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孩子在互联网上看什么?

来源 :国外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lan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教育重要性的提高,互联网也在迅速进入以学校为首的教育阵地。今后,自由浏览互联网的学校会越来越多,那么,学生能否正当地使用互联网呢?以下介绍美国学者埃伯索尔一项有关美国高中生上网目的以及上网能否达到目的的调查。
其他文献
过去半个世纪中,在科学、准科学甚至反科学的文献中,概念“范式”(napaДИrma——源自希腊文:“paredeigma”——实例、范例、证据)一词广泛流行。它不仅成了一个日常流行词语,在一定程度上它甚至成了有害的、制造科学性假象的陈词滥调。然而,一些为教育、社会惰性和传统所支持
期刊
期刊
期刊
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环境教育失败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父母们开始注意到,他们的孩子将一些有关自然界的莫名其妙的想法带回家中。家长甚至因为就业于石油、化学工业或因驾驶汽车而受到孩子的谴责。
俄罗斯互联网的历史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它刚刚诞生,就引起许多团体和个人的浓厚兴趣,得益于此,互联网的成长异常迅猛。据统计,1997年俄罗斯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100万,即每1000名俄罗斯人当中,有5人是互联网用户。
国际上一般将青春期定为从17~21岁这个年龄段,这一阶段是个体发育最重要的时期。青少年在这个时期身体发育日趋成熟,基因的表征也更加明显。这个时期也是青少年结束中学学习进入大学的时候,他们身体的健康状况对他们能否顺利完成学业和胜任繁重的学习任务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目前,信息技术人才已成为发达国家,特别是俄罗斯劳动力市场上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这种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是在最近40~45年才发展起来的,如在俄罗斯,更确切地说在前苏联,最早的大学程序课程是在20世纪50年代上半期开设的。半个世纪以来,发达国家的信息技术人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