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生命一个平等的价格

来源 :安全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ot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西盂县“12·9”矿难遇难矿工的赔偿标准最终确定为每人20万元(人民网太原2004年12月19日电),这相对于过去的矿难赔付标准,简直是一个天价,不仅突破了过去同类事故的赔付标准,也突破了我们每一个人心里对生命价值的认知。
  上个月,包头空难赔付标准创历史新高,不包括航意险,每位遇难者赔21.1万元(2004年11月29日《华夏时报》);而陕西铜川陈家山矿难赔付标准当时也创了历史新高,每位遇难矿工却仅赔4.464万元(2004年12月2日《东方早报》)。在存在意义上完全平等的生命,却在不同的灾难中被市场残酷地标出了不平等的价格!赔付同样的生命,两个“历史新高”竟相差近5倍,让人不得不思考:生命的价格究竟如何界定?事实上,长期以来,矿难赔付如同矿工的生活一样,一直排斥于主流话语之外。此次山西盂县矿难破天荒将赔付标准定为20万元,深入地下的矿工与高高在上的民航乘客,他们的生命在价格上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平等。
  在经济学意义上,生命确有支付价格,也正因此,对遇难者的赔付才有了相对公平的标准和现实意义。根据经济学的观点,市场为生命标出“公平价格”的计算原则是:确定一个生命创造收入的能力和生命得以延续的年限,按适当的贴现率将未来可能创造的全部收入折合为当下的价格。按此原则,如果中国人均GDP为1000美元(综合考虑职业、职业年限、当地生活水平等),期望寿命为70岁,贴现率为5%,那么一名20岁的中国普通工人,其生命价格约为2万美元。按此标准衡量,包头空难遇难者获得的赔付接近公平价格,陈家山矿难遇难者获得的赔付则仅占公平价格的27%。而盂县矿难的“天价”赔付,事实上只不过是还原了作为一个劳动者的生命的公平价格。
  问题不在于长期以来生命价格不平等这一事实本身,而在于其背后隐藏着一个对身份认同天生不平等的集体无意识。空难中逝去的生命更倾向被默认为社会精英,因此,包头空难中53名机上人员的名单及其身份赫然见诸报端,对他们的赔付不必考量其劳动能力;而矿难中逝去的生命处于社会最底层,常被忽略不计,因此,从陈家山矿难中我们只能看到166人这一抽象数字,对他们的赔付仅仅从其创造实际收入多少的角度考量。当身份认同成为一个商业社会里社会价值观的一部分,生命价格偏离公平价格就成为一种必然。
  如今,20万元的“天价”唤醒了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这两句话:生命无价!人人平等!
其他文献
去年12月2日,是福建省人民政府确定的"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日".泉州市公安交警支队隆重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122交通安全宣传日"活动,向广大交通参与者深入宣传<道路交通
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继续培训最关键的环节在于培训课程的设置,然而,我国继续教育培训课程的设置在课程设置原则、课程价值、教学模式、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上存在阻碍教师专业成
由于年龄、心理、身体条件及行车环境上的差异,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错觉,导致错误操作而造成险情。所以,只要认识、了解这容易引起错觉的特点,避免错觉的产生,就能保证行车的安全。    速度错觉    在行车过程中,驾驶员往往是以参照物的相对移动速度来判断车速的快慢来操作车辆的,并不是完全依靠车辆自身车速表的指示针来操作车辆。这样,参照物的多少以及它和驾驶员之间的距离远近就会影响到驾驶
在现实生活的压力下和佛道之学的刺激下,宋代初期走向儒学的"内转"。用福柯的"生存美学"思想来帮助诠释和深入理解宋代初期文人士大夫追求心灵自由的内在转向及"使生活艺术化"的实
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运用多种学科的理论和办法,从各个不同学科的侧面,研究工程中造成人体伤害的有害因素,从而保护从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随着建设工程个性化的加强,高层、超高层、地下建设工程的涌现,工程结构、施工工艺的复杂化,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等的广泛应用,给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与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传统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也将受到挑战。除了政府加
蓬勃发展、壮大的民办高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学校的教育质量问题密切关系到其社会声誉和就业等一系列问题;确保良好的教学质量
在牙轮钻头的破岩过程中,影响牙轮转速的因素非常复杂,因此,研究牙轮钻头的轮头速比对岩石破碎机理研究和钻头设计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总结了国内外以力矩平衡、最小功原理
文章从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特点出发,针对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在对《地图学》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及在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在《地图学》重点课程建设中对《地图学》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地图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期望能为《地图学》重点课程建设项目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