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烟条例实施1年对北京市15岁及以上人群烟草使用的影响

来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vx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监测北京市≥15岁人群吸烟及戒烟状况,评价《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实施效果。

方法

2014年和2016年参照全球成年人烟草调查的原则和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概率抽样法从北京市324个街道/乡镇中抽取50个,再从每个街道/乡镇抽取2个居/村委会,共计100个监测点;以简单随机抽样法在每个监测点抽取100个家庭户;用掌上电脑从所有满足条件的家庭成员中以简单随机抽样法自动抽取1名≥15岁的家庭成员作为调查对象。以入户调查形式获得数据。用SPSS 20.0软件的复杂抽样数据分析模块,以基本权重、未应答权重和后分层校正调整权重的乘积进行加权,计算现在吸烟率、每日吸烟率、戒烟率等指标,并估算可信区间。

结果

2014年和2016年分别获得有效个人问卷8 484份和9 372份,总体应答率分别为86.5%和96.5%。2014年北京市≥15岁人群现在吸烟率为23.4%,2016年为22.3%,按照北京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现在吸烟者的数量减少了19.9万人。每日吸烟者比例由2014年的20.7%下降到2016年的19.2%。现在吸烟者的日平均吸烟量由2014年的14.6支上升为2016年的15.4支。戒烟率由14.9%上升为16.8%。现在吸烟者在过去12个月中至少尝试一次戒烟的比例由2014年的22.3%上升为2016年的23.2%。现在吸烟者有戒烟意愿的比例由2014年的11.6%上升为2016年的15.5%。过去12个月看过医生的吸烟者中,收到医生戒烟建议的比例2014年和2016年分别为58.9%和59.2%。2016年人群中过去12个月内尝试过戒烟的现在吸烟者中戒烟门诊和戒烟热线的知晓率分别为36.8%和29.5%,7.7%的知晓者去过戒烟门诊,5.5%的知晓者使用过戒烟热线。

结论

《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实施1年≥15岁人群现在吸烟率下降。下一步应加大戒烟服务宣传,提高现在吸烟者对戒烟服务的知晓,促进其寻求戒烟服务。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天津市MSM人群随访干预效果,为后续研究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3年4月至2017年9月,在天津市通过MSM活动场所和移动互联网招募MSM,建立前瞻性开放队列,并每6个月施加随访干预,评价随访干预效果。结果基线共招募MSM 1 822人,符合纳入标准1 007人,累积随访干预时间为2 216.96人年,HIV共阳转39例,HIV阳转密度为1.76/100人年。梅毒阴性934人,累计随
目的了解2005-2015年山西省大同市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的时空流行趋势及气象因素对布病的驱动效应,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大同市2005-2015年布病的报告发病资料和同期气象数据,描述疾病流行特征;通过拟合Quasi-Poisson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 Non-linear Models,DLNM),研究月值气象数据对布病发病季节性的驱动作用。结果20
目的了解甘肃省强制戒毒者复方地芬诺酯滥用现状,探讨影响该人群滥用复方地芬诺酯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抽取甘肃省强制隔离戒毒所2 108例戒毒者,开展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了解戒毒者复方地芬诺酯的滥用现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讨影响该人群滥用复方地芬诺酯的相关因素。结果复方地芬诺酯在戒毒者中的滥用率为19.8%(406/2 046),居该人群医疗用药物滥用首位。多因素logistic
目的了解女性蔬菜大棚从业人员肌肉骨骼系统损伤的发生及其相关因素,为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山东省某蔬菜种植基地851名女性从业人员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蔬菜大棚女性作业人员肌肉骨骼系统损伤发生率为82.79%。身体主要部位肌肉骨骼系统损伤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下背部(65.82%)、膝部(49.10%)、颈部(25.75%)、肩部(23.47%)。多因素分析结果
目的分析2007-2016年山东省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索丙肝发病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7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山东省丙肝发病监测数据,在县级单位上探索空间聚集性;在地市级水平上应用面板poisson回归分析丙肝发病时空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山东省丙肝报告发病率自2007年1.49/10万上升到2016年4.72/10万。丙肝高发地区
目的分析中国老年人衰弱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借鉴。方法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1-2015年全国随访调查数据,以衰弱指数(FI)评价≥60岁老年人的衰弱状况。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影响老年人衰弱患病率的多因素分析。结果中国老年人2011、2013、2015年的衰弱患病率分别为18.7%、20.6%和28.4%。女性、高龄的老年人FI更高。髋关节骨折、跌倒、饮酒>1次
目的应用日重现法评估上海市≥50岁中老年人群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并探讨影响幸福感水平的相关因素。方法在2009年10月至2010年6月间,使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5个区≥50岁的中老年人8 872人,采用WHO全球老龄化与成年人健康研究项目制定的调查工具,获取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及健康相关信息、并用日重现法进行幸福感测量,通过净效应值和U指数评估幸福感水平,通过单因素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
目的探索核转录因子κB(NF-κB)基因多态性与人群感染HCV的关联性。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 679位研究对象(503位吸毒者和1 176位高危血源性暴露者)。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人群感染HCV的相关因素,通过TaqMan-MGB探针法对NF-κB1基因rs72696119和REL基因rs13031237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并分析其与HCV易感性的相关性。结果在吸毒人群中,女性吸毒者(OR=0
生物标志物辅助识别HIV感染者中神经认知障碍,尤其是血液中的生物标志物,凭借其操作简单、成本低、易于接受等特点,已成为更有前景的研究方向。本文系统检索了PubMed、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2008-2017年有关HIV感染者神经认知障碍的血液生物标志物研究文献,结合手工引文追溯检索到与纳入排除标准相符合的文献2篇,共纳入43篇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综述,以期为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目的分析我国≥18岁农民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的流行特征及聚集性,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利用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中的人口经济因素、血样检测数据和体格测量数据,选择≥18岁农民共3 367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于2005年发布的定义判定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具有≥2个危险因素定义为危险因素聚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社会经济因素与各代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