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是党的文献编辑工作的重要环节(下)

来源 :党的文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klsdjflka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加强注释中的研究工作注释工作是在详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通过细致的研究所进行韵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因此,不仅需要下功夫查找材料,而且要下功夫研究材料。找到一个材料,不经过自己的消化就动笔撰写,实则是照抄别的现成材料和结论,这是一种应该摈弃的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
其他文献
鼎丞、子恢、震林诸同志: 一年来从报上,最近复从南来人口中得知你们的苦斗不懈,中央各同志对你们表示无限的敬意和欢慰。我们长征一年由各方到陕甘北部,一年后二四两方面军又续来,现亦抵甘肃南部,不久将可会合。
项英同志并转中央分局: 在执行中央指示中应注意下列问题:(一)行动前必须将行动的任务及目前的形势在干部中、在指战员中进行充分的解释与动员。在时间上许可时,应尽可能的给部队以相当休息训练与补充的时间。(二)所有出发游击的部队,必须绝对轻装,任何笨重的东西,行李都不应拿,以便利于迅速的运动,一切供给均应取之于活动地区。
云逸、南杰、博古、剑英同志并告周、朱、彭、任及伯渠: 关于南方各游击区问题:甲、南方各游击区,是今后南方革命运动的战略支点,这些战略支点是十年血战的结果,应该十分重视他们。
南昌二十九日来电 中央苏区的消息:赣湘边境、浙皖赣边境、赣闽边境等地游击队首领项英与省当局商洽所部改编手续事毕,于二十九日午返队,将率领所部在中央政府指挥之下,效命抗敌。项频(濒)行时,特致书各边境游击队,略谓:“中国在年来,由于日阀积极侵略,使民族危机到最后关头,我们因民族危机的紧迫,为挽救国家的危亡,
政治局听了项英同志关于南方游击区的报告之后,认为项英同志及南方各游击区的同志在主力红军离开南方后,在极艰苦的条件下,长期坚持了英勇的游击战争,基本上正确的执行了党的路线,完成了党所给予他们的任务,以致能够保存各游击区在今天成为中国人民反日抗战的主要支点,使各游击队成为今天最好的抗日军队之一部。这是中国人民一个极可宝贵的胜利。
《红岩春秋》是以研究和介绍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初期国统区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历史以及重庆地方党史为主要内容的期刊。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在全国公开发行。它以党史和现代革命史为主线,结合研究和介绍有关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外交、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历史;
1934年秋主力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的红军和游击队,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坚持了三年之久的游击战争,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过去对于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宣传和研究十分不够。
1934年秋,红军主力长征以后,留在长江南北各苏区的一部分红军和地方革命武装,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紧紧地依靠人民群众,在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东8省15个地区独立地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一、《林彪之死》是一本离奇而荒诞的书 1983年在纽约和伦敦同时出版了一本署名姚明理(Yao Ming-Le)著的十几万字的《林彪的阴谋与死亡》(The Conspiracy and Death of Lin—Biao)。台湾于同年6月由莫昭平、傅依萍译成中文出版。香港远东出版社改书名为《林彪之死》.于8月出第一版,1985年8月再版。
1988年12月27日,中央军委副主席杨尚昆正式批示同意全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转报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史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的报告.即把闽中作为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一块独立的游击区.这是对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研究取得的重要成果的肯定。现将有关这个问题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