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花就是一个形容词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s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到网上一组泸沽湖海藻花的照片,很惊艳。水至清,海藻花浮于水面,白色瓣,晶莹明秀,若云似羽,轻盈俏俏,素静幽幽。一张张图片看来,顿觉得整个人坠进了仙境之中。
  一连三天,我一直在想用一个词来形容这小巧秀丽的海藻花,可是,我找不到。海藻花美,美得像什么呢?后来,不知为什么,我脑子突然蹦出来一句:海藻花美得像形容詞。
  我自己也一惊,这样的修饰,可能太不着边际了。可是,看那些小小巧巧、白白净净的小花飘于水面上,真的仿若一个个形容词一样——它们开花,它们白着,它们安静着,它们端然美好,它们只为了修饰泸沽湖之美呀。
  一朵花,原来可以芬芳,也可以修饰一片水、一棵树、一座山啊!
  真是美!一朵花就是一个形容词。我突然明白,我走过的那些山,山里的野花,我路遇的那些不急不躁开着的白的红的紫的蓝的花,原来一直在野山里,在路边,开成一个个的形容词,只为了修饰一座山,修饰一个爱花人的山川岁月。
  一朵花,开在枝头,开在深山里,它不做名词,它没想成为一棵树、一座山的主角,它们只是以自己的绽放,来修饰一棵树或一座山。
  一朵花,红着艳着香着,飘到另一枝头,或飘到水面上,飘到一个旅人的衣襟上,但它不做动词,它的开与谢,它的芳香,只为了修饰美,它安静地做着形容词的身份。
  一条小径,用花来修饰,美意有了,韵味也足了。杜甫《客至》里那一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曾让我羡慕良久。我想走进那样一条花径里,一直走一直走。我是远道而来的旅人,风尘仆仆,却从一条花径里,走进一扇为我而开的门里。
  一条小溪,用花来修饰,仿佛溪里流的不是水,是花。范成大有诗句“新春行乐处,南北共花溪”,春行最旖旎的,莫过于春水初生,花开一溪。此时行走,心里也开一瓣瓣的花香,会微笑想起那些美好的往事,或一个美好的人,这时望一眼溪水,万千思念,随春水邮差寄走。
  一个人,用花来修饰,总或多或少地带着点仙气似的,比如桃花面、杏花眼、幽兰心,花将一个人形容得似画中人。
  因为海藻花,我有了这样奇妙的联想,让我禁不住回想走过的路、看过的花,心中充满着感动与感恩。从此我知道,那一朵一朵的花,不再仅仅是花。
  一朵花,以一个形容词的身份,修饰着山河草木,修饰着大地之书中每一篇朝华夕秀,修饰着一个美好的人一生的天真与热爱。
  从此,拥有怎样的山河壮阔,遇上怎样的风狂雨横,我都只愿是那个装着一口袋花籽回家的人。这样,我的窗台、我的书房,总会开出一朵一朵的形容词,它们大美无言,安安静静地修饰着我那些朴素的光阴。如此,我想我也会开成一朵花,一生来修饰着一个人。
  “一朵花就是一个形容词”,这句话真是妙不可言!没有一朵花是不美的,但花朵的美,并不是留给自己看的,而是修饰了一条小径,修饰了一条小溪,修饰了一段光阴——“一朵花,以一个形容词的身份,修饰着山河草木”,“修饰着一个美好的人一生的天真与热爱”。有花修饰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令人心驰神往。我们相信,有花修饰的小径,那一路芳香的尽头一定有扇为我们而敞开的门扉;我们相信,有花修饰的溪水,那顺流飘荡的花香载来的一定是美好的往事;我们相信,有花修饰的人们,那朴素的光阴早已溢出了馨香……其实,我们也可以让自己做“一朵花”,传播美好,修饰生命,让人生盈满芬芳。
  【文题延伸】最美的词语;用美好修饰人生;传播美好……(小引)
其他文献
在安德列很小的时候,台湾著名女作家龙应台就制定出周详的培养计划,希望儿子今后能像她一样,也能成为一名作家。  儿子上学了,她惊讶地发现,儿子似乎对写作并不感兴趣。  一天,已上小学五年级的安德列放学回家,看到正在书房里写作的妈妈,苦闷地说道:“妈妈,我也许永远不会成为像您一样的作家,我今后也许只能成为一名普通人。”龙应台忽然意识到,儿子的成长剧情,也许完全脱离了她精心编写剧本上那样的情节了。她走到
城南  【宋】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  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  惟有青青草色齐。  愚溪诗序  【唐】柳宗元  灌水①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②焉。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③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
酿在白瓷瓶中的时光,于岁月之中沉淀出芬芳。  不过是一盏白瓷瓶,不过是母亲掌心一汪白色的柔香。可不知怎的,偏生这样让我着迷。  “雪花膏”,旧时人们这样唤它,我自幼对它生出的喜爱,大抵也是依了这柔软的名。瓷瓶就那样独自立在窗边,除却瓶身上一朵描金的小花,再就是素白。光线透过瓶壁映出瓶中起伏的轮廓,让我曾望着它出神:那里一定藏着一座雪丘吧!我惊叹它的神奇,在脸上涂了一些,便将尘埃挡在皮肤的外面,要不
有一句话,我年轻时读到过,一直难以忘记,叫“每一个开始里都住着一位天使”。  偶尔向朋友提及,他眼睛一亮,说:这句话可以总结他的半生。  他曾品学皆优,是村里唯一去了城里读高中的孩子。暑假,他仍然每天去老师家补习。放学路上,他会沿小路在村里逛一圈:苹果正渐渐成熟,小麦越来越饱满,去年飞走的乌鸦现在还没回……要离开亲近的一草一木,去全然陌生的环境,还年少的他,无限害怕。  能交到知心朋友吗?在他想象
这是一些不经意流露的永恒的文字  这是一些会特别触动你心灵的瞬间  意味隽永,即读即用,作文大用场  自 律  林语堂当年除了在大学任教之外,还身兼数职,工作很忙。但他给自己定了条铁律——每天给自己两小时休闲时间。他为此推掉了许多采访及各种应酬——这两小时,只用来休养身心。每天两小时,雷打不动,哪怕在家莳花弄草或无所事事。年近耄耋,林先生仍精神矍铄,才思敏捷。身心健康是人生之基,“会活”才是人生赢
四月下旬,时尚的帆布鞋踏在百年前曾有布履与马蹄踏过的那条青石板路上。转暖了的,属于沙溪古镇的春风,带着草木与新雨后的泥土味道拂过面庞。  这座讨喜的古镇坐落在姑苏——我的家乡。  独自一人走在街中,父母在一家古色古香的小茶馆里喝茶,街两旁是些卖米糕与糖的店面。空气里香甜得很,像有人迫不及待地拆开了一大罐蜜糖,又将它们分成千百万份融进了每个角落,手忽地触见一团绵软的东西,是与春风相似的温度,把它用食
她调到这所重点中学时,已经不年轻了。因以往的教学业绩显著,校领导对她寄予厚望。  可是才两个月,她就“搞砸”了,她带的班级期中考试成绩年级垫底。学生灰心,家长埋怨,领导疑虑。  原因是,她觉得重点学校抓得太紧,学生没有喘息时间,她看到孩子们一个个都很少有笑容,她心疼,故采取了相对宽松的方式。  她向各方保证,給我一点时间。  她让班长通知:明晨五点集合,看日出。家长说:“这个老师神经病啊。”学生嘟
4月16日,执导13部《猫和老鼠》的导演吉恩·戴奇去世,享年95岁。他的离世引发了人们对于这部经典动画片的重温与怀念。  《猫和老鼠》的制作过程非常不易。以背景音乐为例,这部动画中暗藏了诸多世界级的经典音乐: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肖邦的《大圆舞曲》、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据统计,出现在《猫和老鼠》中的古典音乐有五十余首。  有一集,汤姆正在弹奏李斯特的名曲《匈牙利狂想曲第2号》,它从
2019年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诞辰120周年。  1899年2月3日,老舍在北京出生,那一天是腊月二十三农历小年,又恰好是立春,于是父母给老舍起名“庆春”。 老舍的一生,过得并不平静。他早年丧父,家里条件困难,得人资助才上得起私塾。他历尽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勤勉写作,获得了“人民艺术家”的赞誉。老舍的一生是充实的一生,他写作勤奋,作品众多,被誉为文艺队伍中的劳动模范。  他的作品语言朴实,通俗风趣,有
谁的心中不曾有光,那是值得一生换取的梦想。  ——题记  台阶上,如水的月光散落了一地,他身体微倾,手中掐着香烟,在淡淡的薄雾中吹出大大小小的烟圈。  脑海中不断回放着这段陈年旧事,怕是永生不忘。那天的父亲是极缓慢而庄重的,他在天穹的注视下,用烟诠释了自己那追光的往事。一件沾满油渍的深蓝色T恤,在岁月中透出暗黄。他仰着头,时不时地发出极长的鼻息声,又再次喷云吐雾,身影淡入烟雾。那一刻,所有烟雾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