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名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y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开学,中心小学一年级七班的任课老师就集体找校长诉苦,原因是班里学生的名字实在“任性”。什么尚海尹号、卜希金、陈于落雁……顶顶要命的是有个学生的名儿硬是让人叫不出口:他爸姓谢,他妈姓黄,两口子给孩子取名为“谢黄尚”!
  可想而知,老师们只要一叫“谢黄尚”,就引发哄堂大笑。遇上调皮的学生跟着喊:“谢皇上……”再接一句“恩典”,弄得老师们十分尴尬。
  校长一听也跟着头大,学校没权利让人家改名吧。他只好安慰众老师:“实在不行,就叫他‘小谢’或者‘小尚’吧。”
  还别说,这招前三天还管用,不料后来形势急转直下。调皮的学生跟着给谢黄尚起了绰号“小河蟹”“小和尚”。谢黄尚他妈黄小丫闻听此事,冲到校长办公室兴师问罪:“我儿子有名有姓,为什么叫别的孩子全名,却叫我儿子‘小谢’?你们这是赤裸裸的歧视!”嚷嚷着要去教育局告状。把校长急得连连赔不是,保证从今以后所有老师一定叫谢黄尚全名,黄小丫这才罢休。
  一想到叫“谢皇上”,众老师不由得憋了一肚子火。不知是谁想出了个妙招:叫谢黄尚的时候,先快速念出前两个字,“谢黄──”接着停顿一下,再吐出最后一个字“尚”,这样感觉就好多了。
  老师们一试,还行,就这样叫下去了。可好景不长,这天,黄小丫又气势汹汹地杀到了学校,扯起嗓门呼天抢地:“你们这帮天杀的哟,害得我儿子都快有心理阴影了!”
  原来,自从“谢黄──尚”的叫法传开后,有同学图省事叫“谢黄”,谐音“蟹黃”,后来不知谁又喊出了“蟹将”。谢黄尚回家跟妈妈诉苦,黄小丫立马不淡定了:堂堂“皇上”被人为降职成了“蟹将”,再这样下去,说不定哪天就被贬低为“虾兵”了。
  校长哭笑不得,干脆把事情捅到了网上。这下可好,舆论一边倒地指责黄小丫:“你当社会是你家朝廷还是后宫啊?”
  这一闹让黄小丫安分了不少。不久,校长还接到了派出所熟人的电话,说黄小丫准备给谢黄尚改名了!
  后来,谢黄尚果真改了名。谁知校长一看他的新名字,差点背过气去,抓起电话拨给派出所熟人:“这跟没改有什么区别?!”
  没想到熟人很无奈地说:“我也是才知道啊,这女人根本不是迫于舆论压力改名,而是刚办了离婚,孩子归她,自然要跟着她姓了,谢黄尚去掉谢,不就是黄(皇)尚(上)了吗?”
  选自《喜剧世界》2019.11上
其他文献
老爸在网上给学生上直播课,由于第一次上这样的课程,不太會操作,但他又比较要强,不准懂电脑的弟弟插手。  弟弟几次欲言又止,终于作罢。幸好,老爸倒腾了半天,终于成功。上课结束后,老爸美滋滋地走出房间说,学生说他不但课上得好,皮肤也变好了。  这时,弟弟淡淡地说:“您把美颜功能调到了最大,皮肤当然好了!”
期刊
高中语文老师在第一堂课上说:“我先做个自我介紹,请大家翻开课本第一页,找到主编,那就是我的名字。”  大家都惊呆了,没想到自己学校竟然藏龙卧虎!  他神秘一笑:“想不到吧?我俩重名。”  选自《民间故事》
期刊
陈刚今年五十多岁了,是个令毒贩闻风丧胆的铁血刑警,可是,在一个夜晚,看完电影回来的妻女在经过一条幽暗的小径时,两把飞刀呼啸而至,而凶手鬼魅般无影无踪。  望着惨死的亲人,陈刚悲愤地仰天凄叫:“毒蜈蚣,你还我亲人的命来!”  毒蜈蚣何许人?是个心狠手辣的大毒枭,擅使飞刀,百发百中,因为屡受陈刚打击,毒品集团损失惨重,一众小喽啰尽数落网,只剩下他一人成了漏网之鱼。想不到他竟如此血腥卑劣地实施报复!  
期刊
清道光年间,双山县有位姓李的大夫,大病小症可谓药到病除,附近村民都尊称他是“李神医”。  一天下午,李神医正配一剂加有砒霜的外用药。他随手把用下的砒霜包好放在柜台上。  这时,突然闯进来一个年轻人,慌慌张张地对李神医说:“我老婆她得了重病,李神医请……请您快点去看看吧!”李神医一听,立即随年轻人来到他家。  夫妇俩以卖馒头为生,家里只有一间屋,十分简陋。一进门,只见床上躺着一个全身浮肿的年轻女人,
期刊
教授是艺术学院的教授。教授平时喜欢收藏瓷器、木雕、字画、金石、玉饰等,但大多值不了几个钱,主要是找点乐子而已。  那天,教授从外地参加一个学术研讨会回来,看见家门口的一棵梧桐树下蹲着一个三十多岁的乞丐,面前放着一个装满零钱的碗,身边靠着一个八九岁左右的小男孩。和其他乞丐不同的是,这个乞丐的手里捧着一本书,正在教孩子认字。孩子的一只手信赖地搁在他的肩上,他回过头耳语般地对孩子说了一句什么,孩子咯咯咯
期刊
清乾隆年间,昌州城里的大富翁周鑫荣家的大公子周志广得了怪病,请遍了郎中也治不了。  想当年周鑫荣的父亲也得过此病,缠绵病榻两三年,结果英年早逝,所以周鑫荣十分焦急。  眼看长子就快病死了,万般无奈,周家出银千两张榜招贤。  榜文贴出去的第二天下午,城里的穷秀才关天礼揭了榜。人们只知道关秀才夜夜苦读,却始终考不中举人。除此之外,他唯一的爱好就是弹琴,弹琴时还特别投入,时而哭时而笑,被人认为是疯子,却
期刊
一大清早,大明和老婆就吵得不可开交,邻居们纷纷来劝架,但都没有用。  邻居小林刚下夜班回到家,一听楼里这动静,脸色一沉,包都没放就往大明家跑。他老婆喊:“你别去管闲事啦!”小林边跑边说:“不去不行啊!”  小林进了大明家,那两口子还气势汹汹地吵闹着,甚至还动手砸起东西来,根本没把小林进屋当回事。小林大声说:“大明,你们今天就是把家拆了我也管不着,但你得把欠我的两千块钱先还我呀!”  大明一下子停手
期刊
克里斯坦在纽约经营一家酒吧,由于地点偏僻,生意一直不怎么好。他想了很多办法也没能让生意火起来,为此他很苦恼。这年秋天,克里斯坦乘飞机到爱尔兰散心,走出科克机场时,他看见一个爱尔兰人站在一张桌子旁,桌上摆着大小不一的人类头骨。  “天啊,你在干什么?”克里斯坦惊奇地问。  “我在卖头骨。”爱尔兰人答道。  “你都有什么头骨?”克里斯坦问。  “哦,我有爱尔兰历史上所有名人的头骨。”爱尔兰人说。  “
期刊
这是一次非常悲催的经历。  这一天,我和朋友到峨眉山风景区玩,半路上看见几只猴子。虽然路牌上写着告示:别向猴子喂食,但我喜欢恶作剧,故意掏出口袋里的花生抛向猴子。很快,闻风而来大大小小的猴子在我们面前就齐聚了三四十只。  花生和其他食品都喂完了,猴子依然不准我们离开。看着越聚越多的猴子,我们都不禁有些慌乱。这时朋友突然想起,据说翻出口袋给猴子看,证明没有食品了,猴子就会放行。于是纷纷翻口袋,我也翻
期刊
县城的三人病房,通常狭小,总给人一种紧迫感。而满屋清白色,纯净得常常让人局促不安。  罗老汉的床前和病房门口聚拢着一群孙男娣女和亲戚朋友,个个面带忧愁,眼中含泪。  儿子紧紧托着罗老汉的手,轻飘飘如同托着一截枯干的树枝。他极力控制着眼泪,低声问:爹,您看看,大伙儿都来了。还想看谁,您还想说啥?  罗老汉的嘴角抽动了一下,苍白的嘴唇只张开一毫缝隙却无法发出声音。他吃力地抬起另一只手,指了指对面冷色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