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你在看电视时,突然发现:阿凡达的灵鸟,从纳美族的潘多拉星球飞到了你家的客厅;“飞人”博尔特脱离了比赛的赛道,犹如一阵风般在你的身边“飘”过;体型庞大的恐龙从远古时代复活,气势汹汹地向你迎面扑来……无论是现代的还是古代的,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似乎都“耐不住寂寞”,统统“跑出”电视屏幕.不过,不用怕,这只不过是3D(立体)电视的效果.
一、3D电视的原理
人以左右眼看同样的对象,两眼所见的角度不同,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像并不完全相同,这两个像经过大脑综合以后就能区分物体的前后、远近,从而产生立体视觉.立体电视的原理即为以两台摄影机仿照人眼睛的视角同时拍摄,在放映时亦以两台放影机同步放映至同一面屏幕上,以供左右眼观看,从而产生立体效果.
二、3D技术
3D电视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眼镜式,即要在配戴眼镜的情况下观看3D电视节目;二类是裸眼立体电视,即不需要配戴眼镜.
在眼镜式3D技术中,我们又可以细分出三种主要的类型:色差式、偏光式、快门式,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色分法、光分法和时分法.
1.色差式3D技术
色差式3D技术,英文为Anaglyphic 3D,配合使用的是被动式红-蓝(或者红-绿、红-青)滤色3D眼镜.这种技术历史最为悠久,成像原理简单,实现成本相当低廉,眼镜成本仅为几块钱,但是3D画面效果也是最差的.色差式3D先由旋转的滤光轮分出光谱信息,使用不同颜色的滤光片进行画面滤光,使得一个图片能产生出两幅图像,人的每只眼睛都看见不同的图像.这样的方法容易使画面边缘产生偏色. 由于效果较差,色差式3D技术没有广泛使.
2.偏光式3D技术
偏光式3D技术也叫偏振式3D技术,英文为Polarization 3D,配合使用的是被动式偏光眼镜.偏光式3D技术的图像效果比色差式好,而且眼镜成本也不算太高,目前比较多电影院采用的就是该类技术,不过对显示设备的亮度要求较高.偏光式3D是利用光线有“振动方向”的原理来分解原始图像的,先通过把图像分为垂直向偏振光和水平向偏振光两组画面,然后3D眼镜左右分别采用不同偏振方向的偏光镜片,这样人的左右眼就能接收两组画面,再经过大脑合成立体影像,在同一屏幕下显示两个画面,两只眼睛分别接收两个在屏幕上占一半的的画面导致清晰度减半,3D效果也随之减半.
3.快门式3D技术
快门式3D技术,英文为Active Shutter 3D,配合主动式快门3D眼镜使用.这种3D技术在电视和投影机上面应用得最为广泛,资源相对较多,而且图像效果出色,受到很多厂商推崇和采用,不过其匹配的3D眼镜价格较高.
快门式3D主要是通过提高画面的刷新率来实现3D效果的,通过把图像按帧一分为二,形成对应左眼和右眼的两组画面,连续交错显示出来.
三种眼镜式3D电视,需要使用专用的眼镜,而长期使用这种眼镜,看的时间长了会有头晕的感觉,不利于健康.戴3D眼镜时间过长,会产生视觉疲劳,如果患有近视或者青光眼的人戴上3D眼镜,会造成病情加重,还容易传播眼类疾病.
裸眼式3D技术大多处于研发阶段,并且主要应用在商用显示市场,所以大众消费者接触的不多.从技术上来看,裸眼式3D可分为光屏障式(Barrier)、柱状透镜(Lenticular Lens)技术和指向光源(Directional Backlight)三种.裸眼式3D技术最大的优势便是摆脱了眼镜的束缚,但是分辨率、可视角度和可视距离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
三、4D电视
4D电视是在3D立体显示基础上由单一空间上的立体显示升级为空间上、时间上立体显示模式,也就是可以满足全家人围坐在一台电视跟前同时以全屏的形式观看着各自喜欢的节目而互不影响,使得一台电视变为多台电视.
点、线、面、体就是0维、1维、2维、3维即3D,3D就是空间的概念也就是由X、Y、Z三个轴组成的空间.而4D就是进一个层次,即加上了时间的概念.时间与空间相结合就成了所谓的4D空间.
4D电视是利用空间与时间的完美融合而衍生出的一种特殊显示技术的电视.它既融入了传统的2D平面显示技术和时下流行的3D立体显示技术,又打破了单一空间上的显示方法,首次将时间概念,引入其中.
4D电视配备的眼镜同快门式3D眼镜一样,只是在观看2D和3D节目时的打开方式不同,因此也可以在4D电视上同时观看两部或多部3D的立体节目.
一、3D电视的原理
人以左右眼看同样的对象,两眼所见的角度不同,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像并不完全相同,这两个像经过大脑综合以后就能区分物体的前后、远近,从而产生立体视觉.立体电视的原理即为以两台摄影机仿照人眼睛的视角同时拍摄,在放映时亦以两台放影机同步放映至同一面屏幕上,以供左右眼观看,从而产生立体效果.
二、3D技术
3D电视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眼镜式,即要在配戴眼镜的情况下观看3D电视节目;二类是裸眼立体电视,即不需要配戴眼镜.
在眼镜式3D技术中,我们又可以细分出三种主要的类型:色差式、偏光式、快门式,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色分法、光分法和时分法.
1.色差式3D技术
色差式3D技术,英文为Anaglyphic 3D,配合使用的是被动式红-蓝(或者红-绿、红-青)滤色3D眼镜.这种技术历史最为悠久,成像原理简单,实现成本相当低廉,眼镜成本仅为几块钱,但是3D画面效果也是最差的.色差式3D先由旋转的滤光轮分出光谱信息,使用不同颜色的滤光片进行画面滤光,使得一个图片能产生出两幅图像,人的每只眼睛都看见不同的图像.这样的方法容易使画面边缘产生偏色. 由于效果较差,色差式3D技术没有广泛使.
2.偏光式3D技术
偏光式3D技术也叫偏振式3D技术,英文为Polarization 3D,配合使用的是被动式偏光眼镜.偏光式3D技术的图像效果比色差式好,而且眼镜成本也不算太高,目前比较多电影院采用的就是该类技术,不过对显示设备的亮度要求较高.偏光式3D是利用光线有“振动方向”的原理来分解原始图像的,先通过把图像分为垂直向偏振光和水平向偏振光两组画面,然后3D眼镜左右分别采用不同偏振方向的偏光镜片,这样人的左右眼就能接收两组画面,再经过大脑合成立体影像,在同一屏幕下显示两个画面,两只眼睛分别接收两个在屏幕上占一半的的画面导致清晰度减半,3D效果也随之减半.
3.快门式3D技术
快门式3D技术,英文为Active Shutter 3D,配合主动式快门3D眼镜使用.这种3D技术在电视和投影机上面应用得最为广泛,资源相对较多,而且图像效果出色,受到很多厂商推崇和采用,不过其匹配的3D眼镜价格较高.
快门式3D主要是通过提高画面的刷新率来实现3D效果的,通过把图像按帧一分为二,形成对应左眼和右眼的两组画面,连续交错显示出来.
三种眼镜式3D电视,需要使用专用的眼镜,而长期使用这种眼镜,看的时间长了会有头晕的感觉,不利于健康.戴3D眼镜时间过长,会产生视觉疲劳,如果患有近视或者青光眼的人戴上3D眼镜,会造成病情加重,还容易传播眼类疾病.
裸眼式3D技术大多处于研发阶段,并且主要应用在商用显示市场,所以大众消费者接触的不多.从技术上来看,裸眼式3D可分为光屏障式(Barrier)、柱状透镜(Lenticular Lens)技术和指向光源(Directional Backlight)三种.裸眼式3D技术最大的优势便是摆脱了眼镜的束缚,但是分辨率、可视角度和可视距离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
三、4D电视
4D电视是在3D立体显示基础上由单一空间上的立体显示升级为空间上、时间上立体显示模式,也就是可以满足全家人围坐在一台电视跟前同时以全屏的形式观看着各自喜欢的节目而互不影响,使得一台电视变为多台电视.
点、线、面、体就是0维、1维、2维、3维即3D,3D就是空间的概念也就是由X、Y、Z三个轴组成的空间.而4D就是进一个层次,即加上了时间的概念.时间与空间相结合就成了所谓的4D空间.
4D电视是利用空间与时间的完美融合而衍生出的一种特殊显示技术的电视.它既融入了传统的2D平面显示技术和时下流行的3D立体显示技术,又打破了单一空间上的显示方法,首次将时间概念,引入其中.
4D电视配备的眼镜同快门式3D眼镜一样,只是在观看2D和3D节目时的打开方式不同,因此也可以在4D电视上同时观看两部或多部3D的立体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