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应鼓励摆地摊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eeze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洪森,作家,辗转于上海、美国,现在香港媒体任职,创办真名网。
  
  多年前我曾经在真名网和自己的博客呼吁国家制订《地摊法》,对合法地摊作出法律界定,将摆地摊纳入法律保护范围。
  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比重很高的人口大国。向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将长期面临棘手的就业问题。为了确保社会平稳过渡,政府应该采取一切有利于创业、有利于就业的经济政策和法律手段。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应该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然而,遗憾的是,最近这10年来的经济发展,政府采取的是“抓大放小”,重点扶持500家国营龙头企业,在资源配置上给龙头企业以各种便利。政府的理由是这些企业关系国计民生。结果呢?这项政策不但加剧了垄断和高度集中,老百姓也并没有从垄断企业得到价格公道合理的服务,电信业、燃油业的价格高于发达国家就是一例。
  资源配置倾向高度垄断的龙头国企,加上各种行政管理以收费敛财为最大目标,势必挤压甚至扼杀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至于个体户或者说自雇者,在各地“面子工程”“城市形象”以及工商管理高收费的阻击下,更是生存艰难。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的统计,我国个体工商户1999年是3160万户,到了2004年,下降为2350万户,5年间净减少810万户。不入流的“摆地摊”更是各地城管打压扑灭的目标。10年来城管暴力执法导致的人命案件,层出不穷。
  这种政策的效果如何呢?我们用官方自己的统计数据来说话:到2007年底,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吸纳了全社会75%的就业人员,提供了全国60%以上的出口额和超过45%的税收收入,创造了全国70%的新增工业产值和55%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这说明,国家花了大力气大价钱扶植的“大儿子”并不争气,贡献大的还是中小企业。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生产关系必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表明,它们才是适应国情的有生命力的活跃活泼的生产力。既然如此,我们的政策为什么傻乎乎非要偏向消耗大贡献小的龙头国企呢?
  目前遭遇世界金融危机和出口贸易急剧下滑的双重打击,数十万中小企业扛不住纷纷关门,大量农民工失业找不到工作提前回乡过年。失业人口暴增势必带来社会动荡。政府这时候想起中小企业的好处来了,提出要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
  但是仅仅想到这点是不够的。有很多农民工,家乡土地已经被征用,甚至连房子也没了。他们在城市失去工作,不属于享受低保的人口,又回不了家乡。这些人怎么办?显然,允许甚至鼓励摆地摊,是解决失业人口自谋出路的好方法之一。国家应该制订法律,给地摊提供足够的保护。我认为,只要做到不妨碍交通,不影响居民生活,不污染环境,一切公众场所都必须允许摆地摊。城市管理政策应该为方便摆地摊服务,而不是像过去10年来一味打压。城管队伍要根本扭转工作职能,他们的主要职能应该是保护和维护地摊市场,使地摊市场清洁有序。
  只要有穷人的地方就有地摊市场,只要想买到便宜货的心理存在,就有地摊市场。因此,地摊市场不但可以解决很多人的生活来源,同时也降低了穷人的生活成本,使穷人容易活命。穷人容易活命,社会就容易安定。这么简单的道理谁都懂,我们的政策为什么反其道而行之?关键在于目前城市管理的思路是对上负责对官负责。所谓“城市形象”“面子过程”说到底是为了当官的形象为了当官的面子。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比我们富裕得多,还不是照样有地摊?有谁会因为美国、日本有地摊,就觉得他们的形象有问题他们的面子没了呢?
  真正丢国家脸的不是有地摊,而是为了消灭地摊不时闹出人命来。
  有关地摊法,我提出下列几条:1、凡是不妨碍交通、不影响居民生活、不影响学校教育的公共地段,都必须规划出摆设地摊的位置;2、凡是新建的公众地区地段,都必须事先规划出摆设地摊的位子。3、地摊位置的设置要和人流量成正比。4、摆设地摊免税;5、地摊地段的清洁以及秩序管理维护费用由各地摊主按照使用面积承担。
  以上五条算是抛砖引玉吧。
其他文献
4年一次的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不仅触动最为敏感的党派相争,也像磁石一样吸引大陆台商的注意力。每到投票前夕,台商们就匆匆东返岛内,投完票后又急急离开,如政治候鸟般迁徙两岸。他们希望以自己的选票把握台湾的未来。今年,他们的热情更加高涨,要用选票寻回台湾失落的核心价值,也对选后的经济满怀信心。    返乡投票。规模空前    依据“台企联”会长张汉文提供的数据,4年前的3月下旬,按各主要进出口岸统计,约
深圳特区的未来之路,可能有很多条路径与选择。其重构也涉及诸如中央政府对于“特区”身份的再定位。涉及深圳 香港这一“完美婚姻”在“世俗生活”中的实践检验,涉及深圳的产业升级之路等各方面。这在上期“独家策划”中,已经通过全方位的展现视角,给了我们一个较为清晰的轮廓。  在上述的思考与反思中,笔者认为需要我们更加关注的是文化因素。萨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把世界看作一个具有各种不
城市和农村的不同选择    《南风窗》:毋庸置疑,早期的改革是多数人受益的改革。而在叙述早期的改革经验时,人们总要以“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个带有神话色彩的故事开头。在您看来,农村大包干的实质是什么?它所起到的制度变革的意义又在哪里?  温铁军:大包干的结果,是传统的恢复。我曾经多次讲过,大包干所造成的农村经济基础不外乎是“传统的小农经济 村社制”,其财产和分配关系则是“土地均
律师,一个颇受人羡慕又颇受人非议的职业。  如果不考虑职业风险和职业成本,也不考虑行业内分布不均的问题,单纯从数量上分析上海律师的年平均约24万元的收入,是2005年同期上海人均年收入18645元的近12倍。从经济意义上说,他们属于“富人”,因此律师行业越来越为人们所向往,法学法律专业也变得红火。  但在普通百姓中,很多时候,律师也属“道德败坏型”,即认为他们是“富有的,混淆是非的,狡猾的、贪财的
非洲是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大陆,中国人在当地的经营、活动会越来越频繁,顶着“中非人民一贯友好”的帽子盲目松懈,或草木皆兵裹足不前,都是不理智、不成熟的表现。    2008年最让中国人熟知的两大非洲风险源,一是索马里海盗,一是苏丹反政府武装。前者危及各国船员,已引起欧盟大军征剿;后者偏爱绑架中国工人,牵涉中国在动乱地区外交走向。除此而外,一些寂无人知或易为世人遗忘的事件也曾经深深困扰在非洲的中国工人。
草色遥看近却无,2007年即将翻过去了。这一年的中国,继续着往年的喧嚣,继续在流行中前行,继续在交媾中孕育,已经竖起的生活的旗帜,在近30年的沧桑巨变后,继续飘扬。    “恶俗”之争与审美主权    近年来,中国文艺界很少因为一部重要的作品引起社会关注,能让大家讨论的,往往都是一些“环保”议题。比如2006年底,德国汉学家顾彬炮轰中国文学是“垃圾”,几个月后,文化学者朱大可同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
“奖金问题不是为我一个人,而是为了中国体育界。”于芬毫不犹豫地说,“如果这事儿偃旗息鼓,不了了之,大家会觉得体育界的腐败黑幕真是永远碰不得!”    11月17日下午,国家体育总局游泳中心召开新闻通气会,奥运会后体育界最为轰动的于芬事件在口水仗之外,终于再有实质进展。  游泳中心认为,于芬的奖金总额没有“数百万”,仅26万余元。除一笔2万多元的奖金,通知于芬,但于芬不来领取外;其他奖金或由于芬自己
随着近年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入,中国与两方国家互办“文化年”的形式已经为人所熟知,正在进行中的“德中同行”,从2007年8月到2010年10月期间,在不同城市举办分站活动。目前,该活动已经走过了南京和重庆两地。  日前,本刊采访了该活动的项目总监、歌德学院(中国区)总院长米歇尔·康-阿克曼。  作为汉学家,阿克曼是最早将中国当代文学译介到德国的人之一。1970年代就来到北京念书,先后4次来中国工作,他
“不要咖啡了,我喝茶吧。”可能是不太适应沈阳仍带寒意的天气,赶来出席“第五届全国优秀创业企业家年会”并接受“全国优秀创业企业家”颁奖的孙文杰有点感冒。他端起一杯红茶,与记者谈起自己作为第一拨闯荡香江的“国企人”,在香港20多年的工作经历,直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香港有所不同,在香港做企业相对简单些,讲科学性;而在内地,管理更多的时候是一门艺术”。   这位不失儒雅、征求记者同意方才解开领带以缓解喉
教皇祝福北京奥运   5月7日,中国爱乐乐团及上海歌剧院合唱团联袂在梵蒂冈保罗六世音乐大厅举行了专场演出。这是中国乐团首次在梵蒂冈城进行演出。欣赏演出的教皇本笃十六世在演出间隙登台致词,教皇向所有中国人民致意,并祝福北京奥运会取得圆满成功。教皇说,音乐成为不同民族和文化碰撞、了解和借鉴的特别载体,是超越一切障碍的工具。教宗本笃十六世在5月14日例行公开接见活动的最后特别提到了中国四川省汶川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