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继学从伏邪与脑髓理论论治出血性中风经验探析

来源 :吉林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tsb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伏邪的致病特点和脑髓的生理病理特征,探析任继学教授从伏邪脑髓论治出血性中风的学术经验.邪气隐匿于脑髓,久病化热、成痰、结瘀,遇其他诱因而导致出血性中风的发生或反复发作,因此,伏邪在出血性中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治疗上不仅要重视予伏邪以出路,更要兼顾脑髓的生理病理特点.急性期着重以“破血化瘀,泻热醒神,豁痰开窍”为法,方以三化汤加减化裁;恢复期以“补肾生脑,益气化瘀”为法,方以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桃红四物汤配合小针刀松解术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4月就诊于本院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1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应用小针刀松解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桃红四物汤,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膝关节疼痛程度、僵硬程度、骨代谢指标水平.结果 2组患者经过2个月治疗后,观察组的治愈率为94.9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WOMAC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
目的 探讨乙癸愈风汤联合针灸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肝肾阴虚证患者的治疗效果,为脑卒中恢复期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方法,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乙癸愈风汤联合针灸治疗,以2周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结束后,对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NIHSS)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变化,中医症状积分评价患者中医相关症状的改善情况,观察患者血清
“形神共养”的理论内涵体现了治未病和中医整体观念的特色思想,为从肝脾肾治疗桥本甲状腺炎亚临床期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从肝脾肾防治甲状腺特异性自身抗体对甲状腺组织及功能的破坏和逆转疾病衍化有着重要意义.在“形神共养”理论指导下,分别从肝讨论“神”的紊乱在桥本甲状腺炎发病的潜性作用和从脾肾讨论“形”的损伤是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病基础,强调了神形共养即疏肝健脾兼补肾是早期防治桥本甲状腺炎的重要原则.
温阳化湿贯穿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整个治疗过程,仔细论治须究三焦,不离气血.甲减初期,病在上中焦,气滞明显,涉及肝脾,治宜温阳疏肝;甲减中后期,病在中下焦,阳虚明显,涉及脾肾,治宜温阳利水;甲减迁延,因虚致瘀为主,涉及多脏腑,治宜温阳活血;故虽甲减难愈,以三焦气机失常为主,但整体调治,多法并举,则效如桴鼓.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全球性胃肠道功能紊乱疾病,给我国造成一定程度的社会和经济负担.中医药治疗IBS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及良好的效果,但未阐明相关的作用机制.IBS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是利用相应动物模拟中医病因病机建立的,可以模拟人类IBS的临床症状并进行症状的药物逆转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环节.本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结合中医与现代医学对此病的认识,比较不同的造模方法,以期为肠易激综合征选择合适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提供参考.
《傅青主女科》诊治月经病以五行学说为指导,重视脏腑气化,临证以肾为核心,注重肝、脾、肾及奇经的协调作用,并创制了许多独具一格的补肾方法及方药.傅氏从肾论治月经病,强调培固先天后天,阴阳既济调和,采用滋水泄火、滋水舒肝、温肾健脾、益肾通络、滋水养血的补肾方法;用药方面,以扶正调理为主,尤重补肾,善用引经药.
王檀教授认为,支气管扩张症当从肺痈进行论治,根据其反复发作的临床特点,当属于慢性肺痈的范畴,多由感染肺热病、肺痨病、小儿麻疹、哮病、肺胀等疾病后迁延不愈所致,以正气不足,肺体受损,痈毒留滞为病机关键.临证根据热毒转盛期、邪减正虚期证候特点辨证论治;缓解期应四诊合参进行辨别,总体治则为急性期清热泻火解毒;平稳期益气养阴或培土生金.此外,预后调养也决定着疾病的转归.
息肉的发病总由脾虚为先,湿浊、痰结、血瘀在后;以脾虚为本,湿浊痰瘀为标.故治疗应当健脾以治其本,化湿祛痰、逐瘀散结以治其标,如此标本同治才能恰对息肉之病机.仝小林院士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精选三味药物:威灵仙,皂角刺,生薏苡仁合成三味小方.方中生薏苡仁健脾祛湿以治本,调整机体脾虚之态,且薏苡仁能解毒散结,为治疗息肉的态靶同调之药;皂角刺搜风通络,化痰散结,其锋锐引诸药直达病所,威灵仙涤痰逐瘀,通行十二经络,可以消痰瘀凝滞之癖积,皂角刺和威灵仙同为治疗息肉的靶药.该三味小方态靶同调,标本兼治,从不同的角度达到健
目的 观察腰骶部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联合骶髂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骶髂关节紊乱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腰骶部正骨手法加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针灸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JOA评分和临床有效率.结果 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疼痛评分进行对比,2组治疗后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下腰痛评分进行对比,经治疗后,改善评分均提高,组间、组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有效
呕吐作为临床常见症状,可伴见于多种内科疾病,虚实寒热皆可见.仝小林院士认为呕吐发生的核心病机在于中焦气机逆乱、升降失常,在治疗中强调牢握病态,紧抓证靶,态靶同调.在治疗上以调理中焦大气运转,恢复气机升降为基本原则,在经典名方“连苏饮”的基础上联合生姜组成辛开苦降基础方,苏叶、生姜辛开,黄连苦降,以通肺胃、降胃火,调气机.方中苏叶的临床常用剂量为9~15g,黄连为6~12g,生姜为15~3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