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排“碉堡”沿河错落而建,在它们旁边,耸立着一栋栋风格各异、充满现代建筑设计元素的小房子——人们可能以为这是某个城市艺术街区的场景,而实际上,它位于华北平原上的一个曾经封闭落后的小村庄。
2021年开春后,这里很快将迎来第一批游客,他们不仅能入住独特的设计师民宿,还能体验到乡村种植和乡土风俗,与当地人相识同乐。
近日公布的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开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完善配套设施。”易居乐农在“共享农庄”的实践,正是对该领域的一次创新探索。
“空心村”变身“共享农庄”
前述的“共享农庄”创新,发生在河北省蔚县西窑头村。蔚县,古称蔚州,为“燕云十六州”之一,今为张家口市辖县。西窑头村距离县城只有2公里,然而近年来曾长期是个“被遗忘的角落”。
“原因没有别的,还是咱村太贫困落后了。”今年46岁的村委会委员任利荣告诉《新民周刊》记者:西窑头村原有110户285人,人均一亩四分地,每家每户基本只能种些玉米等庄稼。多年以来,村里的男人在农闲时外出打工,剩下女人留在家里做饭、守屋子。村子里没有学校,年轻人都把孩子放在县城读书,自己也不愿意留在村子里。常住村子里的只剩下100多人,这里成了典型的“空心村”。
西窑头村所在的蔚县是扶贫开发“三合一”的重点县,即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燕山—太行山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河北省环首都扶贫开发示范区重点县。自然条件所限,这里并不出产适合引入到城市里的农产品。如何在此探索出一套创新的扶贫攻坚以及乡村振兴的模式呢?
如果“让农产品走出去”行不通,那么不妨试试“让城里人走进来”。2018年,易居乐农的工作人员来到村子里,看到许多空置多年、年久失修已成危房的民居,有的甚至已经残破得只剩一片废墟。“我们认为这里是可以改造为对城市游客有吸引力的共享农庄的。”易居中国联合创始人、易居乐农董事长朱旭东说。


原来,他通过亲身调研了解到:悠久的历史给当地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当地有蔚州古城、暖泉古镇、古堡、古民居、古戏楼等景点,有年俗社火、打树花、拜登山、皮影戏、蔚州秧歌等原生态的民俗,其中的蔚县剪纸更是在2006年就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蔚县东临北京、南接保定、西倚大同、北枕张家口,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如果能引入高品质的民宿设计、建设和运营,打造“文化 旅游 农业”的特色品牌,是很有希望成功的。
“一房一院一田”的共享农庄模式,从集体参股分红、提供就业岗位、催生旅游消费、促进农产品销售等多方面带动当地农民增收。其中的关键点在于: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不变;企业行使运营权;当地村集体以集体建设用地或宅基地评估入股,获得项目经营收益权,村民随之获得分红。
2019年5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其中提到,要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让农民能够获得财产性收入,这是共享农庄“授之以渔”的创新尝试。
他们的想法得到了蔚县当地政府的认可和支持,县、乡、村各级领导干部一起上阵,与村民沟通在西窑头村建设共享农庄的想法,做各方面的协调。
2020年底,第一期共计20间设计师民宿在西窑头村落成,和这些风格各异、对村民来说格外新鲜的建筑一起到来的,是村里焕然一新的道路、干净卫生的环境。“过去我们一碰到下大雨就睡不着觉,因为村里全是泥路,雨水泡过之后泥泞得一塌糊涂,想走出去都非常困难。现在完全不一样了。”任利荣感慨:过去西窑头村贫困落后,几乎没有外人出入,导致近在咫尺的县城的居民甚至都不知道这个地方在哪里,这让她和其他村民感到特别尴尬;如今共享农庄的落地,让西窑头村在整个县里迅速“火”了起来,慕名而来的人一拨接一拨,村民们心中充满自豪。

乡村设计师民宿的“四个共享”
共享农庄的民宿,应该是什么样子?在Wutopia Lab创始人及主持建筑师俞挺看来,这样的民宿不应该只靠乡村带给城市游客的陌生感而存在。“如果只是因为乡村安静、空气好,城市人把这里当作一个‘疗伤’的地方,那他们或许只来一次而不会再来、也不会向其他人推荐。设计师在乡村要营造的,应该是高于城市的体验。”
这意味着设计师要在乡村这块洋溢着独特魅力的土地上,投入更多的匠心。毕竟,他们之前大多的建筑设计实践,都是在城市完成。“乡村的广阔天地,我们大有可为——这句话之前我只是听人说起,但当我真正走进乡村去做设计时,是真真切切有了这样的感受。”A Lifestyle设计工作室主持建筑师、ANS 国际建筑设计与顾问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蔡磊告诉《新民周刊》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