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校会计专业教育中存在不少问题,功利化思想掩盖了会计道德和职业操守,造成很多工作问题。重点围绕会计专业教育与非功利教育的结合来进行讨论,为实现有效的高校会计专业教育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会计专业教育;非功利教育;业务能力;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7-0007-02
实现会计专业教育与非功利教育的结合,实现专业业务能力与职业道德素质的紧密结合,能够从根本上培育出高素质和高水平的实践型人才,从而来为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创造效益。教育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不断地从高校会计专业教育入手进行讨论,联系社会现实与职业化教育需求,来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从而不断地帮助他们提升专业能力、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以此来提升专业理论知识的转化率,不断实现个人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的提高,促进企业进步与发展。
1 会计专业教育现状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企业的进步,各行各业都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培养越来越多的会计专业人才成为时代发展的需要,这在根本上对高校专业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完成高校会计专业教育目标,不断地培育高素质的会计专业人才,实现高校教育与职业化发展的有效结合,从而在这两者之间建立起有效的对接,以此来从根本上提升专业会计人才的专业水平与专业素质,实现个人成长进步,为企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然而,从目前会计专业教育现实来看,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和错误思想的指导,高校的会计专业教育呈现出功利色彩比较严重、浮躁心理日益凸显、教学过于强调短期性等矛盾,这在根本上影响了会计专业教育的有效性,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功利色彩较为严重 目前高校会计专业教育功利化色彩比较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忽视了对于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教育,从而从根本上降低了会计专业教育的有效性。在很多高校会计专业教学中,不少学生对于未来的前途和发展,都会选择参与各种竞赛,认为这对以后就业有好处;而真正忽视了对于专业课堂知识的学习,从而导致会计学习的盲目性。这种错误的思想和专业认知,必然会在根本上对学生的会计专业学习产生错误的引导,导致他们过分追求会计学习成果,忽视个人专业知识的积累,对于会计教育效果的实现十分不利。
浮躁心理日益凸显 浮躁心理日益凸显,从根本上降低了会计专业教育的有效性。很多时候,学生在进行会计学习的时候,过多地强调对于知识结论的学习,忽视了对于内容推理过程和逻辑思考能力的强化,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很多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从而从根本上降低了会计教学的有效性,不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和强化,更无法有效地促进其职业化生存,对于企业进步和社会的稳定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教学过于强调短期性 在很多高校会计教育专业中,过分强调会计专业教育的短期性和临时性,缺乏长期有效的会计教育培训机制的构建,从根本上降低了会计专业教育的有效性,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比如为了提升学生的就业率,不少学校都会选择培训机构及企业的短期岗前培训,强化学生技能。这种过于仓促的教育方式虽然能够强化学生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技能,但是无法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会计专业素质,这种类似于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在根本上限制了学生综合会计水平的提升,对于个人的发展和进步是十分不利的。
2 会计专业教育的特点
会计专业教育的基本要素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企业会计要素分为六大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会计要素主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计要素主要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从宏观上说,会计要素包括动态要素和静态要素,从两个角度来对会计本身进行充分分析和反观,从而从根本上实现会计教育的专业性和有效性,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条件。
会计涉及的经济行为经常考虑成本和收益,决策的标准要考虑到利润,企业也要自负盈亏。对于会计专业教育来说,应该遵循合法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全面性原则、严密性原则等几大原则。在会计学习中,不仅要掌握基本的会计专业知识,而且要学会自我约束和自我提升,遵循职业道德,从而来不断提升会计专业教育的有效性,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会计专业教育的目标 会计专业教育的目标是,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有效的专业知识,提升个人的会计专业技能,而且要善于提升自我专业道德,在会计教学中遵循诚信为本的观念,在专业教育中能够自觉地履行职业道德操守,从而来不断地提升工作质量,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保证。
第一,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必须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掌握专业化的会计知识和技能,比如要掌握记账、算账、报账、投资理财、内部控制、企业并购、价值管理、战略规划、会计电算化等各类问题,能够用所学知识来顺利解决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不断推动自我发展和企业进步。
第二,应该学会自我约束,引导学生能够自觉履行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讲究诚信,从大局出发来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较大的效益,而不是站在个人的立场上来谋求私利。
只有這样,才能够为会计行业的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以此来不断提升会计专业教育的有效性,推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 会计专业教育与非功利教育结合的对策研究
实现会计专业教育与非功利教育相结合,对于个人成长、专业教育效果增强、企业发展和进步等多方面都具有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将非功利教育融入专业教学活动实践中,加强诚信教育树立职业道德规范,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等,从而来保证个人的学习技能和专业素质的共同提升,将个人职业发展和价值认同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来不断提升会计专业教育的有效性,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 会计专业教育;非功利教育;业务能力;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7-0007-02
实现会计专业教育与非功利教育的结合,实现专业业务能力与职业道德素质的紧密结合,能够从根本上培育出高素质和高水平的实践型人才,从而来为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创造效益。教育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不断地从高校会计专业教育入手进行讨论,联系社会现实与职业化教育需求,来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从而不断地帮助他们提升专业能力、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以此来提升专业理论知识的转化率,不断实现个人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的提高,促进企业进步与发展。
1 会计专业教育现状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企业的进步,各行各业都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培养越来越多的会计专业人才成为时代发展的需要,这在根本上对高校专业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完成高校会计专业教育目标,不断地培育高素质的会计专业人才,实现高校教育与职业化发展的有效结合,从而在这两者之间建立起有效的对接,以此来从根本上提升专业会计人才的专业水平与专业素质,实现个人成长进步,为企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然而,从目前会计专业教育现实来看,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和错误思想的指导,高校的会计专业教育呈现出功利色彩比较严重、浮躁心理日益凸显、教学过于强调短期性等矛盾,这在根本上影响了会计专业教育的有效性,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功利色彩较为严重 目前高校会计专业教育功利化色彩比较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忽视了对于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教育,从而从根本上降低了会计专业教育的有效性。在很多高校会计专业教学中,不少学生对于未来的前途和发展,都会选择参与各种竞赛,认为这对以后就业有好处;而真正忽视了对于专业课堂知识的学习,从而导致会计学习的盲目性。这种错误的思想和专业认知,必然会在根本上对学生的会计专业学习产生错误的引导,导致他们过分追求会计学习成果,忽视个人专业知识的积累,对于会计教育效果的实现十分不利。
浮躁心理日益凸显 浮躁心理日益凸显,从根本上降低了会计专业教育的有效性。很多时候,学生在进行会计学习的时候,过多地强调对于知识结论的学习,忽视了对于内容推理过程和逻辑思考能力的强化,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很多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从而从根本上降低了会计教学的有效性,不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和强化,更无法有效地促进其职业化生存,对于企业进步和社会的稳定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教学过于强调短期性 在很多高校会计教育专业中,过分强调会计专业教育的短期性和临时性,缺乏长期有效的会计教育培训机制的构建,从根本上降低了会计专业教育的有效性,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比如为了提升学生的就业率,不少学校都会选择培训机构及企业的短期岗前培训,强化学生技能。这种过于仓促的教育方式虽然能够强化学生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技能,但是无法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会计专业素质,这种类似于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在根本上限制了学生综合会计水平的提升,对于个人的发展和进步是十分不利的。
2 会计专业教育的特点
会计专业教育的基本要素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企业会计要素分为六大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会计要素主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计要素主要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从宏观上说,会计要素包括动态要素和静态要素,从两个角度来对会计本身进行充分分析和反观,从而从根本上实现会计教育的专业性和有效性,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条件。
会计涉及的经济行为经常考虑成本和收益,决策的标准要考虑到利润,企业也要自负盈亏。对于会计专业教育来说,应该遵循合法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全面性原则、严密性原则等几大原则。在会计学习中,不仅要掌握基本的会计专业知识,而且要学会自我约束和自我提升,遵循职业道德,从而来不断提升会计专业教育的有效性,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会计专业教育的目标 会计专业教育的目标是,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有效的专业知识,提升个人的会计专业技能,而且要善于提升自我专业道德,在会计教学中遵循诚信为本的观念,在专业教育中能够自觉地履行职业道德操守,从而来不断地提升工作质量,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保证。
第一,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必须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掌握专业化的会计知识和技能,比如要掌握记账、算账、报账、投资理财、内部控制、企业并购、价值管理、战略规划、会计电算化等各类问题,能够用所学知识来顺利解决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不断推动自我发展和企业进步。
第二,应该学会自我约束,引导学生能够自觉履行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讲究诚信,从大局出发来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较大的效益,而不是站在个人的立场上来谋求私利。
只有這样,才能够为会计行业的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以此来不断提升会计专业教育的有效性,推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 会计专业教育与非功利教育结合的对策研究
实现会计专业教育与非功利教育相结合,对于个人成长、专业教育效果增强、企业发展和进步等多方面都具有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将非功利教育融入专业教学活动实践中,加强诚信教育树立职业道德规范,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等,从而来保证个人的学习技能和专业素质的共同提升,将个人职业发展和价值认同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来不断提升会计专业教育的有效性,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