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茎突隔膜人路切除咽旁间隙肿瘤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18088297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经茎突隔膜入路切除咽旁间隙肿瘤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采用经茎突隔膜入路切除的33例咽旁间隙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良性肿瘤28例,恶性肿瘤5例,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追加根治剂量放疗。

结果

采用该手术入路33例咽旁间隙肿瘤均完全切除。随访13个月至7年,中位随访时间4.6年,复发3例,其中1例为软骨肉瘤手术及放化疗后3年复发,1例脊索瘤和1例腺样囊性癌术后及放疗后5年复发,其余30例未见复发。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2例术后出现轻度口角歪斜,3个月后完全恢复;1例神经纤维瘤术后出现声嘶、呛咳,经对症治疗后好转。

结论

经茎突隔膜人路具有周围组织损伤小,术野暴露充分,手术并发症少,术者可驾驭性强,术式适用范围广的特点,是切除咽旁间隙肿瘤较为理想的手术入路。

其他文献
患者 女,32岁,因颅咽管瘤于2006年3月在我院行开颅颅咽管瘤切除术,2011年3月因肿瘤复发(图1)在外院行经鼻蝶颅咽管瘤切除术,术后出现脑脊液鼻漏.于2011年7月在外院行经鼻内镜下蝶窦脑脊液鼻漏修补术,修补材料为自体颞肌及筋膜,术后出现脑膜炎、腑积水,于2011年9月行经枕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2周引流管阻塞,脑脊液鼻漏复发.于2011年10月因脑脊液鼻漏、颅内感染、脑积水、低蛋白血症入住
【摘要】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日益复杂,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产生了深远影响。从移动阅读的特点和现状入手,结合大学生移动阅读的情况,分析移动阅读对于大学生的利弊,针对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的阅读情况,探寻如何引导移动阅读在高校的良性发展提出改革发展意见。  【关键词】大学生;移动阅读;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6)01-204-02  当下,移动互
期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拟于2013年7月12—14日在广州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鼻科学新进展与内镜延伸手术技术学习班暨内耳疾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届时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就内镜鼻一鼻窦外科、上下呼吸道变应性疾病以及内镜鼻颅底外科的现状与诊治进展进行深入剖析和探讨;同期举办的内耳疾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将就眩晕耳鸣的诊治、听觉植入技术及疗效评估、内耳实验技术等主题展开专题讨论。
良好的外科技术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基本条件,由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主办的国家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卫生部行业基金项目、Fisch国际显微外科基金会支持项目——协和颞骨显微外科技术研修班定于2013年6月21—25日在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微创外科技术实验室举行。研修班拟招收学员12名,为每一名学员提供颞骨、人工耳蜗和VSB训练用假体,每2名学员配教员1名,采取“stepbystep
目的研究小干扰RNA(siRNA)干扰上皮细胞黏附因子(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EpCAM)表达对下咽癌FaDu细胞体外侵袭、迁移、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机制.方法利用siRNA技术干扰FaDu细胞中EpCAM基因的表达;采用Transwell侵袭、迁移实验和平板克隆实验,分别检测干扰EpCAM表达对FaDu细胞侵袭、迁移及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
值此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创刊60周年之际,我刊拟举办系列纪念活动,欢迎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的新老朋友踊跃参与,活动内容包括:
脑脊液耳漏是指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经硬脑膜及颅底骨质缺损与鼓室、乳突腔的异常交通。常见原因包括外伤,听神经瘤及中耳手术并发症,中耳及乳突胆脂瘤侵蚀颅底,内耳及乳突的先天发育缺陷等。其中,自发性脑脊液耳漏(spontaneouscerebrospinalfluidotorrhea)是一种特殊的类型,
目的 探讨变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患者外周血中18T细胞、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cells,Treg)、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7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 β1,TGF—β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 2012年3—7月,收集32例AR患者(AR组)和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外周血,
【摘要】随着博物馆行业的发展,博物馆从业人员的自身发展也逐渐成为人们讨论的重点。博物馆的三大基础部门分别宣教部、典藏部、陈列展览部。因各部门职能不同,对人员的要求也有不同之处,所以本文主要讨论的对象是宣教部中的讲解人员。  【关键词】博物馆;讲解员;发展  中图分类号:G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6)01-206-02  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已有百年,专职讲解人员的发展亦
期刊
目的观察突发性聋(简称突聋)患者耳蜗受损时前庭耳石器传导通路受影响的范围、程度以及客观评价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住院接受治疗的单侧突聋患者40例,分别进行气导短纯音诱发的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cular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oVEMP)和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ervical vestibular evoked 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