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学与青春相伴

来源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ghghjhghj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宿迁市钟吾初级中学坐落于秀丽的大运河畔、西楚文化的摇篮里。2005年,楚风文学社成立了。15年来,文学社定期开展文学活动,旨在培养社员们自觉传承传统文化的精神。社员们或到三台山森林公园采风,或诵读演绎儒家经典,或交流展示读书心得。
  社员们的写作能力也有了很大提升。自文学社成立以来,有1200余篇社员的作品发表在各级各类报刊上。在省级作文比赛中,社员们也屡获殊荣。
  校长寄语
  同学们,希望你们热爱文学,在楚风文学社这个乐园,以文会友,敢于表达自己,展示自己,绽放属于青春的光彩。
  ——宋志平
  教師寄语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徜徉于文学的世界,在古与今之间穿行,与高尚的、有趣的灵魂对话。
  ——王荣会
其他文献
堂上椿萱雪满头,他和她都佝偻着腰。庸常生活里的场景是:她“咕咚”一声,重重跌坐在床上,算是坐下;起时,她将全身力气集中于双手,使劲地攥着他的双手,他拽着她的双手引体向上,颤巍巍站起身来。她的腰身弯曲下来接近60度,他拽着她带动着她软不拉叽的双腿,迈着寸步向前挪移。他和她一起挪移。挪移到客厅的沙发上看电视,挪移到饭桌的转椅上吃饭,挪移到卫生间如厕,挪移到卧室里睡觉……挪移间,时光划过了白天和黑夜,划
小翔念三年级,课外书籍中有关于萤火虫的描述,在乡下的树丛里它们就像一朵朵闪闪发亮的蓝绒花。于是提出暑假要到乡下叔公那里去看看,因为你老爸说过,夏夜那里有数不清的萤火虫。  七月的那天,我和小翔来到了牛石村,村子后面是层层叠叠粗野的山丘,从近处向远处眺望,颜色由深而渐浅,山后清淡得可见一条溪水,叮当而流。  叔公讲,前几夜天爷也助兴,月下枝影吊吊,村里的人就如看夜戏。  我就冲小翔讲,那我们就等着今
苏雨和姜晓丽,原本属于不同的家庭,却一起成为留守族群中的一员,情感关系的产生,是自然而然还是有预谋?瘫痪的老公公,却能夜深梦游,诡异的目光会洞穿怎样的结局?  苏雨第一次与姜晓丽单独接触,是初春一日,在姜晓丽的家中。他给她抱孩子去。  世间有些事,往往有不可思议之处。比如姜晓丽的孩子和他之间的亲近关系。不知从哪天起,每次一见到苏雨,几个月大的奶娃娃便会对他目不转睛,眼睛越来越亮,随后就笑起来,张开
人们常说,老一辈科学家普遍对钱不看重,82岁的钱七虎就是一个典型代表。拿到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800万元奖金后,他仅用不到一周的时间便将其“花”了个精光,而且是一次性“花”完。  2019年1月8日,钱七虎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发表获奖感言时,这位满头银发的科学家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面对荣誉,钱七虎谈的依旧是责任与担当:“我作为军队的一名科学家,要始终把科技强军作为毕生的事业去追求,
方方的小说一向有对历史的深长追索,更有对现实的剑指人心。《各自沉迷或各自陶醉》紧切当下现实,思考知识分子的时代蜕变。小说的主线人物是高校教授李虚怀和马古立,代表着两类知识分子,也是两种生活方式与人生态度:一类是李虚怀和锦衣锦卫兄妹,他们是少年伙伴、青梅竹马,一起成长,彼此关爱,生活简单,让人还能感觉到世间的美好真情的可贵;一类是马古立和田劳,代表着混世、热闹的大多数,深谙各种人际关系和社会潜规则,
我是新疆石河子大学读者史一鸣,读了作家尤凤伟发表在贵刊今年第6期的中篇小说《命悬一丝》,感觉写得很精彩。小说紧紧抓住命案到底该如何定罪展开故事,既引人入胜又令人深思。我以前读过尤凤伟老师的《鸭舌帽》《中山装》,感觉他的小说构思都很巧妙,都有一个道具或抓手,然后展开故事,很紧凑又很吸引人。我不知道尤老师在构思小说之前是如何捕捉到这个道具或抓手的,能否谈谈秘诀?  尤凤伟:石一鸣先生读小说很用心呵,提
主持人语  同学们好,初初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初初要和大家一起走進八(下)第三单元——古诗文单元,“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虚构了一个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的世外桃源,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小石潭记》中,柳宗元记叙了游玩小石潭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秀丽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自己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之情。在《核舟记》中,魏学洢采用空间顺序,精细入微
这位优秀的青年士兵从事的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枪决死刑犯。某一天,这位神枪手的手突然得了怪病:鼠标指。得这个病是生理原因还是心理原因,他还能从事以前的工作吗?他将面临何种命运?  三个月前,三班战士敖奉林患了一种以前从没听说过的怪病——鼠标指,这不光让我这当排长的着急上火,连中队长和指导员都一次又一次地发问。后来,便干脆下了死命令,没有中队的命令,任何人不准再放敖奉林进电脑室。  说起敖奉林的这鼠标
我是西北大学读者严兴欣,是贵刊忠实读者。我注意到新时期初以《小镇上的将军》《惊涛》《马车》《镇长之死》等一系列小说蜚声文坛的江西作家陈世旭,数十年过去了,至今却仍以旺盛的创作力活跃于当代文坛。近年在贵刊接连发表了《一看就是个新警察》《花·时间》《欢笑夏侯》和贵刊今年第五期的新作《没有故乡》,这些小说都新鲜好看,耐人寻味,可贵的是作者都快七十岁的人了,却能与当代生活保持同步,因为小说中对一些时尚、新
江苏省宝应开发区国际学校博雅文学社成立于2016年,旨在培养“文雅学生”。文学社自成立以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专家讲学、作文竞赛、观影评影、社会采风等。校报《博雅报》为社员们提供了锻炼、展示自我的平台。  社员们在博雅文学社不仅修炼了好品行,还收获了成长的喜悦。他们在各级各类作文竞赛中崭露头角,在各类报刊上绽放光芒。  校长寄语  亲近文学,用文字表达感受,让写作成為一种习惯。祝愿博雅文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