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百日咳与类百日咳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分析

来源 :中国实用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u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小儿百日咳与类百日咳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以便为后续诊治工作提供更多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16例疑似百日咳与类百日咳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记录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阳性情况,比较百日咳与类百日咳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征.结果 116例患儿经PCR检测阳性54例,阳性率为46.55%;其中≤3月龄和>3月龄患儿阳性率分别为45.00%(18/40)、47.37%(36/76);≤3月龄患儿阳性率与>3月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9,P>0.05).百日咳患儿痉挛样咳嗽、鸡鸣样回声、面色涨红、咳嗽后呕吐、阵发性紫绀、继发重症肺炎、喘鸣音、湿啰音、X线体征(肺纹理增粗、斑片阴影)例数及WBC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绝对计数、住院时间分别为46、2、46、6、12、0、28、14、12、42例及(27.43±9.66)×109/L、(10.56±2.61)×109/L、(11.69±2.32)×109/L、(10.58±1.40)d;类百日咳组患儿痉挛样咳嗽、鸡鸣样回声、面色涨红、咳嗽后呕吐、阵发性紫绀、继发重症肺炎、喘鸣音、 湿啰音、X线体征(肺纹理增粗、斑片阴影)例数及WBC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及住院时间分别为50、8、44、12、10、2、22、8、14、48例有(19.98±6.72)×109/L、(10.00±2.50)×109/L、(8.70±1.14)×109/L、(9.01±1.29)d;百日咳患儿WBC计数、淋巴细胞绝对计数高于类百日咳患儿,住院时间长于类百日咳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月龄患儿中仍存在一定比例的百日咳杆菌感染,单纯根据临床症状往往难以准确进行百日咳与类百日咳综合征的鉴别诊断,应重视参考实验室检查指标.
其他文献
甲状旁腺损伤引起的暂时性和永久性功能减退目前仍不可避免.近年发现甲状旁腺含特有的荧光物质,机制未明.目前在甲状旁腺实时定位中可以使用两种自体荧光探查设备(Fluobeam影
甲状腺未分化癌(ATC)是一种罕见的侵袭型甲状腺恶性肿瘤,进展迅速、预后差,目前缺乏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和早期诊断方案.有学者研究显示,ATC预后不良是由于肿瘤早期突变以及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迅猛发展,已然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缓解就业压力、增加财政税收、推动技术进步、保持经济活力、出口创汇、参与国际竞争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