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周瘦鹃翻译风格研究

来源 :外语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san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多译本语料库,通过对比周瘦鹃译文与黄建人、张经浩、陶颖等人的现代重译本,探讨周瘦鹃的翻译风格。研究从词汇和句法两个层面出发,同时将1911年前汉语白话原创文学文本作为参照库,找寻原创文本对周瘦鹃翻译语言的影响。研究发现,周译本篇幅比现代重译本短,偏好口语化表达,关注女性人物刻画,多使用传统白话小说词汇,平均句段长也小于后者,长句段使用频率较低,趋近原创汉语的行文方式。研究还尝试从社会文化和译者个人层面解释周瘦鹃翻译风格的成因。
其他文献
近年来,概念隐喻、转喻研究呈现出明显的跨学科趋势,取得了丰硕成果。认知语言学领域中隐喻、转喻研究的热点主要涉及隐喻、转喻多维度上的变异,隐喻、转喻的标注和识别,隐喻
本文基于性别主义翻译理论,以宋碧云《啼笑皆非》汉译本为例,分析了性别意识和政治倾向对宋译文本重建的实际影响。文章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的"曲意不忠"和对身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