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记者提升采访技巧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fzju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高速发展,我们的广播电视成了这个时代发展的一道宣传渠道,为各行各业的发展都起到了较为宽泛的宣传作用,这对于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各个行业的发展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当下的时代发展,新兴自媒体的发展随着科技和网络的进步日益成熟,这对于我们的广播电视的要求就更为苛刻了,所以广播电视记者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个人素养和媒体职业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跟上行业发展的脚步。新闻媒体人提升自己的素养就是提升整个行业的职业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广播记者;采访;技巧
  广播记者是通过自己的手将自己看到的情景、了解到的情况客观真正地展示给我们的群众,这是广大人民群众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这对于当下的广播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来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采访前做足准备
  在采访过程中应该把握好采访的节奏,同时能够提出一定具有建设性意见的问题。这对广播电视工作者而言是就是要求他们做好充分的前期工作,由于记者是唯一一个与当事人进行直接交流的人,所以应该了解了事情的经过。能够客观地将问题及被采访者的意识表达出来。由于当下的信息交流较为方便,所以想要做好这样的前期准备工作,我们一定要将这些问题有可能涉及的方面都考虑在内,尽可能地将所有的信息都收集起来。另外要结合好采访人的身份以便提供一定的回旋余地。在采访过程中要注意与被采访之间的眼神交流,另外最好能够列出采访提纲方便后续的工作开展。如果采访的前期工作不能够有较多的准备,那么在实际的采访过程中就不能够按照预定的设想进行采访环节,进而导致整个环境都处在一个十分尴尬的地步,甚至可能会影响到被采访者的实际发挥,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可能会出现采访现场失控的场面。
  二、 采访中把握技巧
  (一) 具体化提问
  由于当前广播电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所触及的各个行业利益开始变得更加深入,当前正是体制改革的深水区,我们应该停下前进的脚步,来思考我们改革的方向和改革的目标是否具体,是否符合当下的时代发展的要求,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和走访调查才能将我们的改革目标具体化。改革目标的具体化就是为我们的记者朋友们点燃了一盏教学的明灯,能够更好地帮助记者把握采访节奏,洞悉被采访者的思想动态,结合实际对自己的事件内容加以丰富。围绕采访目标,穿插相关信息的核实,帮助我们的被采访者从单一的问题向综合问题的过渡,帮助他们铺好前进的土壤,从侧面提高被采访者的思想层次感和合理性,保证了采访的质量,调动被采访者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二) 善于倾听
  记者在实际的采访过程中,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学会做一个倾听者,在倾听的过程中要注意掌握被采訪者的有效信息,并能够及时进行捕捉,同时应该观察被采访者的微表情,通过一些特殊的事情或者动作来判断他所说话是否真实,能否与之前所收集的材料所印证。在实际的采访过程中,记者应该通过当事人的实际陈述来判断疑点在哪里,还要把握好采访的方向,在当事人说一些与采访无关的事情时及时进行引导,提高采访质量和效率。记者的倾听不是单纯的记录,更应该是带有思想的倾听,能够通过讲述人的口述发现时间的闪光点。
  (三) 细心观察
  现场永远是我们能够挖掘新闻材料的主要环境,同时通过对现场的实地走访能够真正核实新闻的真伪,通过一两句话就能够有一个大致的判断。在当下的时代很大程度的新闻都存在一定的报道偏颇,导致新闻在广大群众中的公信力得不到有效地提升,这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原因就是记者根本没有到过现场,只是通过对个别当事人进行采访,更有甚者是通过自己的想象在进行撰写,没有到过现场就没有发言权,没有第一手的资料,新闻的可信程度也就不够。现场观察,细心观察能保证记者们能够站在一个较为客观真实的角度进行实际情况的描写,同时对于新闻当事人的采访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能够通过现场与采访者的笔录相互印证,保证采访的真实性,能够经得住时间和历史的检验。
  (四) 加强沟通
  首先是调节心理、逐步深入。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应本着先易后难,逐步深入的提问原则,这样有利于消除采访对象的拘谨情绪、缩短与记者的心理距离,建立初步的情感沟通,创造一个轻松的谈话环境,为采访的深入作铺垫。在沟通时应避免一开始就提出采访对象不愿或不好回答的问题,更不要涉及有关采访对象的隐私方面的问题。在提问之前先问一下自己,感受一下自己如何回答,感受一下自己对这个提问的感觉。记者采访的深入,可使用正问、侧问、反问、追问等多种提问方式,引导采访对象自然而然地谈出内容。其次是适当刺激,寻求突破。心理学指出:人的感觉产生及其转化依赖于刺激,即通过一定强度的刺激,可产生、改变感受。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运用这一规律,就要求记者能及时抓住那些对采访对象形成刺激的问题,特别是对于那些被动的采访对象,施以刺撤,以促其开口。
  (五) 加强交流学习
  在大量的走访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我们的相关从业人员要么就是只知道相关专业知识,对于心理学的研究不够深入。由于两者之间没有进行有效地整合,导致很多的采访信息不能够及时有效地捕捉,所以相关行业的领导应该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对相关的从业人员进行较为专业的脱岗培训,保证每一位记者都能够满足企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提高队伍的战斗力。
  三、 结语
  在广播新闻稿件采访工作中,记者一定要细心地揣摩和学习采访的相关技巧,要充分考虑到采访事件以及采访对象的实际情况,并且灵活地做出调整采访的方法和形式。此外,记者还要做好广播新闻采访各环节的工作,采访的过程中要保持自信,并学习和掌握更多的采访技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广播新闻采访水平与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玲.如何消除采访对象的心理障碍——浅谈广播新闻记者的采访技巧[M].西部广播电视,2017(3).
  [2]莫智深.电视新闻采访中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的运用技巧浅析[M].视听,2016(7).
  [3]李鹏.试论电视记者新闻采访工作中提问的方法与技巧[M].电视指南,2018(1).
  作者简介:陈晓宇,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广播电视局。
其他文献
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因为这个阶段的学生对任何事情都具有好奇心和敏锐力,可塑性极强.在这个时期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还能
在我国高中阶段的美术教学中,不仅要针对美术学科中的基本美术技能以及相关的知识进行教学,还要具有重点性的将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在提升学生美术学科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
寄宿制初中学校采取封闭式教学管理.学校对于在校学生的管理不仅包括其学习方面,学生生活方面的状况也交由学校负责,因此造成了学校对学生艺术课程忽视.而美术作为丰富学生生
幼儿教育应该开展更为丰富有效的素质教育,打好素质教育的底子,为孩子将来的综合素质发展奠定坚实良好的基础.日常的幼儿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把握“动静分明”的教育原则.通过故
本文对幼儿园打击乐活动区材料投放生活化、有效化、绿色化、层次化、多样化进行探析.
要想提高幼儿美术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激发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次要以孩子为主体,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的活动中来,尊重他们在学习中的独体表现,既注
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尤为突出的大学生辍学现象严重.因高校辍学率高必然会影响教育质量的发展.导致大学生辍学的原因很多,不是简单的因为生病或经济条件不允许而辍学
在进行新闻采访的过程中,采访记者和被采访者之间必须要有着良好的互动,只有这样才能使采访的工作变得更有质量和效率.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和探讨记者和被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