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护理实训室模拟病房在我校护理专业各项技能操作的常规教学及高考六项操作的集中训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是新建实训基地,建设经验略显不足,基于本人多年的临床实践及管理经验,发现我校模拟病房存在一些不规范之处。如:模拟病房布局不合理,教学仪器设备不完善,实训管理人员不专业等。其中安全隐患问题尤为突出。
【关键词】中职学校 护理 实训室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5-0248-02
前言
护理专业综合了理论知识以及动手操作的内容,其中的实训教学属于关键的环节,而利用护理实训室能快速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他们掌握必要护理技能。最近几年,衢州地区3所中职学校先后开展了护理专业,都加强了对护理实训室的建设和管理,目的是培养出更多的优秀护理人才,并且在实践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医用氧气罐悬空放置问题
氧气是易燃易爆物品,医用氧气钢瓶高达1.5米,直径219毫米,装满氧气后重量达到50公斤左右,瓶内压力高达15兆帕,学生在练习氧气吸入操作时必须使用大扳手用力将氧气流量表装置到氧气钢瓶的顶部,在装卸流量表的过程中很可能碰撞到裝满氧气的氧气钢瓶导致瓶体着地引起震荡导致氧气爆炸,后果不堪设想。根据医用氧气钢瓶使用管理要求必须做到:防热、防火、防油、防震。我们模拟病房的氧气钢瓶没有物品加以固定,而是悬空放置的。存在安全隐患。
二、练习后注射针头处置问题
使用后的注射针头属于损伤性医疗废物,如果处置不当容易引起针刺伤,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使用后的针头必须放置在特定的锐利盒内。每学期我校进行注射操作练习后需要处置的针头多达一万付,每个锐利盒容积有限,且只能装2/3满就必须将锐利盒封闭放于指定安全地点,由专门的部门进行回收处置再发放新的锐利盒。学校现有的锐利盒基本装满,如果再不联系相关部门来回收处置,学生练习后的针头将无处可放,到时练习后随手扔在治疗盘或是医疗垃圾桶内,容易导致针刺伤,甚至可能导致感染。
模拟病房的这两个安全问题迫切需要解决,以确保师生安全。以下是对这两个安全问题采取的措施:
三、氧气钢瓶的安全放置
第一,实施安全教育。每节课前进行氧气使用安全教育,使用氧气时动作稳重,切忌使用蛮力装卸流量表,上下课期间不在实训室打闹防止碰倒氧气钢瓶。第二,制度上墙。将氧气钢瓶正确使用流程图以文字形式上墙,安放在醒目位置,起到时刻提醒的作用,流程图牌需要学校相关部门制作并悬挂妥当,我负责提供流程图制作大小规格要求的图片和文字。第三,加强管理。安排一定的学生对实训室进行管理,教师加强巡视、发现不安全的苗头及时处理。第四,钢瓶安置。书面及口头向学校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按照医院标准每一个氧气钢瓶必须用铁链固定在墙上,而我们的墙面已经全部安装木质壁柜,不适合装铁链,但可以配备铁制氧气推车固定。氧气推拉车到位后我负责将氧气钢瓶安置到推车上固定妥当,同时教授学生如何使用。
四、练习后的针头处置
第一,实施安全教育。每次注射操作练习课课前进行针头正规处置和防止针刺伤的安全教育,在思想上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和对针刺伤的防范。第二,流程上墙。将注射后针头处置流程以文字形式上墙,安放在醒目位置,起到时刻提醒的作用。第三,规范使用。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列》将在实训室规划一处专门存放学生练习后的医疗垃圾和装满针头的锐利盒,墙上贴有醒目标识,具体标识我提供图片,学校制作好后我负责贴在醒目位置。安全宣教并检查每一床位治疗车治疗盘内有无针头。第四,回收处理。针头回收处置一般由衢州环保公司负责。校方可与环保公司协商回收处理练习后的针头并发放新的锐利盒[1]。
通过以上措施希望能达到以下效果:第一,妥善处理模拟病房27罐氧气瓶安放,消除氧气瓶悬空放置安全隐患。第二,协商解决好练习后的针头安置问题。与衢州环保公司联系妥当,定期来实训室运走装满针头的锐利盒,同时发放新的空锐利盒,避免因针头无处放置导致的针刺伤的安全问题发生。第三,让学生树立起医疗护理安全意识[2]。
除此之外,学校还需要加强对实训室团队的建设,把各个护理实训室资源整合起来,不仅有合作而且有分工,这样才能打造一个完整的团队,并且满足护理实训的要求[3]。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探讨了中职学校护理实训室模拟病房安全管理,并且在氧气瓶以及针头管理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有效建议,希望为相关人士提供必要的参考。对于中职学校来说,需要持续加强在实训室建设方面的投入,并且额外重视对于实训室的安全管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树立安全理念,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达成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钟雪莲.护理实训室课余开放管理初探[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0(01)
[2]谢志新.中职药学专业实训教改的探索与实践[J].海峡药学.2012(02)
[3]宛淑辉.中职护理实训教学的现状及改革[J].中国医药指南.2012(21)
【关键词】中职学校 护理 实训室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5-0248-02
前言
护理专业综合了理论知识以及动手操作的内容,其中的实训教学属于关键的环节,而利用护理实训室能快速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他们掌握必要护理技能。最近几年,衢州地区3所中职学校先后开展了护理专业,都加强了对护理实训室的建设和管理,目的是培养出更多的优秀护理人才,并且在实践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医用氧气罐悬空放置问题
氧气是易燃易爆物品,医用氧气钢瓶高达1.5米,直径219毫米,装满氧气后重量达到50公斤左右,瓶内压力高达15兆帕,学生在练习氧气吸入操作时必须使用大扳手用力将氧气流量表装置到氧气钢瓶的顶部,在装卸流量表的过程中很可能碰撞到裝满氧气的氧气钢瓶导致瓶体着地引起震荡导致氧气爆炸,后果不堪设想。根据医用氧气钢瓶使用管理要求必须做到:防热、防火、防油、防震。我们模拟病房的氧气钢瓶没有物品加以固定,而是悬空放置的。存在安全隐患。
二、练习后注射针头处置问题
使用后的注射针头属于损伤性医疗废物,如果处置不当容易引起针刺伤,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使用后的针头必须放置在特定的锐利盒内。每学期我校进行注射操作练习后需要处置的针头多达一万付,每个锐利盒容积有限,且只能装2/3满就必须将锐利盒封闭放于指定安全地点,由专门的部门进行回收处置再发放新的锐利盒。学校现有的锐利盒基本装满,如果再不联系相关部门来回收处置,学生练习后的针头将无处可放,到时练习后随手扔在治疗盘或是医疗垃圾桶内,容易导致针刺伤,甚至可能导致感染。
模拟病房的这两个安全问题迫切需要解决,以确保师生安全。以下是对这两个安全问题采取的措施:
三、氧气钢瓶的安全放置
第一,实施安全教育。每节课前进行氧气使用安全教育,使用氧气时动作稳重,切忌使用蛮力装卸流量表,上下课期间不在实训室打闹防止碰倒氧气钢瓶。第二,制度上墙。将氧气钢瓶正确使用流程图以文字形式上墙,安放在醒目位置,起到时刻提醒的作用,流程图牌需要学校相关部门制作并悬挂妥当,我负责提供流程图制作大小规格要求的图片和文字。第三,加强管理。安排一定的学生对实训室进行管理,教师加强巡视、发现不安全的苗头及时处理。第四,钢瓶安置。书面及口头向学校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按照医院标准每一个氧气钢瓶必须用铁链固定在墙上,而我们的墙面已经全部安装木质壁柜,不适合装铁链,但可以配备铁制氧气推车固定。氧气推拉车到位后我负责将氧气钢瓶安置到推车上固定妥当,同时教授学生如何使用。
四、练习后的针头处置
第一,实施安全教育。每次注射操作练习课课前进行针头正规处置和防止针刺伤的安全教育,在思想上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和对针刺伤的防范。第二,流程上墙。将注射后针头处置流程以文字形式上墙,安放在醒目位置,起到时刻提醒的作用。第三,规范使用。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列》将在实训室规划一处专门存放学生练习后的医疗垃圾和装满针头的锐利盒,墙上贴有醒目标识,具体标识我提供图片,学校制作好后我负责贴在醒目位置。安全宣教并检查每一床位治疗车治疗盘内有无针头。第四,回收处理。针头回收处置一般由衢州环保公司负责。校方可与环保公司协商回收处理练习后的针头并发放新的锐利盒[1]。
通过以上措施希望能达到以下效果:第一,妥善处理模拟病房27罐氧气瓶安放,消除氧气瓶悬空放置安全隐患。第二,协商解决好练习后的针头安置问题。与衢州环保公司联系妥当,定期来实训室运走装满针头的锐利盒,同时发放新的空锐利盒,避免因针头无处放置导致的针刺伤的安全问题发生。第三,让学生树立起医疗护理安全意识[2]。
除此之外,学校还需要加强对实训室团队的建设,把各个护理实训室资源整合起来,不仅有合作而且有分工,这样才能打造一个完整的团队,并且满足护理实训的要求[3]。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探讨了中职学校护理实训室模拟病房安全管理,并且在氧气瓶以及针头管理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有效建议,希望为相关人士提供必要的参考。对于中职学校来说,需要持续加强在实训室建设方面的投入,并且额外重视对于实训室的安全管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树立安全理念,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达成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钟雪莲.护理实训室课余开放管理初探[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0(01)
[2]谢志新.中职药学专业实训教改的探索与实践[J].海峡药学.2012(02)
[3]宛淑辉.中职护理实训教学的现状及改革[J].中国医药指南.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