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促进了各个领域的发展和进步。其中一个较为先进的新型技术便是航标遥测遥控技术,电子技术和通讯工具的发展为该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将其应用到航道的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一项核心技术。
关键词:水位水深;电子江图;自动校核
在江河湖海等水域,保障船舶安全停靠和正常运行的一项基础设施便是航标。合理设置航标位置,有利于正确标记河道流域中急流、暗礁等地,从而保障船舶的正常航行,避免搁浅、撞击等事故发生。正确设置航标位置,有利于航道的建设和养护管理等,进一步保障船舶日常航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 国内外发展概况
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进步,为航标遥测、数字航道领域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其中,有利于提高遥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而提高航标设置的合理性。该思想主要源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将电子化和航标技术相融合,从而诞生了航标遥测控制系统,将其应用到海运事业领域,有利于提高运行的质量和效率。降低航行难度,降低复杂性,减少人工工作量。该技术还可用于自动监控,并对航标的实际工作状态进行有效的语境,自动控制供电设备等。
2 航标处深点水深自动处理
在电子的航道图上标记出的水深便是绝对水深,将该水位录入系统中,通过系统将其实时的转化为电子航道需要的水深,从而进行深入研究。
2.1 水位
水位即是指水面到基准面之间的垂直距离,通常用米作为单位,将基准面的实际水位设为零值,即是通常所指的水位零点。对于基准面之上的水位是政治,而基准面之下的水位则为负值。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的不同,可将水位的零点分成当地零点与基本零点。如我国的长江是将吴淞附近的某一海平面作为基准面,还将该地区历史上最低的水位所处的水平面作为基准面。在进行航道的实际管理时,为保障各个河道可以进行正常有序的通航,通常在进行零点的设置时,每隔段距离便进行一次设置,并作为基准面。当前阶段,我国的河流水位、航行图上所标记的水深等,通常是将该地当做基准面,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起名。
2.2 水深
水深即是指水面到和河底的垂直距离,该垂直距离受水位的观测点、水位的变化情况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长江的水深主要是将深度的基准面作为起算面。电子航道图中显示的深度即为图示的水深,而Dp则在该系统中表示水位。可将图示的水深分成正水深、负水深,当测得的实际水深比该河流的基础面高时则为负水深,当实际水深地域基准面时则为正水深,可称为深度。
在内河的电子图上所显示的水深,通常是进行设计时设置的可进行通航的最低水位。具有较长长度的河流,其水位会受地势的影响,进而发生相应的改变。所以在进行航段水深的计算时,通常先将航段分成若干份,并对各段的实际水深进行计算,保障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不同的段用不同的水位进行表示,可称之为关系水位。如在进行长江的实际水深的计算时,可分成中小游和川江。其中川江具有较大的比降,即使是同一河段内也会受外界因素影响,导致出现差异性的比降。因此当前阶段主要通过水尺设站密度的增加,对实际的水位进行有效计算。重庆、异常等水位站均是川江的基站,可对各地的航行水尺进行有效协助,形成了全部的航行水尺,并对演讲的岸壁、岸坡等进行综合考虑。
2.3 自动处理水深计算方法
首先,将在系统中读取的某一个观测点的航标水位录入到该系统;其次,根据原系统的相关数据,得到该航标处图示水深;最后,根据公式将该航标实际水深计算出来,并将之作为输出参数。
3 研究内容
3.1 电子江图复核业务需求
为了使得研究工作更精密更具有针对性与准确性,使得客户对于最终结果的满意。需要进行业务、技术的分析报告,还有将工作与业务需求进行合理疏通,通过现场分析人工航标的复核操作流程工作,并且按照规则,严格监管。
3.2 电子江图复核规则
这项研究工作,是为了航标复核的流程,并且由航标管理人员每天进行的航标复核的流程,这套流程形成航标自动复核规则。在流程中,考虑到航标复核中各种规则的完备性、严肃性,流程中不能出现遗漏现象,这样不仅使得复核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大幅度降低。
3.3 电子江图水深点水位计算方法
有特定的、现有的电子江图的水深点来进行研究,以高程的方式来标注水深水位的,在应用过程中还需要将标注的水深点的信息,按照日常船舶停靠引用习惯,将水深信息综合各类信息转换到水深信息中,其中,数据分析计算量大,为此,如何快速计算其中主要用到了线性插值技术,且计算量较大。因此如何快速电子江图水深点水位信息,成为研究最关键的内容之一。
3.4 电子江图复核软件架构技术
软件架構的好坏选取,不仅影响着工作效率还影响着软件执行能力,好的软件构架可实现性强,利用修改,质量程度优秀,必须软件架构单独作为一个重要研究方面,以此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便于日后的维护工作。
3.5 航标复核算法
研究的核心工作就是将航标位置进行复核,所以,如何保证复核结果快而可靠,是本项研究的重中之重,也是研究的核心思想。
3.6 航标复核结果报警方法
当航标复核就出现异常情况或者出现错误时的航标提供及时有效的报警,方便航标管理人员采取及时的弥补措施来进行补救,最终的目的就是提高航标的精度、来确保船舶安全航行。
4 研究开发软件的功能
4.1 自动校核
复核系统自动是根据自动校核方式的方式将航标索引表提供的对应关系与综合数据,从各个信息核对数字航道平台中来提取提取实时位置来检测航标,并且录入电子江图数据库。
4.2 人工精确定位检索校核
复核系统是结合人工输入的航标坐标形式,来自动选择所需要数据,其中自动水尺数据和电子江图数据的对应,来提高航标坐标精确程度,并且通过水位数据的转换,实时监测,当监测航标连线内出现不和谐的情况或者不符合规则,应该及时预警,让监管人员进行修复工作。
5 结束语
在社会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新时期,通过智能校核技术对航标设置位置的合理性进行有效分析,有利于提高航标位置设置的准确性、合理性和安全性。从而保障船舶正常有序的航行和停靠,避免航行途中因岩石、暗礁、急流等,导致船舶搁浅或因撞击暗礁、岩石等导致船舶漏水、下沉,在带来经济损失的同时,为船上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建设科学合理的数字航道,有利于协助航标工作。利用遥测遥感技术、信息化技术等较为先进的新型技术,建立较为完善的数字航道,并研究相应的开发软件,从而对航标位置的设置进行自动智能校核,保障航标位置设置的合理性和可靠性。有利于保障船舶的航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促进我国航运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于国飞,杨松.航标位置合理性智能校核技术分析[J].珠江水运,2017(23):83-84.
[2]龚燕峰.航标位置合理性智能校核技术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6.
[3]邱云.航标位置准确性智能校核技术应用研究[J].中国水运,2017,38(3):25-26.
[4]龚燕峰.航标位置自动校核系统中航标数据解析算法的运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5):194-194.
关键词:水位水深;电子江图;自动校核
在江河湖海等水域,保障船舶安全停靠和正常运行的一项基础设施便是航标。合理设置航标位置,有利于正确标记河道流域中急流、暗礁等地,从而保障船舶的正常航行,避免搁浅、撞击等事故发生。正确设置航标位置,有利于航道的建设和养护管理等,进一步保障船舶日常航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 国内外发展概况
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进步,为航标遥测、数字航道领域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其中,有利于提高遥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而提高航标设置的合理性。该思想主要源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将电子化和航标技术相融合,从而诞生了航标遥测控制系统,将其应用到海运事业领域,有利于提高运行的质量和效率。降低航行难度,降低复杂性,减少人工工作量。该技术还可用于自动监控,并对航标的实际工作状态进行有效的语境,自动控制供电设备等。
2 航标处深点水深自动处理
在电子的航道图上标记出的水深便是绝对水深,将该水位录入系统中,通过系统将其实时的转化为电子航道需要的水深,从而进行深入研究。
2.1 水位
水位即是指水面到基准面之间的垂直距离,通常用米作为单位,将基准面的实际水位设为零值,即是通常所指的水位零点。对于基准面之上的水位是政治,而基准面之下的水位则为负值。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的不同,可将水位的零点分成当地零点与基本零点。如我国的长江是将吴淞附近的某一海平面作为基准面,还将该地区历史上最低的水位所处的水平面作为基准面。在进行航道的实际管理时,为保障各个河道可以进行正常有序的通航,通常在进行零点的设置时,每隔段距离便进行一次设置,并作为基准面。当前阶段,我国的河流水位、航行图上所标记的水深等,通常是将该地当做基准面,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起名。
2.2 水深
水深即是指水面到和河底的垂直距离,该垂直距离受水位的观测点、水位的变化情况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长江的水深主要是将深度的基准面作为起算面。电子航道图中显示的深度即为图示的水深,而Dp则在该系统中表示水位。可将图示的水深分成正水深、负水深,当测得的实际水深比该河流的基础面高时则为负水深,当实际水深地域基准面时则为正水深,可称为深度。
在内河的电子图上所显示的水深,通常是进行设计时设置的可进行通航的最低水位。具有较长长度的河流,其水位会受地势的影响,进而发生相应的改变。所以在进行航段水深的计算时,通常先将航段分成若干份,并对各段的实际水深进行计算,保障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不同的段用不同的水位进行表示,可称之为关系水位。如在进行长江的实际水深的计算时,可分成中小游和川江。其中川江具有较大的比降,即使是同一河段内也会受外界因素影响,导致出现差异性的比降。因此当前阶段主要通过水尺设站密度的增加,对实际的水位进行有效计算。重庆、异常等水位站均是川江的基站,可对各地的航行水尺进行有效协助,形成了全部的航行水尺,并对演讲的岸壁、岸坡等进行综合考虑。
2.3 自动处理水深计算方法
首先,将在系统中读取的某一个观测点的航标水位录入到该系统;其次,根据原系统的相关数据,得到该航标处图示水深;最后,根据公式将该航标实际水深计算出来,并将之作为输出参数。
3 研究内容
3.1 电子江图复核业务需求
为了使得研究工作更精密更具有针对性与准确性,使得客户对于最终结果的满意。需要进行业务、技术的分析报告,还有将工作与业务需求进行合理疏通,通过现场分析人工航标的复核操作流程工作,并且按照规则,严格监管。
3.2 电子江图复核规则
这项研究工作,是为了航标复核的流程,并且由航标管理人员每天进行的航标复核的流程,这套流程形成航标自动复核规则。在流程中,考虑到航标复核中各种规则的完备性、严肃性,流程中不能出现遗漏现象,这样不仅使得复核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大幅度降低。
3.3 电子江图水深点水位计算方法
有特定的、现有的电子江图的水深点来进行研究,以高程的方式来标注水深水位的,在应用过程中还需要将标注的水深点的信息,按照日常船舶停靠引用习惯,将水深信息综合各类信息转换到水深信息中,其中,数据分析计算量大,为此,如何快速计算其中主要用到了线性插值技术,且计算量较大。因此如何快速电子江图水深点水位信息,成为研究最关键的内容之一。
3.4 电子江图复核软件架构技术
软件架構的好坏选取,不仅影响着工作效率还影响着软件执行能力,好的软件构架可实现性强,利用修改,质量程度优秀,必须软件架构单独作为一个重要研究方面,以此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便于日后的维护工作。
3.5 航标复核算法
研究的核心工作就是将航标位置进行复核,所以,如何保证复核结果快而可靠,是本项研究的重中之重,也是研究的核心思想。
3.6 航标复核结果报警方法
当航标复核就出现异常情况或者出现错误时的航标提供及时有效的报警,方便航标管理人员采取及时的弥补措施来进行补救,最终的目的就是提高航标的精度、来确保船舶安全航行。
4 研究开发软件的功能
4.1 自动校核
复核系统自动是根据自动校核方式的方式将航标索引表提供的对应关系与综合数据,从各个信息核对数字航道平台中来提取提取实时位置来检测航标,并且录入电子江图数据库。
4.2 人工精确定位检索校核
复核系统是结合人工输入的航标坐标形式,来自动选择所需要数据,其中自动水尺数据和电子江图数据的对应,来提高航标坐标精确程度,并且通过水位数据的转换,实时监测,当监测航标连线内出现不和谐的情况或者不符合规则,应该及时预警,让监管人员进行修复工作。
5 结束语
在社会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新时期,通过智能校核技术对航标设置位置的合理性进行有效分析,有利于提高航标位置设置的准确性、合理性和安全性。从而保障船舶正常有序的航行和停靠,避免航行途中因岩石、暗礁、急流等,导致船舶搁浅或因撞击暗礁、岩石等导致船舶漏水、下沉,在带来经济损失的同时,为船上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建设科学合理的数字航道,有利于协助航标工作。利用遥测遥感技术、信息化技术等较为先进的新型技术,建立较为完善的数字航道,并研究相应的开发软件,从而对航标位置的设置进行自动智能校核,保障航标位置设置的合理性和可靠性。有利于保障船舶的航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促进我国航运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于国飞,杨松.航标位置合理性智能校核技术分析[J].珠江水运,2017(23):83-84.
[2]龚燕峰.航标位置合理性智能校核技术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6.
[3]邱云.航标位置准确性智能校核技术应用研究[J].中国水运,2017,38(3):25-26.
[4]龚燕峰.航标位置自动校核系统中航标数据解析算法的运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5):194-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