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新闻的主要特征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ok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是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按内容可以划分为政治新闻、军事新闻、经济新闻、教育新闻、科技新闻、体育新闻等。从新闻的定义来说,体育新闻就是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体育事实的报道。
  1983年,美国人普利策在《世界报》上首次设置体育新闻部和专职的体育编辑,经过100多年的发展,体育新闻也由传统的体育赛事与活动报道演变为“体育运动及其相关的一切人或事的报道”,涉及政治、经济、商务、法律、娱乐等领域,在这样的背景下,体育新闻不仅具备了一切新闻的共同特征:真实性、时效性,还逐渐呈现出自己不同于其他类型新闻的主要特征:竞争性、全球性和娱乐性。
  真实性
  真实性是一切新闻最重要的特征,《联合国国际新闻信条》第一条:“报业及其他新闻媒介的工作人员应尽一切努力,确保公众所接受的消息绝对准确,不能任意扭曲事实,也不可以故意删除任何重要的事实。”《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第四条:“维护新闻真实性。”与一般新闻相比,体育新闻的真实性范畴更为广阔,它不仅包含对已然事实的客观反映,更包括对未然事实的客观反映。
  现代社会中,严密的赛程安排已成为许多体育运动尤其是大型体育运动会成功的关键所在,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体育运动成了“未然的已然事实”,而残酷的胜负结局更使人们对未来将发生的事情充满期待,于是预测性体育新闻应运而生。而通过对这种预测式报道的文本考察,我们就会发现,这种报道虽然涉及的是尚未发生的事情,但由于它们大多数是通过分析客观事物的历史与现状、竞赛各方的实力对比、心理状况等探求其内在的变化规律,从而对其发展趋势作出科学预测。
  因此,根据莱布尼兹的“可能世界”概念,“凡是不包含逻辑矛盾的语句所指称的情况都是可能的,可能的事物、可能的状态和可能的事件,各种可能的事物组成可能的世界”,而其中“所谓现实可能性就是合乎规律的状态、事件和过程”。也就是说,如果对事件进行合乎规律的评判和推测,同时用没有逻辑矛盾的语句建构文本,那么所表述的就是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可能世界”。
  这样,合乎规律的科学预测也因此具有了现实可能性。虽然它并不等于有了实现的必然性,毕竟体育的胜负并不完全遵循于规律,异常性“爆冷”也是体育新闻重要的价值要素,但却包含了“真实”这一范畴。所以,有理由认为,预测式体育新闻具有“真实性”,尽管不是“现实的真实”,而是“可能的真实”。
  时效性
  时效性是新闻的共性特点,只有迅速反映现实,传播最新信息,新闻才具有生命力,而对于体育新闻更是如此。因为体育的魅力就是快速运动、变化万般。体育竞赛,赛的就是时间。体育记者的职责就是要在短暂的瞬间以最快的速度报道赛场情景,捕捉現场瞬间的形象,作出快速反应并判断点评。在精彩纷呈而又瞬息万变的体育风云变化中,记者需随时观察到体育界细微的变化、运动员细小的动作与表情等。只有捕捉到细节才能作出快速反应,抓住新闻。同时,抢发消息是时效性表现的手段之一。众多记者同时报道一件事,发稿的速度慢了,就会失去竞争力;哪家媒体报道晚了,就会失去受众。
  如今,伴随着电子媒体的发展,体育新闻的时效性越来越显示出其特殊性。它不仅表现在赛后抢发消息上,在赛前、赛中亦如此,在赛事的专题网页或者栏目中,大量滚动式报道详细地描绘着比赛过程中每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直到比赛结束,新一轮的赛后报道更是接踵而至。
  竞争性
  体育的主要特点是竞赛,没有竞赛就没有体育。现代运动竞赛充满着紧张激烈的竞争性。尹卫星同志在《中国体育界》中把体育竞争比喻为“战争”,他说“在未来那无限的年轮里,战争将随着精神的昌明和物质的发达愈来愈少,人类追求安逸、追求享受的心理趋向将会把战争减小到最低限度。但是,人的本性并不会随之改变,体育的竞争将会代替战争,成为没有死亡、富有人道的合理战争,不同种族、不同国度,无论大国小国、强民族弱民族,无论白人、黑人、黄种人,还是其他有色人种,都不会自愿放弃运动场上的竞争,体育大战将笼罩全球”。奥运会便是这一“全球性战争”的有力体现。
  这种激烈的“战争”,给体育新闻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内容,也使得体育新闻具备了与社会新闻、综合新闻等不同的特征,那就是竞技性和竞争性。争夺激烈、变化万千的竞技性竞争给体育带来了丰富多彩、扣人心弦的激烈情景,而运动员高超的技艺,顽强的意志,拼搏的精神更给体育新闻提供了展示力与美的舞台。以竞争促进赶超、促进发展成为体育新闻的一大特色。在体育新闻的报道中,不论是何种体裁、何种内容,最后突出的都是体育精神:在竞争中追求更快、更高、更强。
  体育新闻的竞争性就如运动场上运动员的激烈拼搏,场上场下都存在。不仅表现在体育内容上而且表现在报道的过程中。各媒体之间的竞争不单单是记者,而是整个媒体采、编、发各环节都力求迅速,并且还须配备最先进的通信技术设备。在报道组织、采访、写作、传播等环节“快”字上下足工夫的同时,各稿件的新闻视角是否独到,独家新闻是否准确,可读性、可视性是否很强,写作技巧是否高超,等等,报道质量上要显现出与众不同的新闻敏感性。这都带有强烈的竞争性。
  全球性
  新闻具有广泛传播性。新闻的传播,由古及今,从口头的、手抄的、印刷的到电子的传播,真是一日千里,突飞猛进。一种新的传播媒介的产生标志着传播方式的巨变,而且也标志着传播领域的扩大,由此及彼,从一个地方传到四面八方、传出本洲、播向世界。
  体育的全球性体现在体育运动本身的跨文化性、体育组织的全球性以及体育赛事的全球性上。一场精彩的足球或篮球赛,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都能看懂,都能从球场上各种技战术的变化,从各种竞赛情境中得到愉悦的情绪体验。这就是体育运动本身的跨文化性,它突破了语言、民族、地域、宗教等因素的障碍,成为一种全球性的身体文化。
  在今天政治、经济、文化日趋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体育竞赛风靡全世界。每年在世界各地举行的国际竞赛几乎从未间断,甚至有“每天都有一项国际性运动竞赛举行”的说法。伴随着这些运动竞赛的频繁举行,各个项目、各个地区的国际性运动竞赛组织也相继成立,反过来促进了全球性体育运动的发展。此外,参与运动竞赛的竞技运动队,也突破了以往由不同民族或种族背景下的运动员组成的限制,最近几十年,各国竞技运动代表队开始纷纷引进外援。如享誉世界的、欧洲的各种足球俱乐部,在全世界招募运动员,这种运动员不代表自己的国家而自主选择参与国际运动竞赛的现象,更丰富了体育运动全球化的内容。
  如前所述,体育新闻的传播对象主要是体育运动,因此,新闻的广泛传播性和体育的全球化决定了体育新闻具有强烈的全球性。体育新闻报道的就是这些全球性的身体符号、全球性的运动情景、全球性的竞赛过程。
  娱乐性
  体育人文社会学者在对体育史的研究中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体育从它产生的时候起就不是一种孤立的社会现象,它与社会其他各种活动都有密切的联系,在人们的生活意识状态中尤其显现出来的是与休闲娱乐活动之间的联系。恩格斯曾对原始公社时期北美印地安易洛魁人这样描述:闲暇中“胞族间互相球戏,每—胞族选出自己的优秀球员,其余的人按本胞族旁立观看,并以本胞族球员的获胜打赌。”这说明了远在原始社会末期,专门的球类游戏和竞赛是以休闲娱乐的形式出现的。
  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心理“需要层次”理论,在社会发展中人们在基本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以后,就会出现交往、娱乐、爱与归属的需要。在实际生活中,这种需要最容易得到实现的一种方式,莫过于在休闲时人与人之间,以身体活动来进行的各种竞赛游戏,因为这种娱乐形式不需要更多的外部条件,只要双方说好了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就可以开始了。这种情景无论在历史上或是今天,都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可见体育活动无论参与和观赏,始终都与人们休闲娱乐的需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体育是体育新闻的传播对象,因此,体育新闻与娱乐是天然接近的,它的娱乐性不仅体现在它的报道内容之中,还体现在各种媒介手段(如电视的特技、报纸的各种新闻体裁)中。其娱乐性在报道中主要体现在:标题越来越新颖、通俗化;图片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分辨率高、清晰度好的照片大量刊登,给受众动感的直观冲击;报道方式越来越追求故事化,借鉴文学写作的手法报道与体育有关的人、事等,轻松、活泼、愉快,语言文字生动幽默,情感性加重;在报道内容方面,娱乐性强、时尚性强的体育项目报道越来越多,如:攀岩、蹦极、挑战极限等。另外,赛场花絮、花边新闻所在版面也在逐步加大。
  综上所述,时代在变化,体育新闻也在变化。走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我国的新闻、体育事业朝着更加清晰的方向飞速发展,上述的这些特征也许会趋于完善,也许会慢慢消失,新的特征也会逐渐萌生并形成,这需要我们体育新闻工作者秉持与时俱进的思想,在实践中去发现、认识、分析、掌握它们,以促进自身工作的开展,推进体育新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鲁威人,《体育新闻报道》,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郝勤,《体育新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尹卫星,《中国体育界》,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编校:施宇
其他文献
水稻是世界特别是亚洲和非洲人口主粮的重要来源,稳产特性对于保证全球的粮食安全至关重要。稳产可以定义为不同生物和非生物逆境,例如干旱、冷害和白叶枯病菌等胁迫条件下的实
试验于2011-2013年连续两年在川中丘陵区的简阳芦葭镇英明村进行,采用2B-4型播种机条播小麦。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在免耕、旋耕和传统翻耕三种耕作方式下,设置秸秆覆盖和
油菜是世界四大主要油料作物之一,是食用油和蛋白质饲料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利用生物技术提高含油量,改良油菜脂肪酸组成和增加油菜中其他营养成分如维生素E的
小麦生产中穗粒数是决定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满足稳数的前提下提高穗粒数是实现高产的重要途径。氮肥和密度是影响穗粒数形成的重要栽培因子,因此明确氮肥和密度对小麦穗粒数形成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大田试验,以大穗型南农0686和小穗型烟农19两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密度(150×104基本苗hm-2、225×104基本苗·hm-2)、施氮量(210kgN·hm-2,270kgN·h-2)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