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教学之整体感悟方法探究

来源 :科学时代·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1r2s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诗歌是奏着音乐的哲学。欣赏诗歌不能肢解,一定要整体感悟。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整体感悟呢?本文是笔者在新诗教学中可尝试的三种方法。
  [关键词] 新诗教学 整体感悟 方法
  
  诗歌是奏着音乐的哲学。欣赏诗歌不能肢解,一定要整体感悟。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整体感悟呢?我以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新诗为例解析,谈谈在新诗教学中可尝试的三种方法:
  一、根据诗歌的审美特质,引领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整体感知
  诗歌有其和谐的韵律和鲜明的节奏,这些特点只有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才能体会。如何指导学生朗读?我认为只要学生能读得清晰、流利、感情恰如其分就行,而重音、节奏,抑扬顿挫可不必作为硬性要求。
  为了达到更好地朗读效果,我们可以教给学生朗读时必不可少的两种符号:第一个是停顿号斜线“ /” :为了突出语意或情感而作的较大的朗读间歇;第二个是重音点“·” :为了表达思想感情,读得较重的音节。
  这时候,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朗读尝试。请同学来诵读诗歌,共同讨论哪些地方应该停顿,重读,让学生边听边用这划分符号在诗歌中进行划分。并告诉学生:读诗要像演奏家那样把诗的生命激发出来。而且要告诉学生,对于不同的诗,我们要带着不同的情感去朗读。
  比如《悬崖边的树》《根》《露》这三首诗,写的都是自然界的景物,手法也相近,但在情调上还是有细微的差别。《悬崖边的树》起初写的是一种沉重和压抑之感,后来就是一种乐观、豁达的心态,所以我们要由一种悲壮、沉思过渡到一种昂扬奋发的意气;《根》是从正面歌颂信念,朗读时要注意读出明朗、坚定的语气,要有夺人的气势,给人以情绪上的感染力;《露》描寫的是生机勃勃的大自然的精灵,展现对露珠审美价值的提升以及更高的人生境界的追求,要读出活泼、欢快、健康向上的语气,我们仿佛在倾听作者的低语心迹,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纯美。
  朗读是加深对诗歌意思和感情的体会,并直接感受到诗歌的音乐美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学时千万不要忽视朗读训练。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思维来整体感知
  诗人创造出来的诗作中的世界,已经投上了特定情境中的感情色彩,不再等同于实际生活。所以,要理解诗人的感情,首先要充分调动想象思维,进入诗中的世界。
  比如《露》这首现代诗歌:读一读有说不出的美好,想一想有说不出的清新,这就是审美感受的表现,形象思维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为这种形象思维喝彩,鼓励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再现诗中情境、诗中形象。引导学生去想象这副美好的画面:
  草叶尖上的花蕊里有晶莹的露珠,在晨曦中闪闪发亮,仿佛是顽皮的孩子独自玩耍着,欣赏着这个世界的一切。当黎明将地平线悄悄拉长,露珠开始了它的浅吟低唱,当阳光普照万物之后,它又悄然幻化为另一种美丽,变成了天上洁白无暇的云朵。学生们仿佛目睹露珠的来去匆匆,并且能感受到:这首诗就象一副画,画出了活泼,可爱,自由,纯洁的青春。
  我们在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图画美的时候,一定要帮助学生们认识到,他们从诗中的词句感受到的画面应该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构成一个立体的画面,并不是孤立的彼此互不关联的。
  在《露》这首诗中要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画面排在一起构成了浓浓的“青春思考”的氛围,诗中描述的露珠图景和同学们充满浪漫色彩的想像有机结合,构成了和谐的艺术世界。这样,学生就自然进入了诗中的想像世界,从而更好地体味诗歌的美好,更好地体味作者的情怀。
  诗歌的感悟是以诗歌整体为对象的,它注重强调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而不是着眼于对文本细节和局部的分析。因此在诗歌鉴赏过程中应避免出现对诗歌细节过度分析的现象。
  三、赏析重点词句,抓诗歌背后蕴藏的情感来整体感知
  这三首现代诗歌均为咏物诗歌。咏物诗歌的特点是: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三首现代诗秉承了诗歌 “贵含蓄,忌直露”的特点,诗人们做到了有情不直抒,有话不直说。那么怎样去引导学生懂得诗歌背后所蕴涵的情感呢?
  学生起初可能不太理解为什么自然界中悬崖边上的树、埋在地下的根、纯洁的甘露就有特定的内涵呢?我们就需要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作者的触角是灵敏的,他们往往在为大多人所忽略的事物上,生发出绵绵诗意。这时,这个事物就成为一个含蕴着作者情意的艺术形象,成为作者情意的载体,而不再是它本来的实有的面貌了。
  它可以浓缩诗人的一段人生经历,还可以是和作者相同境遇的人的化身,更可以作为一个典型的形象,它的外观是树,是根,是露,但是它的神态,它的处境和心理都是人格化了的。所以情感的突破口可以是一个人,可以是一次经历,可以是一个念头,也可以是树,是根,是露。理顺突破口与诗歌情感的关系,可以使同学们对诗歌创作的规律有一个粗浅的认识。并且告诉学生这种手法就是托物言志的手法。
  所以,学习《悬崖边的树》,要引导学生去体会树承载着诗人的人生感受和思考,展示的是诗人倔强、顽强、坚韧、乐观的精神品质;《根》一文渗透了作者“为了理想与追求,默默地奉献”的人生信念;《露》则表达了小作者自己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我们可通过分析文章中的关键词语来引导学生理解。
  这时我们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在树的心里,一定有一片灿烂的阳光,那是对生活始终不渝的挚爱。然而,美好的意向又和“孤独”“寂寞”“倔强”等词语相连接,又有什么作用呢?我们再接着引导学生得出:用这些形容人的词语能更好地表现树最感人的内涵、神韵和精神。
  最后再和学生一起重点剖析“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我们要引导学生去感觉树孤独的处境、寂寞的神态、腾空而起的动感,这样就更容易给学生留下一个鲜明直观的印象,从而更好地理解这棵树身处逆境仍然不屈地抗争与追求自由的精神,然后提示学生:这不也是诗人自身的写照吗?
  这样,通过关键词句的分析,引导同学们想象理解,就能挖掘出诗人内心的信念和乐观、豁达的心态,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总之,在诗歌教学中,我们不能忽视对诗歌主旨的把握,尤其是这三首新诗,主题相当集中、明确是它们的共同特点。如果片面强调学生个人感悟,而置理解上出现的偏差于不顾,反而不能真正达到欣赏诗歌的目的。
其他文献
金融创新是追求收益最大化的经济部门通过业务拓展或制度安排,使金融部门提供的服务与盈余/赤字单位偏好相匹配的创造性的变革和开发活动,涵盖了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在创新的动
采用打生石灰针加固路基土是一种较深层加固方法。曾经应用于局部或小面积的湿软路基土的处治,借以提高土基的承载能力。实践初步表明,改良效果好,但未推行。为了进一步研究
目的:了解山东省医疗机构口腔诊疗用水污染及其变化情况,为解决水质污染问题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现场采样和微生物检验的方法,于2007-2012年选择13家医院作为监测点,对口腔
会议
文学名著是人类文明经过沉淀流传下来的宝藏,初中阶段是学生进行阅读学习的重要时期,对学生进行文学名著阅读教学是为了使学生不断积累语文素材,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
宏观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是各行各业发展的基本保障.尤其是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作为教学主导,是学前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智力因素,其综合素质水平至关重要,
目的:评价一种过氧化氢热气雾洗消系统的消毒效果. 方法: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分别观察了改性过氧化氢热气雾洗消系统对1m3(1m×1m×1m)密闭实验舱和150m3(20m×3m
数据中心在互联网时代面临广阔的发展前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IDC运营商必须考虑如何有效地管理大规模的IDC机房,以提高运营竞争力. 江苏汉云作为为机房工程承建商,承担了E
伴随新课改和现代科技的进步,小学美术也呈现出新的发展标准.为提升小学美术的教学质量,美术教学率先引入了微课模式,将其作为学生课外知识拓展以及创意教学的重要途径.在微
目的:观察三种方法评价器械清洗效果,探索三种方法之间替代的可能性.方法:采用目测法、ATP生物荧光法与残留蛋白测定法平行评估清洗后手术器械,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手术器械
李子常在果实成熟期出现大量烂果,严重时烂果满地,造成严再减产。李子烂果是由轮纹病危害造成的,轮纹病不但可为害李子,还能危害苹果、挑、杏等果树。 及时喷药防治,特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