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城市推进高等教育与城市融合的经验及启示

来源 :黑龙江高教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waiyun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教育与城市融合发展已成为世界城市的重要战略.纽约、伦敦、巴黎、东京作为国际公认的四座世界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都极其重视高等教育与城市之间的融合互动,并形成以下基本经验:打造大学与城市相生相长,协调共生的融合局面;维护世界高等教育高地地位,注重发挥高等教育资源优势;不断优化大学学科结构,满足城市产业发展需求;搭建官产学研联合体,推动成果转化与城市科技创新;培养国际化人才,以高等教育国际化带动城市国际化;强调终身学习理念,打造学习型城市.这些经验对于我国在建设世界城市过程中推进高等教育与城市融合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由于远离决策中心、学术研究与政策研究分化等原因,高校智库很难直接对决策系统产生影响,智库成果难以转化为政府决策已经成为制约高校智库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运用案例分析法,以辽宁省14所代表性高校智库为例,引入知识动员理论框架,从知识生产、知识中介、知识应用等三个角度分析高校智库成果转化现状.研究表明,高校智库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应用型成果不足、智库成果界定模糊、缺乏营销意识、决策部门未能有效传递政策需求以及制度供给不足等问题.基于知识动员视角,文章构建了高校智库成果转化框架,为优化高校智库成果转化路径提供建
转型高校专业集群与地方产业链存在共同演进的关系.专业集群结构优化为地方产业链发展提供支撑作用,地方产业链发展为专业集群结构优化提供契机.二者在战略选择、集群方式和运行体系方面耦合.以此为基础思考转型高校专业集群结构优化的路径,就要在选择更优战略的同时兼顾育人和产业链需求;在集群方式的选择上需要厘清思路,着重考虑专业的资源禀赋;在优化运行体系上要打破学科专业及管理层面的壁垒,建立健全动态调整机制.
我国高等教育在学科体系、教育决策、国际化水平等方面已经表现出强烈的实证研究需求,但在实际研究中,高等教育实证研究的有效供给明显不足.其供给不足的成因主要表现为方法供给缺位、数据供给不畅.为了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实证研究的供给,重视实证方法培养、鼓励开展混合研究、加强教育数据开放是非常必要和可行的举措.
通过分析国内32所获得AACSB认证商学院的“使命陈述”发现,这些商学院普遍把培养优秀商科人才和未来领导者作为核心使命,将知识创新与传播、科研产出与贡献作为关键目标,通过服务、参与区域和行业发展来推动社会进步.这些“使命陈述”对于商学院未来发展路径具有积极的引领与指导意义.文章认为,国内商学院在发展中应明晰办学定位,凸显自身特色,紧接市场需求,积极服务社会;同时以参与国际认证为契机,加强内部治理,寻求创新突破,力争跻身国际一流商学院行列.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纵深式、内涵式发展阶段,“十四五”时期为进一步深化大学教学改革,赋能教师专业发展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面临的当务之急.高校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生命线,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重大发展,但是当前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依然存在形态失衡的现象与困境,教学观念淡化、教学科研割裂以及教学评价滞后等问题不容忽视.在新时代背景下,为实现一流人才培养目标,务必要对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现状进行反思与改进,坚持立德树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回归教学,赋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与专业发展;科教融合
高等教育区域治理是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区域合作呈现出合作态度碎片化、合作方式碎片化和合作成效碎片化的特征.形成上述特征的原因在于三地治理模式存在较大差异以及三地高等教育发展竞争导致利益分野.改善当前粤港澳等三地高等教育区域合作的碎片化问题,需要推进协同共治,遵循从个体走向整体的目标确立逻辑、从裂化走向聚合的组织变革逻辑、从分治走向协同的行动转变逻辑.
国际教育合作是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民心联通的“载体”,但目前,合作相对模式单一且缺少第三方参与、深入研讨和选择符合合作双方利益的研究课题不足、教师及课程的交流合作欠缺等问题制约了“载体”发挥更好效果.围绕这些问题,文章以“LBE(实验室为教学中心,Laboratory-Based Education)”为焦点,分析日本工科领域高等教育在国际教育合作中的运行机制,探讨LBE模式在发展中国家大学的实践经验及其对我国加深与“一带一路”沿线广大发展中国家国际教育合作的启示.
大学管理的教育性应更加关注人作为“完整的人”的存在.通常来讲,企业管理始终在寻求管理主体的便捷、可控以及企业效益的最大化,但是大学管理必须以教育性为前提.大学管理的教育性意蕴可以先从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育理论理解,同时,大学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又形成了更加经典、深刻的教育性.大学管理的教育性并不局限在知识与道德层面,还体现在管理主体的全员性,在内容上的整体性与全面性,最终达到自治的目的 .大学管理的教育性澄明应从大学管理的权威与自由、师生关系以及大学自治等方面进行阐释,管理本身不是目的 ,大学管理的最终目的
从历史制度主义的理论视域看,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结构受到宏观历史情境、政府认知、政策法制化进程等变量以及制度中主体博弈行为的影响与制约;同时在高校辅导员制度变迁过程中具有路径依赖和渐进转型的特性,存在关键节点并呈现出断裂均衡的过程.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应打破“历史否决点”,适应多利益主体合作参与的新制度环境,从而不断推动制度创新.
截至2019年10月,在教育部已颁布实施的小学教育、中学教育、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和特殊教育等四类师范专业认证标准中,均要求师范生具有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培养有利于提高师范生综合素质,确保师范生教育质量;促进师范生持续专业发展;有助于提升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学研究能力既是师范生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师范生的必备素质.师范生教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应从开设教育研究方法的相关课程、培养师范生教学研究的兴趣、引导师范生开展行动研究、与中小学开展协同教研、建立师范生教学研究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