆完整的“老师”,他聪明、具有高度的幽默感,还协助丹尼尔·凯斯完成了自传体小说《24个比利》。
  编辑/杨明珠
其他文献
多发伤病历书写争议颇多,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不能满足其诊断要求。本文系统阐述了多发伤病历书写要点,提出其诊断包括损伤诊断、损伤并发症诊断和并存疾病诊断三部分,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