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海西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各行各业无线电设备应用也得到快速发展,无线电干扰问题随之凸显,无线电干扰已经对全州的空中、陆上交通特别对格尔木民航客机的飞行安全等构成了严重影响和威胁。尽快扫清干扰隐患,保证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是顺利进行柴达木开发和建设的重要保障,因此,如何根据当前电磁环境形势,科学应用无线电监测系统,切实加强无线电监测网络建设,是摆在无线电管理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如何利用现有的条件搞好我州无线电管理监测网络建设,结合我州近年无线电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加强组织领导,科学统筹规划
建设无线电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项需要资金、技术、人才等的综合性工程,要科学规划建设方案,根据国家和省办总体规划要求,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反复认真调研,制定切实可行的中长远发展目标。上级无线电管理部门和本级政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进行联合监管,工程建设期间要选派业务精湛,技术过硬的人员参与项目建设始终,形成对在建基础设施项目的协调管理和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领导。
二、实用、急用先上,分步实施,避免重复浪费
“十五”期间,海西无线电管理处以德令哈市为中心建成了一套无线电监测测向定位系统,系统由德令哈和格尔木两座中心城市的固定监测站、便携式测向机、车载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等固定和移动监测测向设备组成,是基层无线电管理部门的必要装备和手段。但这些远远无法满足全州无线电干扰监测查处所需。在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监测网络建设要立足我州实际,要选择急用、实用、发挥作用的项目先上。由于我州各县无线电设备应用滞后,目前在各县建立固定监测站不切合实际,全州监测网络建设应在目前监测能力的基础上,在各县建设无人职守固定监测站,进一步进行连接各县的区域控制监测网络建设。网建设备选择必须要坚持定位精度高、实用性强、操作简单,保证系统具有可靠性、兼容性和扩展性。要充分考虑在我州网络利用率相对不高,数据流量较少的实际,不能盲目投资,一定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唯有以应用促建设,以应用促发展才更切实可行,避免重复投资和浪费。投资建设应遵循先熟练应用软件的开发使用,再进行州级区域控制监测网络通路建设的顺序。目前省无线电管理办公室开始着手进行基于中国电信数据专线传输的省域监测网络建设,一些经验在我州监测网络建设中可供借鉴和应用。随着这些应用对网络的需求和依赖会进一步增加,相信会大大促进我州监测网络的建设速度。
三、技术领域走与省办纵向协作的路子,缓解当前技术力量不足的矛盾
随着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电管理机构人员少,技术力量不足和任务重的矛盾日渐凸显,但是增加人员编制、提高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不是短期内能够一蹴而就的。在青海,全省8个基层管理处中核定编制最多的是海西管理处,现有8个编制,其中取得中级职称的只有1人。限于机构编制等因素,长期无法取得电磁环境监测资质,鉴于这种状况,本地区一年一度的电测业务采取了聘请省办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共同联合开展的做法,及时为用户提供了优质、快捷的监测服务,很好地解决了海西管理处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但从长远发展考虑,积极争取增加技术人员,同时加强现有专业技术人员培训,采取多种形式继续深造,加强横向交流,学习先进省市无线电管理方面的经验和做法,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思想作风过硬、业务技术精湛的队伍是必由之路。
四、加强与先进省市的学习与交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办资金扶持
为加强横向交流,学习先进省市无线电管理监测网络建设方面的经验和做法,省无线电管理办公室先后多次组织有关人员到四川等省学习。通过走访和学习,业务人员看到了自身差距,开拓了视野,增加了紧迫感,个人业务能力得到锻炼,为我州乃至全省的监测网络建设思路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近年来,国家对经济落后省份的无线电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在资金、设备和政策上给予了倾斜,频率占用费由国家统一收缴与分配,为加快经济落后地区无线电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供了良好契机。基层管理处要牢牢把握这个机遇,切实做好无线电技术设施建设项目申报工作,成立专门工作班子,树立较强的超前意识,针对干扰查处、电磁兼容分析等业务工作需求,认真讨论研究,深入厂矿企业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抓紧编制规划,集中力量搞好技术引进、资金引进与人才引进,筛选出一批实用急用的项目推荐上报,争取多方面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作者单位:海西州无限电管理处)
一、加强组织领导,科学统筹规划
建设无线电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项需要资金、技术、人才等的综合性工程,要科学规划建设方案,根据国家和省办总体规划要求,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反复认真调研,制定切实可行的中长远发展目标。上级无线电管理部门和本级政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进行联合监管,工程建设期间要选派业务精湛,技术过硬的人员参与项目建设始终,形成对在建基础设施项目的协调管理和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领导。
二、实用、急用先上,分步实施,避免重复浪费
“十五”期间,海西无线电管理处以德令哈市为中心建成了一套无线电监测测向定位系统,系统由德令哈和格尔木两座中心城市的固定监测站、便携式测向机、车载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等固定和移动监测测向设备组成,是基层无线电管理部门的必要装备和手段。但这些远远无法满足全州无线电干扰监测查处所需。在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监测网络建设要立足我州实际,要选择急用、实用、发挥作用的项目先上。由于我州各县无线电设备应用滞后,目前在各县建立固定监测站不切合实际,全州监测网络建设应在目前监测能力的基础上,在各县建设无人职守固定监测站,进一步进行连接各县的区域控制监测网络建设。网建设备选择必须要坚持定位精度高、实用性强、操作简单,保证系统具有可靠性、兼容性和扩展性。要充分考虑在我州网络利用率相对不高,数据流量较少的实际,不能盲目投资,一定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唯有以应用促建设,以应用促发展才更切实可行,避免重复投资和浪费。投资建设应遵循先熟练应用软件的开发使用,再进行州级区域控制监测网络通路建设的顺序。目前省无线电管理办公室开始着手进行基于中国电信数据专线传输的省域监测网络建设,一些经验在我州监测网络建设中可供借鉴和应用。随着这些应用对网络的需求和依赖会进一步增加,相信会大大促进我州监测网络的建设速度。
三、技术领域走与省办纵向协作的路子,缓解当前技术力量不足的矛盾
随着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电管理机构人员少,技术力量不足和任务重的矛盾日渐凸显,但是增加人员编制、提高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不是短期内能够一蹴而就的。在青海,全省8个基层管理处中核定编制最多的是海西管理处,现有8个编制,其中取得中级职称的只有1人。限于机构编制等因素,长期无法取得电磁环境监测资质,鉴于这种状况,本地区一年一度的电测业务采取了聘请省办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共同联合开展的做法,及时为用户提供了优质、快捷的监测服务,很好地解决了海西管理处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但从长远发展考虑,积极争取增加技术人员,同时加强现有专业技术人员培训,采取多种形式继续深造,加强横向交流,学习先进省市无线电管理方面的经验和做法,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思想作风过硬、业务技术精湛的队伍是必由之路。
四、加强与先进省市的学习与交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办资金扶持
为加强横向交流,学习先进省市无线电管理监测网络建设方面的经验和做法,省无线电管理办公室先后多次组织有关人员到四川等省学习。通过走访和学习,业务人员看到了自身差距,开拓了视野,增加了紧迫感,个人业务能力得到锻炼,为我州乃至全省的监测网络建设思路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近年来,国家对经济落后省份的无线电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在资金、设备和政策上给予了倾斜,频率占用费由国家统一收缴与分配,为加快经济落后地区无线电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供了良好契机。基层管理处要牢牢把握这个机遇,切实做好无线电技术设施建设项目申报工作,成立专门工作班子,树立较强的超前意识,针对干扰查处、电磁兼容分析等业务工作需求,认真讨论研究,深入厂矿企业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抓紧编制规划,集中力量搞好技术引进、资金引进与人才引进,筛选出一批实用急用的项目推荐上报,争取多方面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作者单位:海西州无限电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