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行政主体心理活动的三大取向

来源 :行政与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7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政主体的心理活动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必将影响政府的管理活动及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因此对行政 主体心理活动的研究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行政主体的认知取向是指对政治系统及其领袖人物和政治与行政运作环境和过程的信息获取与加工, 包括对整个政治体系的认知,对行政系统的认知和对工作单位的认知.行政主体的情感取向是指对影响其身份与行为的各种不同层次的环境的体验和感受,它具有积极和消极的两极方向性和维度.行政主体的评价取向是指对政治--行政系统的判断和意见,有着历史性、发展性和规范性的特征.
其他文献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0条中的吊销驾驶证,从行政法角度而言,是行政的强制执行。用吊销驾驶证之"手段"去追求处罚当事人放弃合法听审权利之"目的",手段与目的间并不存在实质之内
和谐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它具有导向、激励、调控三大社会功能。和谐文化能够为和谐社区的构建提供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为和谐社区的管理提供精神支柱和思想纽带,为和谐社区
我国刑法典关于过失犯罪法定刑配置的立法与其他国家相比,在立法技术上还有很多值得检讨的地方.从宏观上来看.我国刑法典对过失犯罪的法定刑规定与故意犯罪的法定刑规定落差太小
从某种角度来看,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对国家中的主要权力以一种制度化的方式进行引导和规范,以形成一种国家权力秩序。就我国而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权是历史选择,人民赋予的。
营业自由权是民事主体实现财富增值和提高个体生活质量的一种应然性源权利,是民事主体财产自由权在营业领域的展开和扩张,是民事主体不可剥夺的权利。然而,我国法律仅关注了
本文从科学共同体入手,着重阐述了现代科学的体制目标和社会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