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高效是保证新课程目标的实现的前提,是教育发展的必然取向。正所谓“爱是教育的灵魂”,所以教育与情感的注入在高效课堂中特别重要,而情感就是对外界刺激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恐惧、爱慕、厌恶、悲伤、忧郁等。特别是青少年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以他们的情感和情绪为转移,常常表现出不是用理智去支配情感,而是情感支配理智。体育课的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必须以情感先行。
关键词:情感;兴趣;和谐;素质教育;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33.96【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1-0301-01
南斯拉夫教学论专家鲍良克说:“情绪调节着学生对教学的态度和积极性,情感环境决定学生在教学中的注意力,有兴趣、满意、积极、精神振奋,还是冷漠、不满足、散漫、压抑。”可见情感是维系和协调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和桥梁,是教学活动的灵魂,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本文就中学体育课堂中如何力求体育课堂最高效,做几点浅见。
一影响体育和谐高效教学的因素
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衡量教学是否高效的重要指标。影响课堂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淡化运动技能教学,使体育教学变味了。在“淡化运动技能教学”口号的影响下,一些体育课上成了“玩耍课”。一节课游戏占了绝大部分时间,而把体育教学根本的东西,即运动技能的教学丢到一边。
2.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然而,一些教师片面地理解为体育课只要是能迎合學生的兴趣就行。在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时,教师基本不参与、不引导,使学生仍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3.只求表面的热闹,忽视体育教学的实践。很多老师为使课得到好评,授课中采取了拙劣办法是:教学内容少一点、难度低一点、形式活一点、花样多一点。这种“热闹”和“精彩”的背后,却是华而不实。
二改进体育高效教学的措施
1.把爱和情感注入课堂。
(1)热爱之情: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溏之不能没有水。”爱的情感是体育教师首先必须具备的情感,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对体育教育事业深切的热爱。教师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克服重重困难,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二、对学生真挚的热爱。教师关心热爱学生,可以产生巨大的感染力,有了这种爱,才能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和仰慕心理,从而把这种情感迁移到教师所教授的知识上。乌申斯基说得好:“如果你厌恶学生,那么,教育工作刚刚开始时就已经结束了。”
(2)期待之情:教师对学生深切的期待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是学生上进的动力。教师若能用期待的目光来鼓励学生:“一定能成功!你大有实力完成这个动作!来,再来一次!”学生会被这种深切真挚的期待之情所感染,认为自己真的能行,从而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消除退缩心理,重新充满希望,鼓足勇气,克服困难,最终完成动作。这种期待情感能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增添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是学生上进的动力。
(3)愉悦之情:教师带着愉悦情感走进课堂并自始至终保持愉悦心情,能将学生带进一个和谐、轻松、友爱的学习环境,对课堂气氛、教育效果有重要意义。特别是体育教师与学生直接接触的机会较多,加之体育教学本身特点,能够触发激情的刺激源较多,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愉悦的心境会使之平静理智地来处理问题,使突发事件转化为新的契机,不至于因发怒而影响原有的良好的教学气氛。反之,教师本来心情烦燥、压抑,遇到这种情况便怒火中烧,失去理智,向学生发泄出来。结果往往是,说话走火,刺伤学生的自尊心。这样,会严重地影响教学效果。
(4)宽容之情:宽容是缩短师生心理距离、消除师生间隔阂的良药。体育教学活动复杂多变,学生又活泼好动,比较难于组织,学生经常违犯纪律,要求体育教师要豁达大度,对学生有宽容之情,采取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对待学生的错误应采取冷静的态度,不应横加指责,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替他们想一想,采取恰当、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改正。对学生怀有宽容之情能驱使自身探索出更新、更好的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有重要意义。
2.教学方法要灵活运用。
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要根据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再则要根据不同对象选择适合的方法。在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生,如好动、爱说的学生适宜用讨论法,不善于表达、喜静的学生适宜用发现法、自学法。只有关注学生,才能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率。
3.教学目标要恰如其分。
教学目标必须科学合理,制定时要明确而具体,便于操作、便于检阅,让人一目了然,也便于观摩者在观摩时知道学生到底有没有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因此,制定恰如其分的教学目标是和谐高效课堂的重中之重。
4.教学内容要合理精选。
新课标没有给体育教师规定许多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师们可以放手去选择一些体育教学内容。在选择教学内容前,要深入到学生中去考察和分析,了解学生体育兴趣、爱好、态度、个性心理特征、实践能力。
5.学生兴趣要充分激发。
激发运动兴趣是和谐高效体育课堂的前提,要使每个学生体验成功,体育课中运用分层的教学有很好的效果。
6.教学评价要科学有效。
有效的教学评价对学生具有点拨导向、解惑释疑、激励表扬等功能。首先激励要适时,当学生取得好成绩时,就表扬;当学生面临困境时,让他振作起来。其次激励要适度,把握好表扬的分寸,做到言如其实、恰如其分。最后激励要讲策略,激励性评价并不是一味地追求肯定,而是提倡否定时应讲究语言艺术,更多地给予学生鼓励,创设一种心理安全的教学氛围。
情之所至,金石为开。实践证明,教师的情感因素对教学的成败至关重要。所以在很好的利用情感教育的同时,渗入丰富的教学方法,激发兴趣,科学评价多种因素的科学组合体育课堂何谈不和谐、高效。体育教师应努力培养自身良好的情感品质。在教学中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育人,使学生在最佳的情感环境中更好地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接受教育。
参考文献
[1]普通高校《心理学》.2009年版
[2]王启明.体育与心理潜能开发[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3]刘清黎.体育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09)
[4]编写组.体育健康[M].北京:高版社,2010,(08)
关键词:情感;兴趣;和谐;素质教育;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33.96【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1-0301-01
南斯拉夫教学论专家鲍良克说:“情绪调节着学生对教学的态度和积极性,情感环境决定学生在教学中的注意力,有兴趣、满意、积极、精神振奋,还是冷漠、不满足、散漫、压抑。”可见情感是维系和协调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和桥梁,是教学活动的灵魂,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本文就中学体育课堂中如何力求体育课堂最高效,做几点浅见。
一影响体育和谐高效教学的因素
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衡量教学是否高效的重要指标。影响课堂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淡化运动技能教学,使体育教学变味了。在“淡化运动技能教学”口号的影响下,一些体育课上成了“玩耍课”。一节课游戏占了绝大部分时间,而把体育教学根本的东西,即运动技能的教学丢到一边。
2.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然而,一些教师片面地理解为体育课只要是能迎合學生的兴趣就行。在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时,教师基本不参与、不引导,使学生仍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3.只求表面的热闹,忽视体育教学的实践。很多老师为使课得到好评,授课中采取了拙劣办法是:教学内容少一点、难度低一点、形式活一点、花样多一点。这种“热闹”和“精彩”的背后,却是华而不实。
二改进体育高效教学的措施
1.把爱和情感注入课堂。
(1)热爱之情: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溏之不能没有水。”爱的情感是体育教师首先必须具备的情感,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对体育教育事业深切的热爱。教师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克服重重困难,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二、对学生真挚的热爱。教师关心热爱学生,可以产生巨大的感染力,有了这种爱,才能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和仰慕心理,从而把这种情感迁移到教师所教授的知识上。乌申斯基说得好:“如果你厌恶学生,那么,教育工作刚刚开始时就已经结束了。”
(2)期待之情:教师对学生深切的期待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是学生上进的动力。教师若能用期待的目光来鼓励学生:“一定能成功!你大有实力完成这个动作!来,再来一次!”学生会被这种深切真挚的期待之情所感染,认为自己真的能行,从而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消除退缩心理,重新充满希望,鼓足勇气,克服困难,最终完成动作。这种期待情感能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增添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是学生上进的动力。
(3)愉悦之情:教师带着愉悦情感走进课堂并自始至终保持愉悦心情,能将学生带进一个和谐、轻松、友爱的学习环境,对课堂气氛、教育效果有重要意义。特别是体育教师与学生直接接触的机会较多,加之体育教学本身特点,能够触发激情的刺激源较多,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愉悦的心境会使之平静理智地来处理问题,使突发事件转化为新的契机,不至于因发怒而影响原有的良好的教学气氛。反之,教师本来心情烦燥、压抑,遇到这种情况便怒火中烧,失去理智,向学生发泄出来。结果往往是,说话走火,刺伤学生的自尊心。这样,会严重地影响教学效果。
(4)宽容之情:宽容是缩短师生心理距离、消除师生间隔阂的良药。体育教学活动复杂多变,学生又活泼好动,比较难于组织,学生经常违犯纪律,要求体育教师要豁达大度,对学生有宽容之情,采取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对待学生的错误应采取冷静的态度,不应横加指责,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替他们想一想,采取恰当、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改正。对学生怀有宽容之情能驱使自身探索出更新、更好的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有重要意义。
2.教学方法要灵活运用。
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要根据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再则要根据不同对象选择适合的方法。在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生,如好动、爱说的学生适宜用讨论法,不善于表达、喜静的学生适宜用发现法、自学法。只有关注学生,才能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率。
3.教学目标要恰如其分。
教学目标必须科学合理,制定时要明确而具体,便于操作、便于检阅,让人一目了然,也便于观摩者在观摩时知道学生到底有没有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因此,制定恰如其分的教学目标是和谐高效课堂的重中之重。
4.教学内容要合理精选。
新课标没有给体育教师规定许多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师们可以放手去选择一些体育教学内容。在选择教学内容前,要深入到学生中去考察和分析,了解学生体育兴趣、爱好、态度、个性心理特征、实践能力。
5.学生兴趣要充分激发。
激发运动兴趣是和谐高效体育课堂的前提,要使每个学生体验成功,体育课中运用分层的教学有很好的效果。
6.教学评价要科学有效。
有效的教学评价对学生具有点拨导向、解惑释疑、激励表扬等功能。首先激励要适时,当学生取得好成绩时,就表扬;当学生面临困境时,让他振作起来。其次激励要适度,把握好表扬的分寸,做到言如其实、恰如其分。最后激励要讲策略,激励性评价并不是一味地追求肯定,而是提倡否定时应讲究语言艺术,更多地给予学生鼓励,创设一种心理安全的教学氛围。
情之所至,金石为开。实践证明,教师的情感因素对教学的成败至关重要。所以在很好的利用情感教育的同时,渗入丰富的教学方法,激发兴趣,科学评价多种因素的科学组合体育课堂何谈不和谐、高效。体育教师应努力培养自身良好的情感品质。在教学中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育人,使学生在最佳的情感环境中更好地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接受教育。
参考文献
[1]普通高校《心理学》.2009年版
[2]王启明.体育与心理潜能开发[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3]刘清黎.体育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09)
[4]编写组.体育健康[M].北京:高版社,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