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策略量表的设计与编制

来源 :心理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on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征询专家意见,以及结合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特点,编制适用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策略量表.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等手段,对量表题目进行编制,正式量表由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三个维度组成,共包含30道题目.问卷信度(一致性系数、重测信度、分半信度)与效度(结构效度、效标效度)合理,可以作为测量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策略的有效工具.
其他文献
采用网络道德量表、道德推脱问卷、去个性化网络行为问卷和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对320名大学生进行线上施测,探讨网络道德与去个性化行为的关系,以及道德推脱和共情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网络道德与去个性化网络行为、道德推脱以及共情显著相关(r=-0.17,p<0.01;r=-0.13,p<0.05;r=0.23,p<0.01);(2)去个性化网络行为与道德推脱、共情显著相关(r=0.49,p<0.01;r=-0.24,p<0.01)(3)道德推脱和共情在网络道德与去个性化网络行为之间起平行中介作用,
2020年2月,由两高两部联合印发的《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提出了关于依法严惩疫情防控违法犯罪行为的十大解释性意见,规定的内容包含了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在内的数个罪名司法适用问题,其中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最为重要.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先前对此罪状应用较少,且存留部分立法空白,如何正确理解与把握此罪值得深入研讨.对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构成要件进行梳理,特别是对本罪的主体、行为及因果关系进行准确界定,厘清本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罪之间
神经现象学自提出伊始即面临着如何与自创生、生成认知等理论部件相兼容的理论统一性问题.神经现象学首要地强调了第一人称视角的不可还原性和第一人称方法的独立性,同时并没有否定第三人称视角的实在性和第三人称方法的合法性.于是,神经现象学更适合被理解为某种在两视角之间存在对应性关系的两面性理论.通过理论回顾和发掘,神经现象学在其提出早期可能已经暗示了可替代的范畴-理论进路,由此与之存在亲缘性的罗森复杂性可能有助于实现神经现象学的理论统一.
为探讨大学生孤独感与抑郁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采用情绪和社交孤独感量表、反刍思维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抑郁量表对52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在控制性别和年龄的条件下,大学生的孤独感能够正向预测其抑郁水平;(2)反刍思维在大学生的孤独感和抑郁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反刍思维的中介作用,即反刍思维与抑郁的关系受到社会支持的调节.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孤独感和反刍思维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以及社会支持的保护机制,对大学生抑郁的预防和干预有一定的启发性.
黔桂交界区域集体林权纠纷多以村民生产小组为当事主体,纠纷数量多、规模大、持续时间长,掺杂各种冲突.纠纷原因复杂,主要有客观上历次行政确权工作粗疏带来的错误后果,有历史上特殊时期的平调、借用等造成的产权模糊,有观念上林农对于行政边界与林权边界的混同或对“祖宗山”权属继承的有意无意地想象.由于对林业经济价值的追求,林农逐渐放弃传统民间调解手段,而是穷尽一切诉讼渠道去博弈、争取.林农的维权欲望和能力在不断增强,但是林权纠纷结案率依然偏低,这预示着新时代林权纠纷的解决需要新理念、新价值导向和更为完善的法规政策.
冤案是最大的司法错误和不公,危害极大,“天下无冤”自古以来就是人们不懈追求的理想目标.长期以来,苦于研究材料和数据获取的困难,大多数学者只好以历史或文学作品中的冤案故事为研究对象分析冤案个案的形成机制,虽然相关研究也极有价值,但是,其对中国当下问题的诊断和解决的有效性相对有限.要为预防中国当下冤案的发生提供有效的建言,还必须研究当下中国司法中发生的真实冤案.卢荣新案的生成过程和逻辑表明,冤案是诸多错误接力共振的小概率事件,相关部门的任何一项努力,对于防止冤案的发生都有积极意义.侦查人员弄虚作假可能是大多数
招警联考制度改革以来,警校生的就业渠道呈现多元化,对公安机关招收优秀警员提出了挑战.基于警校生从警意向是观测优秀学警是否从警的最有效指标之一,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在校生为调查对象,对其从警意向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等社会化中介和职业安全感对警校生从警意向有着正向显著影响,且同辈群体的影响最大,大众传媒的影响最小;薪酬影响的显著性却反常地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涉外警务是涉外法治的有机组成部分,涉外警务的发展必须在涉外法治的指引下进行.涉外警务的根本理念是要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信中国特色法治文化给予涉外警务实践的不竭生命力,确保中国特色法治理论对涉外警务教育培训的正确引领.新时代涉外警务面临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影响与严峻挑战,涉外法治指引下的涉外警务发展路径必须聚焦整体国家安全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协调统一,深化涉外警务认识并与跨知识领域研究系统相融合,涉外警务专业人才培养与外警培训建设双管齐下.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连续执政72周年之际,研究世界政党治理、总结中国共产党治理经验恰逢其时.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举办第一届政党治理高层论坛,旨在研究在政党政治领域内,政党自身建设、国家治理以及政党与国家互动的规律,为政党建设和国家治理提供有益的借鉴.来自中央党校、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浙江省委党校等科研单位的80余名专家学者参与研讨.
研究旨在探讨类比推理两种经典范式间的关系,以及认知风格作为个体差异变量起着何种作用.实验采用两因素被试间完全随机设计,自变量为有无经典类比训练及场认知风格.结果发现,无论有无训练,场独立型被试表现均好于场依存型被试;接受训练后,场依存型被试成绩明显提高,场独立型被试受训练影响较小.研究证明了经典类比训练对问题类比推理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场认知风格影响了问题类比推理源靶问题匹配关系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