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沈湘教授在声乐训练中的艺术探究

来源 :无线音乐·教育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ere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沈湘是我国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和声乐教育家,他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精湛的技艺,他的演唱水平和教学成绩曾多次受到国内外音乐界知名人士的称赞,大家称他“有点石成金之术,是世界第一流的声乐老师”。沈先生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语言对声乐的教学思想以及教学经验作出了深入研究。本文从歌唱的基本要素分析,对歌唱中的呼吸、共鸣、发声、语言以及心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沈湘声乐教学 基本要素 声乐艺术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5-025-01
  沈湘先生是我国声乐教育界的卓越大师,他博学多才。除了声乐作品外,他对器乐、室内乐、交响乐也很了解。正如他的为人一样,沈先生对艺术一丝不苟,深厚的音乐修养,使他对各类作品风格上的把握都很丰富并具有艺术魅力。在我学习声乐演唱这些年中,受沈先生很多启发,他说过凡卓有成效者,除了具有学习声乐所必需的条件之外,无不具有好的思想方法。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认识、辨别、解决声乐训练中的问题,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和感受。下面从歌唱的呼吸、共鸣、发声、语言以及心理上来说下歌唱的艺术。
  一、对歌唱呼吸问题的理解
  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歌唱的支持力并是发声中不可缺少的因素。轻松发声时的呼吸状态是气息无声地穿过通畅的喉腔和敞开的声门进入胸腔。一个歌唱者能否控制好气息,主要在于呼与吸的肌肉配合的状况,我们在唱的时候要始终保持吸气的感觉。因为吸气的同时腔体就打开了,这样共鸣就丰富了。当然这还需要与深呼吸相结合,否则腔体是打不开的。当有了深呼吸的时候,谁使用最少的力来唱,谁就能得到最好的效果。在这个问题上,沈先生用三句通俗易懂但很精准的语言来解说了歌唱的呼吸。“气在腰上换,腰轻轻一缓劲,气就换进来了,要掌握一个快字”“用深呼吸的感觉把腔儿打开了等在那儿唱,它和打开共鸣腔是一回事”“发声时保持腰部四周虚张、松开的状态”。这三句话点明了气乃声之本,我们一定要把呼吸的基础打牢。当你能轻松自如呼吸时,获得好声音似乎毫不费力。因此,重视呼吸时值得的。
  二、 对歌唱共鸣问题的理解
  共鸣在发声中是最重要的因素。歌唱家卡鲁索曾提到过“共鸣对嗓子音量的贡献,比呼吸所提供的重要得多,也比声带的大小、发声力量重要得多。”可见唱好共鸣的重要程度。在共鸣练习中我们可以通过打哈欠的状态来提起软腭,加上哼鸣与咀嚼来使喉咙放松,但是要记住嘴巴不能张开过大,否则咽腔和软腭将不能正常活动。我们从生理现象上说,嗓音共鸣是声带通过气息作用产生基音,直接喷入各个共鸣腔体而产生的。从声学上讲,对高低共鸣分为鼻腔、口腔和胸腔共鸣这三种。其中,胸腔共鸣是获得整体共鸣的基础。沈先生说:“胸口、胸口,胸里有口,一起音就要张开嘴贴着后咽壁看着嗓子眼儿往下吸着唱,往后往下看,一直看到横膈膜,让声音落下来,落在喉底的胸口上。”当我第一次读到这段话时,瞬间脑子里清晰很多,豁然开朗,用很形象的语言让我仿佛看到了胸口,声音也很自然的落了下来,从而获得充分的胸腔共鸣。好的嗓音共鸣全身都响,我们要在腔体里唱共鸣,这样才能传达出漂亮的声音。
  三、 对歌唱发声问题的理解
  声乐教授约翰·胡勒说:“没有说话就没有歌唱”。即:凡是能唱的必然也是能说的。我们常常提到用说话的感觉去唱歌。显然的,唱歌声音完全是依靠在说话声音上的。那无论是唱歌还是说话,用得好的声音都需要两种机能起作用,一种是发真声的(真嗓子机能);一种是发假声的(假嗓子机能)。当然纯粹地用其中某一种机能去唱歌都不可能唱好,一定要把两者结合起来。这也是我们说的混合声唱法。真假声混合,不仅嗓子是混合的,共鸣状态也是混合的。要想使声音圆润好听,必须把呼吸、发声和共鸣这三种力量充分协调好,才能发出既科学规律又优美动听的歌声了。
  四、 对歌唱语言问题的理解
  语言是声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一种独特的功能是区别于器乐的标志性特点。一个歌唱者即使有再高的音乐天赋,但是他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咬字吐字技巧,也不可能成为一流的大师。所以当我们拿到一首新歌时,先不急于演唱而是要静下心来按节奏念字,要清楚、准确,还应注意语调、语气、色彩、韵味,方能进入歌唱。沈先生曾说过:“歌唱的咬字吐词,一定要做到字正腔圆,字头要挂在上口盖和眉心的位置。当前面挂住之后,再贴着咽壁吸着说,这样就会自然出现明亮、集中的共鸣泛音音色。”在歌唱的语言上我们一定不能忽视,要理解音乐的语言。
  五、对歌唱心理问题的理解
  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歌唱必备的前提条件,当呼吸和共鸣都有了,我们更要注重心理状态。沈先生告诉学生“有良好的歌唱欲望,这样才能达到好的要求,否则是唱不好的。”我们在歌唱的时候,不仅要身体放松更要心理放松,不该用的力量绝对不用。这里我们说下三放松、三用劲的部位。先说放松的地方,肩胸、喉肌、下巴需要放松,不使这些肌肉阻碍我们的歌唱;那该用劲的地方,腰腹、笑肌、软腭这些部位我们要积极,不能懈怠。总而言之,“该用的用,不该用的不用”。一个好的思想方法是发展声乐艺术的前提,当我们克服了心理问题的同时,我们要让思想走在声音的前面。在发声之前,思想意识要先于声音的传达,这一点很重要。只有在我们能很自然的控制自己的意识时,歌唱的器官和肌肉才会按要求进行,从而得到想要的声音。
  当我们把歌唱中的呼吸、发声、共鸣及语言能巧妙地协调好时,再有着一个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这样我们才能把作品演唱的有声有色有味儿。当然除了唱,我们还要听。音乐是听觉艺术,要多听、多看、多想。不要把时间单纯地用在发声练习上,只追求声音是不够完美的,应提高综合素质,在声音上也会提高的。沈先生告诫我们要重视基本功、重视基础,而不好高骛远,一步一个脚印,方能到达理想的境地。
  参考文献:
  [1]沈湘著 李晋玮 李晋瑗整理: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音乐出版社.
  [2]P.M.马腊费奥迪著.卡鲁索的发声方法——嗓音的科学培育[M].人民音乐出版社.
  [3]梅里贝斯·德姆著.挖掘嗓音的潜力[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其他文献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中心城市居于核心地位,具有强大的要素集聚与扩散能力,在带动区域整体协调发展中具有主导作用。本文以浙江中部地区为例,将行政体制引入中心城市的发展机制之中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两个责任”的提出,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经验做出的全新
跨入新的世纪以来,经济在飞速前进,企业在蓬勃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面临融资的难题,解决企业和个人融资的难题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有助于平衡市场交易的经济活动的正常
当前,世界正处于大调整、大发展时期。人才的竞争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也变得尤为激烈。在众多的教育模式中校企合作是一种很有效的教育模式,它不仅有效的促进
摘 要:《晨歌》这首乐曲是单簧管乐曲中为数不多的优秀作品,看似简单的谱面,实质蕴含着丰富的精神世界,展现出一幅清晨优雅的和谐画面。本文重点介绍演奏者如何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情绪控制,运用单簧管技巧演奏这首作品。  关键词:陈其钢 晨歌 单簧管 演奏技巧  中图分类号:J6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5-015-01  《晨歌》这首乐曲,需要演奏者具备丰富的生
“善治”理论在近几年国内外学术界中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同时该理论也被广泛地应用到了学术研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中将“善治”理论应用到高等教育行政管理当中
随着我国加入WTO促使政府相关职能逐步转变,“小政府、大社会”的目标模式得以确立,使我国非营利组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而我国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机制完善与否将决定
摘 要:花儿是中国民族之魂,花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各异、绚丽多彩。当今,青海原生态花儿《上去高山望平川》,创编的风情歌舞《花儿与少年》等在祖国大江南北十分流传,甚至流传到国外许多华人圈及演艺圈,花儿已冲击着中国民歌流传的浪潮。其起源于明代,流行于青海河湟等地区、甘肃临洮等地区、宁夏银川等地区、新疆南部等地区的大西北花儿,闻名于华夏大地,是一种多民族民歌。  关键词:花儿 源起 发展  中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