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字电视系统从传输方式上来看大致分为有线数字电视、卫星数字电视以及地面数字电视系统。随着通信网、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数字电视必将得到迅猛的发展。电视业务将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数字电视传输的过程也随之更加趋于复杂化和多样化。本文分析了数字电视信号传播技术发展问题。
【关键词】电视信号;传播技术;数字电视
1.数字电视信号技术概述
所谓的数字电视系统(DTV:Digital Television),其主要是指在广播电视中运用数字技术,将电视信号中的声音和活动图像等加以压缩、编码,在经过信号的存储或进行实时广播之后,过用户接收并播放的整个电视系统的各个环节。所谓数字电视,就是将电视画面的每一个像素、伴音的每一个音节都用二进制数变成多位数码,并以非常高的比特率进行数码流发射、传输和接收的系统工程。,数字电视是把模拟电视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并进行数字信号处理、存储、控制、传输和显示的系统。数字电视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电视,而是能提供包括图像、数据、语音等全方位的服务,是 3C 融合的一个典范,是计算机、传输平台、消费电子三个环节的聚焦点。
2.数字电视信号的优势与特点
数字化的电视信号技术增强使电视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增强,使广播电视信号在节目的制作和传输的过程中不会受到损伤,让电视用户所接收到声音和图片的质量几乎和电视台录制时的质量是一样的。其最大的特性包括以下几点。
2.1电视信号的清晰度较高,音频效果较好
在相同的电视信号覆盖范同内,在发射功率数字化电视信号要比传统的电视信号低一个数量级,在整个的环节中,数宁化电视信号伞部转化为数宁的信号,所以其并不受在电视节目编辑、传输、转播和接收的过程中外界因素的影响。一般性的 SDTV 数字电视节目都可以做到 DVD 播放质量,电视用户在观看 HDTV 节目时,其电视的清晰度能够达到传统电视的 4 倍以上。
2.2数字电视信号质量高,抗干扰的能力强
利用纠错及编解码技术都可以将错误纠正,能保证信号质量基本不变,使得用户接收到的音視频质量和电视台发送的质量基本相同。同时还能够将数字电视信号进行移动接收与多项增值业务,便于用户进行节目的点播,确保了用户自身利益,并且还有加密防干扰的作用。
2.3在数字电视技术中,新技术与传统技术互存
在使用新技术时还能够接收之前的模拟的电视信号,正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上机顶盒,直接进行信号的接收。电视数字化技术,引入了全新的双向互动概念。将传统电视的一对多广播方式转变为复合模式,即既保留原有的一对多广播方式,又扩展点对点的点播互动方式。这样不同的用户就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点播节目和获得信息。
2.4利用数字技术,实现频谱资源的多功能复用
这种技术能够将信号相互交换使用,与计算机进行互联,运用技术可以实现数据信息大的相互交换,经过这种数字技术能够组建出网合一的基层信息面,以获得更多的广播功能、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
2.5易于实现信号间的存储,而且存储时间与信号的特性无关
可以存储多帧的电视信号,从而完成用模拟技术不可能达到的处理功能,在有这种存贮条件的情况下,能够方便开展另外的各种增值性的电视的业务。
2.6在数字化下多种媒体相互融合
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方式可分为基带传输与调制传输两种。数字电信号经过信源编码后,得到由一系列二进制数据代表的样值信息。为了便于传输,还需要进一步用一组有限的离散电脉冲波形来表示,这些离散电脉冲波形称为码型。由于电脉冲信号所占据的频带通常从直流或低频开始,因而又称其为数字基带信号。这些信号在某些有线信道中,特别是传输距离不太远的情况下,可以直接进行传输。这种传输方式叫做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基带信号是数字信号传输中的基本信号,在传输信道中,一般都是从基带信号开始,经过各种变换最后恢复为基带信号。基带传输的特点是有较强的低频能量。在传输距离较远时,需借助连续载波调制进行频率搬移,将数字基带信号调制在高频上上,变换成适合信道传输的数字频带信号后才能在信道中传输,此时称为数字信号的调制传输或载波传输。载波传输采用数字调制,根据调制参量的不同,分别有幅度键控(ASK)、相移键控(PSK)和频率键控(FAK),而由这些基本类型出发,还可以组成各种各样的派生形式,如广泛使用的正交幅度调制(QAM)等。
数字电视不同的传输系统具有不同的特点,为了获得高质量的传输效果,必须结合各自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调制方式。就数字电视整体而言,各国的信源编码部分普遍采用MPEG2系列标准,信道编码方案也大体相似,但在调制方式上存在着不同的选择。
卫星数字电视传输利用地球同步卫星做中继,将地球上行站发射的信号转发回地球。其特点是传输距离远、覆盖面广、信号质量较好、频谱资源相对富裕。卫星数字电视传输,一般采用四相绝对移相键控(QPSK)调制。这种调制方法抗干扰能力较强,但频谱利用系数较低。
有线数字电视传输是利用同轴电缆、光缆或混合光纤同轴电缆(HFC)以闭路传输方式传送电视信号。其特点是传输条件好,信号质量高、杂波干扰小,频谱资源丰富、节目容量大。有线数字电视大多采用正交振幅(QAM)调制方式,这种调制方法频谱利用系数较高,而抗干扰能力次于QPSK。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是利用架设在电视塔上的发射天线,将已调制在VHF或UHF频道上的数字电视信号辐射出去。在其覆盖区内,用户利用接收天线接收信号。简单地说,地面数字电视传输就是将过去的地面开路模拟电视信号换成数字电视信号的发射。模拟信号数字化后,地面传输仍是一种重要的电视覆盖手段。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时,要求采用抗干扰能力极强的调制方式,目前国际上主要有两种传输制式:(1)美国提出的残留边带(MVSB)调制方式,这种方式的频谱利用率较高,但不能满足移动接收。(2)欧洲提出的编码正交频分复用(COFDM)调制方式,这种调制方式抗干扰能力极强,可满足移动接收的条件。
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传输采用时域同步OFDM技术(TDS-OFDM)调制方式。这种调制方式能较好地支持移动接收,在频谱利用,同步速度,支持单天线移动接收,室内接收等方面表现出了比 OFDM 更好的性能。
目前,世界上共有4个主要数字电视标准,包括美国的ATSC、欧洲的DVB、日本的ISDB和中国的DTMB。美国的ATSC和欧洲的DVB标准用的较为广泛,特别是DVB已经成为世界数字电视传输的主流标准。2012年2月,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DTMB得到国际电信联盟(ITU)的通过,正式成为继美、欧、日之后的一个数字电视国际标准。和欧、日同类标准采用RS+卷积码的级联纠错编码相比,在相同传输码率条件下,中国 DTMB可以信号发射功率更低、覆盖性能更好,有利于低碳环境,降低电磁污染。
3.结论
按照国家制定的十五规划,2015年停止模拟广播电视的播出,普及数字电视。这预示着依托数字电视技术的新产业将有巨大的推广潜力。随着通信网、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数字电视必将得到迅猛的发展。电视业务将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数字电视传输的过程也随之更加趋于复杂化和多样化。 [科]
【参考文献】
[1]周长庆.地面数字电视的发展优势[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2(19).
[2]楼昶,林宏波,邱琦.数字电视平台改造:从传统模式走向IP化[J].中国数字电视,2012(08).
【关键词】电视信号;传播技术;数字电视
1.数字电视信号技术概述
所谓的数字电视系统(DTV:Digital Television),其主要是指在广播电视中运用数字技术,将电视信号中的声音和活动图像等加以压缩、编码,在经过信号的存储或进行实时广播之后,过用户接收并播放的整个电视系统的各个环节。所谓数字电视,就是将电视画面的每一个像素、伴音的每一个音节都用二进制数变成多位数码,并以非常高的比特率进行数码流发射、传输和接收的系统工程。,数字电视是把模拟电视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并进行数字信号处理、存储、控制、传输和显示的系统。数字电视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电视,而是能提供包括图像、数据、语音等全方位的服务,是 3C 融合的一个典范,是计算机、传输平台、消费电子三个环节的聚焦点。
2.数字电视信号的优势与特点
数字化的电视信号技术增强使电视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增强,使广播电视信号在节目的制作和传输的过程中不会受到损伤,让电视用户所接收到声音和图片的质量几乎和电视台录制时的质量是一样的。其最大的特性包括以下几点。
2.1电视信号的清晰度较高,音频效果较好
在相同的电视信号覆盖范同内,在发射功率数字化电视信号要比传统的电视信号低一个数量级,在整个的环节中,数宁化电视信号伞部转化为数宁的信号,所以其并不受在电视节目编辑、传输、转播和接收的过程中外界因素的影响。一般性的 SDTV 数字电视节目都可以做到 DVD 播放质量,电视用户在观看 HDTV 节目时,其电视的清晰度能够达到传统电视的 4 倍以上。
2.2数字电视信号质量高,抗干扰的能力强
利用纠错及编解码技术都可以将错误纠正,能保证信号质量基本不变,使得用户接收到的音視频质量和电视台发送的质量基本相同。同时还能够将数字电视信号进行移动接收与多项增值业务,便于用户进行节目的点播,确保了用户自身利益,并且还有加密防干扰的作用。
2.3在数字电视技术中,新技术与传统技术互存
在使用新技术时还能够接收之前的模拟的电视信号,正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上机顶盒,直接进行信号的接收。电视数字化技术,引入了全新的双向互动概念。将传统电视的一对多广播方式转变为复合模式,即既保留原有的一对多广播方式,又扩展点对点的点播互动方式。这样不同的用户就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点播节目和获得信息。
2.4利用数字技术,实现频谱资源的多功能复用
这种技术能够将信号相互交换使用,与计算机进行互联,运用技术可以实现数据信息大的相互交换,经过这种数字技术能够组建出网合一的基层信息面,以获得更多的广播功能、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
2.5易于实现信号间的存储,而且存储时间与信号的特性无关
可以存储多帧的电视信号,从而完成用模拟技术不可能达到的处理功能,在有这种存贮条件的情况下,能够方便开展另外的各种增值性的电视的业务。
2.6在数字化下多种媒体相互融合
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方式可分为基带传输与调制传输两种。数字电信号经过信源编码后,得到由一系列二进制数据代表的样值信息。为了便于传输,还需要进一步用一组有限的离散电脉冲波形来表示,这些离散电脉冲波形称为码型。由于电脉冲信号所占据的频带通常从直流或低频开始,因而又称其为数字基带信号。这些信号在某些有线信道中,特别是传输距离不太远的情况下,可以直接进行传输。这种传输方式叫做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基带信号是数字信号传输中的基本信号,在传输信道中,一般都是从基带信号开始,经过各种变换最后恢复为基带信号。基带传输的特点是有较强的低频能量。在传输距离较远时,需借助连续载波调制进行频率搬移,将数字基带信号调制在高频上上,变换成适合信道传输的数字频带信号后才能在信道中传输,此时称为数字信号的调制传输或载波传输。载波传输采用数字调制,根据调制参量的不同,分别有幅度键控(ASK)、相移键控(PSK)和频率键控(FAK),而由这些基本类型出发,还可以组成各种各样的派生形式,如广泛使用的正交幅度调制(QAM)等。
数字电视不同的传输系统具有不同的特点,为了获得高质量的传输效果,必须结合各自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调制方式。就数字电视整体而言,各国的信源编码部分普遍采用MPEG2系列标准,信道编码方案也大体相似,但在调制方式上存在着不同的选择。
卫星数字电视传输利用地球同步卫星做中继,将地球上行站发射的信号转发回地球。其特点是传输距离远、覆盖面广、信号质量较好、频谱资源相对富裕。卫星数字电视传输,一般采用四相绝对移相键控(QPSK)调制。这种调制方法抗干扰能力较强,但频谱利用系数较低。
有线数字电视传输是利用同轴电缆、光缆或混合光纤同轴电缆(HFC)以闭路传输方式传送电视信号。其特点是传输条件好,信号质量高、杂波干扰小,频谱资源丰富、节目容量大。有线数字电视大多采用正交振幅(QAM)调制方式,这种调制方法频谱利用系数较高,而抗干扰能力次于QPSK。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是利用架设在电视塔上的发射天线,将已调制在VHF或UHF频道上的数字电视信号辐射出去。在其覆盖区内,用户利用接收天线接收信号。简单地说,地面数字电视传输就是将过去的地面开路模拟电视信号换成数字电视信号的发射。模拟信号数字化后,地面传输仍是一种重要的电视覆盖手段。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时,要求采用抗干扰能力极强的调制方式,目前国际上主要有两种传输制式:(1)美国提出的残留边带(MVSB)调制方式,这种方式的频谱利用率较高,但不能满足移动接收。(2)欧洲提出的编码正交频分复用(COFDM)调制方式,这种调制方式抗干扰能力极强,可满足移动接收的条件。
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传输采用时域同步OFDM技术(TDS-OFDM)调制方式。这种调制方式能较好地支持移动接收,在频谱利用,同步速度,支持单天线移动接收,室内接收等方面表现出了比 OFDM 更好的性能。
目前,世界上共有4个主要数字电视标准,包括美国的ATSC、欧洲的DVB、日本的ISDB和中国的DTMB。美国的ATSC和欧洲的DVB标准用的较为广泛,特别是DVB已经成为世界数字电视传输的主流标准。2012年2月,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DTMB得到国际电信联盟(ITU)的通过,正式成为继美、欧、日之后的一个数字电视国际标准。和欧、日同类标准采用RS+卷积码的级联纠错编码相比,在相同传输码率条件下,中国 DTMB可以信号发射功率更低、覆盖性能更好,有利于低碳环境,降低电磁污染。
3.结论
按照国家制定的十五规划,2015年停止模拟广播电视的播出,普及数字电视。这预示着依托数字电视技术的新产业将有巨大的推广潜力。随着通信网、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数字电视必将得到迅猛的发展。电视业务将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数字电视传输的过程也随之更加趋于复杂化和多样化。 [科]
【参考文献】
[1]周长庆.地面数字电视的发展优势[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2(19).
[2]楼昶,林宏波,邱琦.数字电视平台改造:从传统模式走向IP化[J].中国数字电视,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