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保险的网络互助:业务逻辑与监管应对

来源 :金融法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w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互助相较于商业保险而言,不再担任最后的风险承载者,而是由所有互助成员分摊损失,是以信息聚合、管理组织为核心业务的新型保险业务模式.网络互助业务依托互联网平台,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手段,使商业保险客户之外的弱势群体获得一定的互助保障,有较强的普惠金融性质,对其的监管不能与商业保险较高的监管要求等量齐观.稳定的社群规模、有效的平台治理机制以及资金是网络互助业务稳健经营的关键所在.在包容审慎的金融监管理念下,网络互助的监管应尊重该类金融业态的自身规律,通过引入风险定价、计提责任保证金等防范逆向选择,资金独立存管、限制多层账户等提高账户独立性及透明度;增强自律机制、数据安全等促成平台有效治理.
其他文献
我国《公司法》自颁布以来一直保持着两类公司合并立法、部分分别规范的体例,充分认可了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在“有限性”上的高度一致,却没有对两类公司的“个性”予以充分的关注.这致使我国《公司法》存在部分规范内容过于刻板、股东会董事会治理结构和“章”“法”权限划分的不合理以及两类公司各自专有制度的缺漏和混乱等问题.《公司法》对两种公司形态的规范,应当是紧密围绕着该两种公司的特征及功能展开的.在承认这两者共性的基础上,只有深刻剖析它们的本质差别,继而据此将这两者应当分别规范之处彻底分离,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弥补
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证券交易所的自律管理属性日趋强化,自律管理具备的灵活高效等监管优势获得更广泛的认同.在证券交易所自律管理职能向纵深推进的背景下,本文以自律管理司法介入的诉讼方式为视角,分析涉及证券交易所履行自律管理职能的纠纷适用行政诉讼程序所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新《证券法》关于证券交易所自律管理职能相关规定的变化,并提出修改相关司法解释的具体建议.在此基础上,本文探索构建恰当的行为标准以明晰证券交易所自律管理职能的法律性质,通过明确证券交易所依据业务规则履行自律管理职能的民事法律属性,更好地实现自律
*ST航通是2021年首例主动退市的上市公司,也是为数不多的为规避强制退市而主动退市的公司,该案值得关注与反思.这种规避型的主动退市方式以现金选择权代替退市整理期,能够减小中小股东在退市过程中的损失,有其可取之处.但主动退市制度中涉及中小股东利益保护核心的现金选择权与中小股东多数决机制在我国实施不过短短数年,尚不成熟,仍有明显不足.同时,主动退市制度在适用于本该强制退市的公司时还存在不适配的问题.因此,为使得此类规避型主动退市能够在未来有一定的适用性,应当有所改进.
金融科技给我国金融监管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我国需探索构建具有包容性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框架.在探索实践中,应充分考虑政府、市场、金融科技企业和金融消费者四个主体间的良性互动,探索多维合作治理路径,打造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业自治、公众监督“四位一体”金融科技治理新体系;金融监管机构应按照“划定刚性底线——设置柔性边界——预留创新空间”的路径逐步推进;合理借鉴域外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实践,通过创新服务机制,开展金融科技创新辅导,构建创新试错容错空间;建立“事前审慎把关”“事中动态监控”“事后综合评价”的全生命周期安
在中国证券市场上,不少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会作出增持公司股份、向公司注入优质资产等公开承诺,但这些承诺并不总能得到实际履行,极大地伤害了中小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和信心.对此,2019年新《证券法》增设了公开承诺相关规定,但该规则过于概括仍需进一步解释和适用.对此第一种可能的解释路径是传统民法上的单方允诺规则,但其障碍在于公开承诺并未直接赋予任何特定相对人向其主张承诺实现的权利,这不符合单方允诺的本质特征.结合第八十四条第二款加强自愿信息披露和提高违规成本的立法目的,更合适的解释思路是《证券法》上关于预测性信
游戏驿站(GME)事件因机构投资者对于GME公司股票的重度卖空而起,多空博弈引发股票价格异常波动及投资者损失.这一事件反映出美国证监会(SEC)制定的SHO规则在执行中存在漏洞,导致针对GME股票的卖空头寸过高和风险积聚.就美国SHO规则与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及欧盟SSR规则对比来看,卖空交易的监管逻思路整体较为趋同,既充分肯定了卖空交易对于市场的价值,并强调信息披露、约束裸卖空等,也存在监管强度上的差异.审视我国卖空交易制度,主管部门作出了集中授信加交易前端控制的强监管安排,可有效防止卖空头寸失
随着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进一步扩大,特别是沪深港通相继推出、存托凭证试点先行,跨区域证券违法行为也渐趋增多.这类不法行为可能同时违反两地证券法律,两地证券监管机构均有权采取执法行动,进而引起执法管辖权竞合.如缺乏必要的管辖协调机制,可能出现竞争性执法或执法真空等问题.本文将阐述内地与香港证券执法管辖权的属性与边界,分析管辖权竞合的表现与影响,并借鉴境外相关经验,探讨两地证券执法管辖权问题的解决路径.
数字人民币是人民币的数字化形态,其发行流通将在金融领域乃至社会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如不在法律制度上做好充分准备,可能将极大地影响其发行流通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夯实数字人民币发行流通的法治基础既是“稳妥推进数字货币研发”的应有之义,也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数字人民币研发需要重点开展的工作内容.本文以如何在法治框架下实现数字人民币战略为研究目标,对数字人民币发行流通必要支撑性法律制度进行系统分析,提出法律规范的完善建议.
平安银行未向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客户推介、销售合适的金融理财产品,违反了商业银行代销理财产品时应当履行的适当性义务.但各审法院在认定银行违反适当性义务之余,均以客户未履行必要的注意义务、未及时赎回产品为由,适用过失相抵规则以减轻银行责任.尽管《九民纪要》规定,金融机构违反了适当性义务,所有的投资损失均应由金融机构承担,但这一规定并不合理,多数法院在实践中并未遵守.研究发现,应该适用过失相抵规则:由金融机构承担大部分责任,消费者为缺乏必要的注意而分担小部分损失.这样做既保护了消费者,又防范了道德风险,有利于培
借蚂蚁集团向科创板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机会,我们得以揭开其集团内部施行的股份经济受益权(SERs)激励计划的神秘面纱.对蚂蚁集团而言,该激励计划属于现有监管框架下的创新方案,其特殊的授予标的以及运行方式实现了计划管理人和授予人、受益人和结算人的双重分离,可缓解兑付压力,并对蚂蚁集团的财务报表产生积极影响.然而,对于员工而言,该计划灵活的授予价格及单一的变现方式可能使员工无法获得期待利益,独特的运作模式可能使员工面临兑付不能的风险,且相关争议存在无法纳入劳动争议处理的风险.目前,应当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分别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