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定义·属性——例谈物理量“功”的教学三步法

来源 :中学物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tom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概念是物理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分为不可度量和可以度量两类,我们把可以度量的物理概念称为物理量.物理学是以物理概念量化和物理规律公式化为特征的,如果说整个物理学体系是由物理规律为框架构建的,那么物理量就是这个框架中的重要构件,所以物理量在物理学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实际的物理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出于应试的目的,对物理量的教学不太重视,为了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学生解题能力的训练,尽可能地压缩物理量的教学时间.这种 Physical concep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basic knowledge of physics,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kinds can not be measured and can be measured, we can measure the physical concept of physical quantities.Physics is the physical concept of quantitative and physical laws 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rmula, If the whole physics system is constructed by the physical laws, then the physical quantity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in this framework, so the physical quantity’s position in physics is beyond doubt. However, in the actual physics teaching process, some teachers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the physical quantity of teaching less attention, in order to have more time for students’ problem-solving skills training, as much as possible to reduce physical teaching time .This
其他文献
在高考中,我们经常遇到对叠加场知识的考查,比如重力场和磁场的叠加,电场与磁场的叠加问题,这类问题既可能充分考查了运动和能量的知识,也可能会巧妙的考查场的基本特性,把教学大纲中的能力与基础,过程与方法等等要求都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在这些问题中有一类是明确场的信息比如大小方向等,要求解运动学方面的物理量,另外一类是告诉运动学方面的条件,要求解场的信息比如大小或方向.在这里我重点针对第二类问题,即已知运
2014年江苏高考物理试卷的最后一题,以车间中工件传送的实例为背景进行命题,在充分体现“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新课程理念的同时,有效地考查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道成功的压轴题.但试题提供解析过程过于复杂,不能体现物理的简洁性和思想性.本文提供一种巧选参考系的解题方法,并由此对物体在水平传送带上运动特征进行了一点拓展,仅供各位同行参考.  1 原题再现及解析  2 巧解  选
“一锅煮”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得我们的教学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分层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成为优化单一班级授课制的有利途径.它能最大限度地根据不同学
期刊
初中物理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课程,它一般开设始于初二,教学时间为两年,是中考的必考科目。物理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现代生活离不开物理技术在方方面面的应用,所以学习物理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通过物理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不仅可以将已有的物理知识应用到现代生活中,还可以运用这些已有的知识去创新,通过探究未知的领域来解开更多的谜底,使科技发展到一个更高的领域。所以,初中物理课堂改革的突破口就是:以“
期刊
题目 (2012年山东基本能力·85)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下列有关力的图示(图1)及表述正确的是  答案 B、D.  关于A选项的解析:由于在不同纬度处重力加速度g不同,旅客所受重力不同,故对飞机的压力不同,A错误.  问题提出 如图2,飞机在绕地球飞行,可以看成环绕模型,则可以将飞机看成匀速圆周运动,飞机所受万有引力就等于重力.对飞机中的人受力分析,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其合力提供向心力,若飞机在
陶行知先生说:“进行六大解放,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一、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二、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三、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四、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五、
期刊
随着教育的改革,初中物理教学策略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将原来的应试教育改变成为了学生的素质能力培养。在这种教学形势中,教师要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就是重要的培养方向。初中物理是重要的学科,学生在进行初中物理学习中,要积极地体验物理学习过程,让“体验教学”绽放光彩。教师要营造良好的物理体验环境,加强学生的物理素质。  1直觉体验法和探究操作法  初中物理教学中,直觉体验法和探究操作法是经常使用的
期刊
今年高考大纲卷第26题是一道涉及人造地球卫星运动的问题,原题如下:  (2014年全国卷第26题)已知地球的自转周期和半径分别为T和R,地球同步卫星A的圆轨道半径为h,卫星B沿半径为r(r
由于有大量经验累积,绝大部分初中学生对固体产生的压力、压强掌握较好。有关液体压力和压强的知识,尽管学生也有一定经验,师生也做过一些实验,也做了相当多的习题,而学生始终掌握不好,一直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难点。究其原因:(1)液体属流体,有不同于固体的一面,研究、理解起来固然困难些;(2)对重力、压力的概念把握不牢。遇到困难,就更要去认真研究它、去探索,这比盲目做大量的练习效果好得多,这才是学习物理的正道
期刊
戴森公司是无叶风扇的发明者, 这种风扇与传统风扇的工作原理具有根本性的区别.它没有高速转动的扇叶,由底部的无刷式马达吸入空气,并通过涡轮增压器与喷气式引擎的结合技术,在环形孔中将气流加速,从而卷入和放大机器周围和后方的空气.透过环形孔,可以清楚看到电扇后的景象,甚至把手伸进环形孔也没有问题.这也使得无叶风扇与传统电扇相比,有着众多优点,比如没有震颤感、安全性高、能耗低、噪音小、易清洁.  1 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