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实际工程应用的参数化旗袍样板构建

来源 :丝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diori13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提高现代旗袍的个性化制版效率,同时立足于工程实用性,解决三维服装展平样板和参数化编程技术无法面向实际工程应用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AutoCAD参数化功能与圆弧拟合服装样板曲线方法的旗袍参数化结构设计模型.该参数化模型包含常规放码与个性化尺寸定制两种模式,通过输入个性化的人体测量数据,可以快速生成合体的个性化旗袍样板.实验结果显示,该旗袍参数化结构设计模型能够在1s内快速生成符合工程实际应用要求的个性化旗袍样板,虚拟试衣和压力仿真结果表明样板能够满足人体穿着的合体性,基于30个压力点的测量数值基本小于5 kPa,符合压力舒适性要求.相比其他同类技术,本文方法能有效降低旗袍参数化样板制作门槛,参数化样板体现出良好的工程实用性,具有较好的普及价值.
其他文献
以某型处于研发阶段的高端客滚船为研究对象,分析采用有机朗肯循环废热发电系统带来的节能效果和CO2减排效果,为特定航区类似船型选用废热发电系统提供参考.结果发现:随着机舱环境温度的升高,当燃烧效率下降、废热占比增大时,废热发电系统能更好地发挥其节能减排作用;该系统更适合航区环境温度较高、该温度下电力负荷较大的船舶,比如邮船、客船和冷藏集装箱船等.通过应用该系统,能起到一定的节能和减少CO2排放的作用.
利用挪威船级社开发的有限元分析软件SESAM对某大型自航耙吸式挖泥船进行全船结构强度分析,研究此类船舶的结构不连续性对其总纵弯曲性能的影响.建立全船有限元模型、面元模型和质量模型,开展水动力分析;基于短期预报结果和长期预报结果确定设计波参数,并完成设计波条件下的全船结构强度分析.研究发现,泥舱段船底蜂窝龙骨(三角舱)的特殊结构加强设计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船底不连续结构导致的刚度减弱.此外,通过对该船型的总纵强度进行分析,结合实际工程应用,提出一些操作规范方面的建议.
聚氨酯绝缘箱是以聚氨酯泡沫板为绝热材料,与胶合板等部件胶接而成的一种新型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船用绝缘箱,与传统填充型绝缘箱的制造工艺和方法有本质上的区别.分析LNG船用聚氨酯绝缘箱的结构特点,提出基于分流和集流思路的聚氨酯绝缘箱多工位分段装配工艺路线,通过多机器人与各工位专用装备之间的协同控制,实现聚氨酯绝缘箱的高效装配.研发聚氨酯绝缘箱木质夹板的自动张紧装置和张紧工艺,结合箱体装配的整体精度控制方法,提高聚氨酯绝缘箱产品的装配精度和木质夹板的胶接强度可靠性.该
客滚船是客船的一种,需满足客船的设计要求.有安全返港要求的客滚船还需考虑安全返港场景下火警系统的冗余性,同时对火警回路和电缆的走线也有一定的要求.以某高端客滚船的火警系统设计为例,结合相关规范对有安全返港要求的客滚船不同于常规客船的火警系统设计要素进行研究.通过分析规范的要求和系统的设计特点,为类似船舶的火警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面向船舶智能制造的工艺过程,针对传统工艺数据库设计流程,提出一种改进优化设计方法,主要有3点:提出9要素分析法,将船舶智能制造中的工艺数据要素分为9种;基于9要素分析法,设计通用概念结构图模型;根据实际工艺过程的特点,在逻辑结构设计中提出2种优化方法,降低数据库的复杂度,解决数据冗余和数据库读写频繁等问题.为验证提出的优化方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针对船舶智能制造中的装配工艺过程,设计装配工艺数据库接口系统.
在海工类结构建造过程的精度控制中,由于施工现场的工况较为复杂,经常会遇到无法直接观测到精度控制点的情况.对此,以某海工项目的塔架结构建造集成为例,采用目前国内海工制造业通用的精度分析软件,探讨如何将空间匹配技术与精度控制相结合,解决全站仪测量过程中控制点被遮挡的问题.介绍用于进行空间匹配的间接点布置方法,阐述在建造阶段和集成阶段采集到的间接点数据的匹配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匹配测量与直接测量的精度差异,并提出用于进行空间匹配的间接点的布置原则.
为满足海洋救助船在复杂海域的救助需求,从总布置、主要性能、主推进方式比选论证和主电站的并车保护研究等方面对中型海洋救助船“东海救151”的研发设计进行分析,突破我国中型救助船设计的关键技术.该船能解决中型救助船紧凑尺度下的复杂功能集成、复杂海域的适应性要求高、抗风能力等级要求高和安全性冗余要求高等难题,为实现我国救助的战略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针对深水高风险的饱和潜水作业,梳理饱和潜水支持船对主要岗位人员和动力定位的基本要求,简述饱和潜水作业和潜水系统的概况,并结合潜水项目明确实际作业中的注意事项和要求.考虑到饱和潜水系统设备不属于支持船自有设备,需在该系统与船舶的交汇界面处强调兼容性和可靠性,同时需在饱和潜水系统装船期间联合各部门展开研究、设计和预调试工作,确保各种供应系统的参数和稳定性满足要求,从而达到饱和潜水作业安全、高效的目的.
针对当前船舶设计软件种类较多且缺乏有效的集成系统的特点,结合目前常用的几款CAE分析软件,对软件的接口集成技术进行研究.基于三维体验平台二次开发技术,以通用中间格式文件为媒介,固化模型传递方法,实现单一数据模型一键导出并导入CAE分析软件.在此基础上,选择某船体结构有限元分析进行实际应用,计算结果满足分析要求,表明采用该方法获得的计算模型在传递过程中不会出现模型数据信息丢失的现象,且能减少人工导入和导出的工作量,同时能实现对各类船舶设计软件的高效、统一的集中管理和使用.
冠状面轮廓曲线可以表现人体纵向体表形态,是体型研究和原型设计的关键.首先,通过三维人体测量,获取人体点云数据,利用逆向工程技术降维处理,采集冠状面轮廓点云;其次,用最小二乘法、三次样条函数、径向基函数(Radic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分别进行曲线拟合,比较三个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MSE、决定系数R2等参数,得出RBF神经网络拟合效果最优;然后,通过计算拟合曲线的曲率和二阶导数,量化分析冠状面轮廓曲线形态;最后,在大规模人群测量中进行验证,得到3类典型的冠状面曲线.实验结果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